中歐班列讓法式浪漫邂逅“中國制造”
2017-11-28 09:05:46
Landbridge平臺
近日媒體報道,20日上午,一列由法國企業迪卡儂集團定制的從中國武漢發車的貨運專列駛入法國北部物流重鎮杜爾日車站。這是法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首次作出的一次“鐵路革命”。
中歐班列的高性價比獲得迪卡儂企業的青睞。作為運輸產品,中歐班列速度快、安全性高。此次迪卡儂集團定制的中歐班列從杜爾日到武漢僅用時20余天,比航運節約了一半的時間成本,具有速度優勢。同時,在綜合成本上和海運相差無幾,甚至更便宜,運輸周期的縮短,讓迪卡儂在歐洲市場更快出貨,顯著提高企業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更快、更好、更實惠的中歐班列沒有理由不成為企業跨國物流的首選?中歐班列為迪卡儂這樣的法國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歐班列是合作共贏的平臺。2011年第一列中歐班列開行,到目前開行數量突破6000列,今年就超過了3000列。中歐班列爆發性增長的背后在于它所承載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將繼續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隨著中歐班列的良好發展態勢,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的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中歐班列讓世界共享機遇。中歐班列帶去的不僅是“中國制造”,更有英國的母嬰產品、德國啤酒、西班牙火腿等搶手“海淘貨”。在全球經濟復蘇低迷的背景下,中國龐大的市場對于整個歐洲都是香餑餑,讓歐洲企業抓住了中國消費升級的商機,加大中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現在中歐班列開行的常態化不僅僅促進中法雙邊貿易穩定化,更讓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以法國為代表的一系列歐盟國家,給歐洲發展帶來新機遇。
中歐班列成綠色環保新名片。據測算,傳統的海運是靠燒油的,每運送一噸貨物會排放337千克二氧化碳,而中歐班列則是電氣化加內燃機,每運送一噸貨物僅排放201千克二氧化碳。在重視節能減排的西歐國家,“減排”成為中歐班列的一張靚麗的名片,讓更多各國企業紛紛加入到中歐班列的合作行列。
“計利當計天下利”,隨著中國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中歐班列以高性價比贏得市場,不僅讓法式浪漫邂逅“中國制造”,更以互利共贏的合作平臺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