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首趟中歐班列背后的故事
2017-02-23 09:56:38
Landbridge平臺
兩臺挖掘機,三個戰場,24個晝夜,產、裝、運一氣呵成,目標在遙遠的俄羅斯——
2月16日,省城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顯要位置刊登了一條引人注目的消息:由太重生產的兩臺20立方米挖掘機,乘上我省首次開行的中歐班列,踏上前往俄羅斯列索西比爾斯克的旅程。
細心的讀者或許更希望知道,在這樁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件背后,又曾經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第一戰場
故事還得從兩個月前說起,2016年12月8日,從太重集團礦山設備分公司傳來喜訊:該分公司與俄羅斯極地黃金公司一次性簽訂了兩臺20立方米和3臺35立方米大型礦用挖掘機的供貨合同。
消息一經傳出,分公司上下群情振奮,要知道,20立方米挖掘機是第一次進入俄羅斯市場,對太重來說,這是多么難得的市場機遇啊!短暫的喜悅之后,人們又眉頭緊鎖:這趟貨物在抵達俄羅斯列索西比爾斯克后,還要經過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葉尼塞河運往礦區。由于貨物過大過重,俄方客戶計劃采取卡車拉雪橇的冰面運輸方式過河,因此必須在3月底冰河解凍之前運到。
人們掐著指頭算了算:從現在起,組織安排、生產調度、下料加工直到裝配驗收,還有后續的拆卸、包裝箱制作、申請車皮、對外協調直到裝車發運,滿打滿算也只有3個月呀!這么緊的時間,承擔這么重的任務,壓力怎么可能不大呢?
此時此刻,時間真比金子還寶貴,分分秒秒容不得猶豫。次日清晨半個小時的動員會開過,分公司每一根“神經”、每一塊“肌肉”立即高度緊張起來:生產計劃重新編制,所有的生產任務暫時推后,一切為兩臺20立方米挖掘機讓路;人員重新調配,主力放在裝配車間;生產實施流水化作業,邊下料邊加工,邊裝配邊檢驗;最大限度節省采購時間,庫存零備件全部派上用場……在那些日子里,原有的兩班倒變成了三班倒,整整一個月,所有干部職工自覺放棄星期日,沒有休息一天。記者曾在其中一天的子夜時分來到生產現場,但見領導者現場“坐鎮”,技術人員現場解決問題,后勤人員服務到現場,“飛行式”生產碰頭會在現場開。明亮的燈光下,設備開足馬力運轉,機器的轟鳴和職工們的汗水交織在一起,譜寫著具有太重特色的奉獻之歌。1月23日,也就是農歷臘月二十六這一天,捷報終于傳來,兩臺“巨無霸”威風凜凜屹立在分公司裝配車間,再掐指一算,不多不少整整45天,刷新了大型挖掘機制造史上的全新記錄。
第二戰場
在這場搶時間爭速度的戰役中,如果把產品生產制造作為第一戰場的話,那么產品包裝箱的制造無疑成為了第二戰場。
就在礦山分公司戰役全面打響的第二天,木模分公司也拉開了戰幕:5個裝配組同時在3個主要裝箱地點開工,為了趕進度,制箱工在崗位上一干就是十二三個小時。盡管這樣,面對如此繁重的產品包裝工作量和如此緊張的進度,以常規生產進度是根本無法按期完成的。于是,創新的火花在這里迸發了:大型扣箱合箱超重,導致單獨依靠人力根本無法完成,就因地制宜制作了專用于起吊箱片的吊具,使制作箱片的工作效率明顯加快;風管盤式收納盒方便快捷地收放射釘槍風管,工序準備時間明顯縮短;物料擺放架合理地把原材料分開擺放,極大地提升了下料速度;合箱專用工具小革新使原本難以操作的箱片對接變得簡單化;通過技改,氣動木材截料機替代了原來的原木截料機,提高了下料的準確度……這些接二連三的創新舉措,來自一線勞動者的智慧,最終為企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第三戰場
在軍事上,一場戰役的鏈條是環環相扣的,同樣,戰役的勝敗取決于指揮戰役的將領。
準確地說,這里的第三戰場是擔負裝車任務的儲運分公司。戰斗打響的時間只比第二戰場的木模晚了一天,所不同的是,真正的沖鋒陷陣是在后期,前期看不到一點戰火硝煙,一切緊鑼密鼓都在運籌帷幄中。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時下汽運、鐵路都面臨運力緊張的狀態下,此趟專列只有通過太原鐵路局、山西省人民政府口岸辦、太原海關以及政府檢驗檢疫等部門通力協作,才能保證班列準時、安全、高效地運行。這里的戰斗已不再是以往的“單兵作戰”,而是一場“多兵種合成作戰”。
策劃、協調,再策劃、再協調,采眾人智慧,集多家所長,復雜的方案最終敲定了:山西省首趟中歐班列共計41節車皮,其中有10節集裝箱專用車皮,每節車皮裝載兩個集裝箱,一共是20個標準集裝箱,要求3噸以下的貨物入集裝箱,另有31節鐵路敞車車皮,裝入3噸以上的零部件,堪稱前所未有的“混搭班列”。也因為多方支持協作,本次專列全程實行“零編組”,大大壓縮了運行時間;一次申報、12小時內通關,提高了通關效率;集中組織發運、統一運作,降低了20%的運輸成本。
具體困難遠比想象的多得多。就拿集裝箱來說,俄方要求集裝箱必須符合俄羅斯標準,于是專門派人到大連調回20個符合俄方標準的集裝箱。再說裝箱吧,必須想方設法把應裝部件全部裝進去,20個集裝箱一個也不能增加;如果容積有富余,箱內也必須填滿,不允許貨物有活動余地。面對難題,分公司這些干了多年裝車的老行家們,眼下也是一籌莫展。
裝車戰幕拉開是在1月20日,正是農歷“小年”這一天。若是在往常,大家都籌劃家里過年的事,可眼下“泰山壓頂”,誰還有心思過年?命令下達,起重工、行車工、發運員一齊上陣,電工、鉗工、維修工一個不少,分公司領導時不時前來詢問情況,鐵路局工作人員天天現場指導。裝車需要專用墊木,這種木頭必須是經過高溫熏蒸過的。在工作最緊張的那幾天,真應該感謝木模的職工送來了20立方墊木,這些都是“第二戰場”的同志們苦苦熬了4天4夜熏蒸出來的。
有人統計過:自打“小年”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六,這些天正是舉國歡慶萬家團圓的日子,可全體參戰人員在這24天中,有23天是在寒風刺骨的現場度過,唯有正月初二例外,這天分公司領導硬是逼著大伙兒“歇口氣”,這些“女婿”們才換上新衣服,陪老婆回了趟娘家。2月13日,距離班列發運只有兩天了,41節車皮的裝車工作全部完成,太原鐵路局檢驗人員伸出了大拇指:“別看是第一次裝這樣的貨物,太重的同志們竟干得這樣漂亮”!2月15日上午10時56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滿載著太重生產的兩臺20立方米挖掘機的班列徐徐啟動,駛向俄羅斯。這一天將載入太重的史冊,那些創造偉業的人們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人們知道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太重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