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一帶一路”讓鐵路運輸變時髦
2017-09-25 09:04:13
Landbridge平臺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9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激發交通創新的復興》的文章稱,通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涵蓋范圍更廣泛的“新絲綢之路”其他項目,歐洲和亞洲國家正日益實現在經濟、物流和政治上的融合,為整個地區再啟技術創新模式轉變敞開了大門。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喬納森·希爾曼認為,亞洲已成為新交通構想的實驗室,而看看伴隨著新的跨歐亞貿易走廊出現的新技術,這一點立即變得顯而易見。
希爾曼說:“正如指南針和馴化的駱駝在古代使交通變得更加便利,所有這些新創新都可能重塑今天的經濟版圖。”
文章稱,過去五年來,中國和歐洲之間出現了一個包括40多條直通貨運鐵路線的交通網絡,而這一體系的創新主要在政治和海關程序方面,而非技術方面,它激勵了對未來的鐵路交通的新設想。
惠普公司基本上被認為是這個跨歐亞鐵路的新時代的主要推動力。當惠普公司把很大一部分生產從沿海城市深圳轉移到內陸城市重慶后,一個新的物流問題出現了——真的要把產品經由陸路向東運輸1500公里,就為了再通過海路把它們運到西邊嗎?還有沒有另外一條道路?
文章稱,找到另外一條路的任務交給了惠普的全球物流總監羅納德·克萊伊韋格特。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鐵路運輸。過去幾年來,克萊伊韋格特和他的團隊組織起了重慶和德國杜伊斯堡之間的一條直通鐵路線。
文章稱,由于這些火車要穿越天氣條件極端的多個地區,難以運送惠普公司生產的高價值、對溫度敏感的電子設備。克萊伊韋格特2012年在一次歐洲鐵路會議上遇到揚·科倫時找到了答案。科倫和他的團隊制造了一種柴電“智能”冷藏箱,通過一個遙控的恒溫器維持集裝箱的內部溫度,大大加強了安全構造。從根本上來說,他們創造了“新絲綢之路”上的新型“駱駝”。
這些火車在大陸之間開辟新線路,鼓勵各國政府團結合作,幫助將傳統上的鐵路行業,變成了一種時髦的、國際化的現代運輸模式,基本上完成了所有使它們被新一代火車淘汰所需的初步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