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的秘密 當波蘭遇上中國……
2017-07-20 11:00:22
Landbridge平臺
正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不同波蘭人看來,中歐班列有著不同的“面孔”。
連接中國成都和波蘭羅茲的中歐班列“蓉歐線”,對于物流公司經理來說,是一項蓬勃發展的新業務;在企業管理人員看來,它是一種更為便捷的新通道;在智庫專家眼中,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名片;在政府官員眼中,它是加深與中國合作的新機遇。
【物流公司經理:新業務】
從波蘭首都華沙到第二大城市羅茲,約兩個小時車程。汽車剛駛離高速,就能看到一大片堆放起來的集裝箱。一些藍色集裝箱上,“中歐班列”四個漢字格外醒目。
在波蘭最大鐵路樞紐貨運站羅茲車站,“中歐班列”標識的藍色集裝箱格外醒目。
這里是波蘭鐵路運營公司SPEDCONT的集裝箱場站,往返于中國成都和羅茲之間的中歐班列就在這里完成貨物裝卸。
大約三年前,SPEDCONT公司開始接觸中歐班列的業務。三年來,公司運營經理米哈烏·加文親眼見證了中歐班列“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
“最早的時候,每周只有一輛從中國開來的班列,逐漸增加到每周兩輛,回程班列每月一輛。現如今,每月約有30輛班列從成都抵達羅茲,同時約有10輛回程班列。從中國運來的主要是電腦、手機和電視等高附加值商品,而運到中國的主要是機器配件和原材料。”
在場站內,一輛裝卸車正在搬運集裝箱,不時掀起陣陣塵土。
加文介紹說,現在整個場站約有1500個集裝箱,其中接近一半來自中歐班列。中歐班列快速發展,也給SPEDCONT公司帶來新的變化。
“三年來,由于中歐班列運量上升,公司雇傭了更多人手。目前,中歐班列業務已占到公司總業務量的四成。而且,更多公司開始對中歐班列感興趣,不光是波蘭本地公司,還有德國等周邊國家的公司。”
對于中歐班列發展前景,加文滿懷信心。他預計,今后兩三年,開往羅茲的中歐班列數量會翻倍,而回程班列將增加不止一倍,“中歐班列往返數量會逐漸接近”。
加文的信心不光體現在口頭上,還體現在行動上。目前,這個場站正在擴建,今后不僅可以同時裝卸兩輛列車,而且存儲空間也將擴大到5000個。
【中企管理人員:新通道】
波蘭日拉爾杜夫市,距離羅茲只有一個小時車程。一輛拉著“中歐班列”集裝箱的卡車,穩穩停在TCL波蘭工廠的卸貨區。
在TCL波蘭工廠,一輛拉著“中歐班列”集裝箱的卡車正準備卸貨。
手持鋼筋鉗子工人走上前去,絞斷封條,打開貨柜。一輛輛叉車緊隨其后,忙著卸下貨柜中的液晶顯示屏。
TCL波蘭工廠財務總監唐新聞在現場向記者介紹,由于液晶顯示屏有大有小,每個集裝箱裝的數量也不同,從幾百塊到上千塊。
他說,多年來,工廠一直采用貨船來運輸這些零部件,但自今年3月以來,開始大規模利用中歐班列。如今,工廠95%的零部件都通過中歐班列,從四川運到羅茲。
為什么這么青睞中歐班列?TCL波蘭工廠供應鏈負責人胡斯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走海運的話,零部件先運到德國漢堡港,再轉運到日拉爾杜夫,每個集裝箱運價3500美元,而走中歐班列,從成都直接運抵,每個集裝箱要價3000美元,還要更便宜。
此外,海運需要一個月到一個半月,而中歐班列只需要十來天。運輸時間縮短可以讓工廠加快資金周轉,增加產品競爭力,規避匯率風險。
正是由于中歐班列帶來了切實利益,胡斯雅說,TCL已經與班列運營方簽訂了為期5年的合同,希望更好地搭上這趟“快車”。
有了中歐班列帶來的新通道,TCL在扎根波蘭、拓展歐洲市場方面底氣更足。在日拉爾杜夫市,TCL波蘭工廠是最大的工廠,雇用了350名當地人,生產高峰期工人可達到500人。
在TCL波蘭工廠,一名當地工人在生產線上熟練操作。
記者看到,在巨大的廠房內,一兩百名波蘭當地工人正站在流水線前緊張工作,搬運、組裝、檢測、裝箱等各個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談及今后發展目標,唐新聞說,TCL去年在歐洲銷量達到95萬臺,今年預計突破100萬臺,爭取在三年內把這一數字變成300萬。
【波蘭智庫專家:新名片】
中歐班列不僅影響到商界,還引起學界的關注。在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專家什楚德里克·尤斯蒂娜看來,在歐洲,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代言和名片。
就在去年,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聯合其他十多家歐洲智庫,發布了《歐洲和中國新絲綢之路》的研究報告。尤斯蒂娜專門負責研究“一帶一路”倡議在波蘭的進展情況,并用很大篇幅描述“中歐班列”在波蘭的發展和影響。她說:
波蘭政府對“一帶一路”倡議持積極、開放態度,把這一倡議作為推動中波各領域合作的重要渠道。去年,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空間很廣闊。
但根據她的研究,目前為止,中國與波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缺乏具體的合作成果,不過“這是一個很 年輕 的倡議,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這種情況下,中歐班列成了“一帶一路”倡議在波蘭的具體呈現,成了波蘭人了解這一倡議的最好窗口。
讓尤斯蒂娜印刻深刻的是,2015年8月底,首趟中歐班列滿載著波蘭商品,從羅茲前往成都,這是一個標志性時刻。她說,中歐班列對于拉動波蘭出口是好事,波蘭的農產品對于中國市場來說應該有很大吸引力。
對于波蘭如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尤斯蒂娜也有著自己的思考,這反映在她撰寫的智庫報告標題上:《中歐絲綢之路上的波蘭:打造樞紐中的樞紐》。
【投資局負責人:新機遇】
對于中歐班列,如果說尤斯蒂娜是“學術派”,那么,波蘭投資貿易局執行副局長克日什托夫·森格爾則屬于不折不扣的“行動派”。
日前與記者見面時,森格爾剛從中國回來,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一個小時。他組織了20多家波蘭企業到寧波參加一個博覽會,向中國消費者推銷“波蘭制造”。
森格爾說,波蘭是最早開通中歐班列的中東歐國家。當前,波蘭投資和貿易機構正在努力向中國消費者宣介波蘭產品,提高波蘭產品在中國的認知度,這將有助于波蘭出口和波蘭企業在海外的發展。
談及中歐班列,森格爾顯然有著更宏大的目標。他說,從地理位置來看,波蘭有成為歐洲物流中心和工業中心的潛力。波蘭正計劃在羅茲修建一座物流港,所有商品都將經過那里出口到中國。
此外,波蘭還希望利用中國企業的經驗和技術修建高速鐵路,以及在波蘭修建一座覆蓋整個歐洲的航運中心。
在森格爾看來,中歐班列帶來的不僅是中波之間貨物流通,更給波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對波蘭的投資已進入了黃金期,過去一年,中國對波蘭的投資總額相當于過去15年的總和。
可以預想,隨著中歐班列更加頻繁地往返于中國和波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落地生根,森格爾也會更加忙碌。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