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 暢通新時代的美好生活
2017-11-24 08:54:11
Landbridge平臺
據新華社報道,連接“世界超市”義烏和歐洲最大小商品集散地馬德里的中歐班列運營已滿三周年,這一趟已奔跑了1000多天的“鋼鐵駝隊”發展成為運行線路最多、裝載效率最高的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連通器”,打通新時代的“絲綢之路”。中歐班列開行至今,目前已實現國內多個城市成功開行,并逐漸實現常態化運行。自“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后,鐵路部門就不斷出臺多項措施優化中歐班列,讓中歐班列成為一把利鉆,聯通中國與亞歐市場。來來往往的3000多列中歐班列,在6年的時間里不斷地奔弛在中國與歐洲,這些”鋼鐵駝隊”把中國的電子產品、瓜果蔬菜運往歐洲,歐洲的特色產品又流入中國,一件件商品,走進了千家萬戶。今天,中歐班列的意義已經不止于一趟普通的班列了,而是促進沿線國家間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助推互利共贏,帶動經濟發展。中歐班列經過不斷優化運輸組織,加快貿易暢通,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截至2016年底,中歐班列帶來的進出口貿易值已經超過了95億元。貨源品類由初期的IT產品擴大到可以涵蓋沿線人民生活所需的衣服鞋帽、糧食木材等多種品類。它的壯大有效地帶動中歐及沿線國家的經貿聯系,新的出口通道也為內陸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中歐班列就像一個巨大的經濟“助推器”,讓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變得絢麗多彩,經濟發展更具活力,前景更加廣闊。
中國制造的“催化劑”,多國貿易疊加贏市場。今年盛夏,中歐班列已經穿起了統一的“制服”,從我國各地開往歐洲。當一列列整齊的藍色集裝箱載滿“中國制造”抵達歐洲時,沿線的各國人民都能記住這些“中國制造”來自藍箱子。中歐班列為沿途各國送去“中國制造”的同時,也吸引更多的外國商家將貨物運往中國市場銷售。在互利共贏的貿易過程中,中歐班除了為中國制造帶來更廣闊的市場銷路外,多國貿易疊加,互享“朋友圈”也將會為彼此帶來更多的經濟增長。
鳴笛聲聲,中歐班列已經代替了駝鈴悠悠的商隊,為中國的經濟、文化、生活鋪開了新時代的“絲綢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