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搭建協調平臺為國際聯運提供保障
2017-06-02 09:18:40
Landbridge平臺
日前,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倡議,并與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義烏、西安等7家班列平臺公司共同發起的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26日在京成立,這標志著中歐班列發展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自2011年第一列中歐班列的開通以來,目前已累計開行4000多列,今年開行數量已突破1000列,目前國內開行城市達到28個,順暢連接境外11個國家29個城市,貨物品類日益豐富,呈現出良好的國際品牌效應和發展前景。中歐班列促進了中國多方位的跨國合作,一方面為其自身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也對持續性的建設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鐵總牽頭成立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正是中歐班列適應現代物流市場發展的產物。其中“搭建中歐班列冷藏箱信息共享平臺”被列入協調委員會重點推進10項工作之一,讓我們看到了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審時度勢,確定中歐班列深度融合互聯網、大數據與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與決心,實現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跨境冷鏈業務往來日益頻繁,冷藏冷凍保鮮食品行業火熱正當時。與此同時,互聯網的迅猛崛起激發了生鮮電商與冷鏈配送的積極發展態勢,各類食材或其它產品不斷打破地域的桎梏,突破原產地的銷售模式,再加上人們愈加高標準的生活需求,冷鏈物流正面臨著發展新機遇。
對一般生鮮冷鏈物流企業來說,面臨著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打水漂與極大的市場需求的拉鋸戰,兩者之間的斷層成為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據調查,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已達到1.12億噸,這個數字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涉及冷鏈運輸的基礎設備、技術標準與信息平臺等各個方面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如今,中歐班列在實現冷鏈運輸基礎上,成立協調委員會,并搭建冷藏箱信息的共享平臺,勢必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激活中國與亞歐大陸經濟發展潛力,拓展了國際合作與企業合作的范圍。“一帶一路”不是獨奏,而是大合唱。相信隨著中歐班列協調委的成立,必將激發新活力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買全球”與“賣全球”將會成為一種新趨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