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開創"萬里茶道"新紀元
2017-03-01 10:04:41
Landbridge平臺
2017年2月初,中歐武漢班列從法國里昂啟程,途徑杜伊斯堡開往武漢。這列滿載著葡萄酒和汽車配件的火車歷時15天左右,橫穿歐亞大陸一萬多公里,不久前抵達武漢吳家山中心站。有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歐武漢班列共發往返歐洲班列234列,同比增長42.68%,貨值約8.59億美元。班列快速發展的背后,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通盤布局,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實踐落實。(新華社2月23日)
中歐貿易自古有之。早在兩漢時期,我國的商隊就載著絲綢和瓷器,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萬里跋涉去到遙遠的意大利,一度風靡羅馬宮廷。到了19世紀中葉,又一條跨洲大商道,由漢口港始發,穿越西伯利亞,抵達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條商道被稱為"萬里茶道",武漢便是起點。通過這條商道,中國的茶葉被運抵到歐洲人的餐桌。如今,時隔一個多世紀,武漢再次成為一條聯通亞歐商道的重要節點。只不過運送貨物的不再是駝隊或商船,而是在鐵軌上飛馳的中歐班列。在重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背景下開通中歐武漢班列,就是要不忘歷史,承接千古,再譜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新篇章。
大國貿易不僅僅是商品的互通有無,更是文化的交流碰撞。拿法國里昂返程的這趟班列來說,"中國茶"與"法國酒"的碰撞尤為明顯。法國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中國的茶葉聞名世界。喝酒易興奮,飲茶能鎮靜。中國茶與法國酒本就是天生的一對。此外,法國葡萄酒的系列工序和法國人的先進生活理念也會影響我們的產品對接和生活態度。譬如他們在釀酒的同時不忘保護葡萄酒產區的生態系統,就很值得我們深思。
武漢雄踞華中,古稱"九省通衢",獨特的區位優勢讓武漢成為了古代"萬里茶道"的第一站。武漢也是我國的制造業重地,鄰近的宜昌恩施等地更是產茶大戶。在國內市場接近飽和的形勢下,茶葉并不能給當地帶來多少收入,但經中歐武漢班列發送到國外,卻展現出了巨大的競爭力。這也就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絕對優勢理論。"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歐武漢班列,以及不斷完善的中歐班列體系,給國內企業打拼出了一片更廣闊的天空,將加速中國走出去的步伐。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