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鄭州)回程這兩年,世界有哪些改變?
2017-01-03 09:56:56
Landbridge平臺
一去一回,有始有終。在去與回的常態化運行中,中歐班列(鄭州)成為中歐互通的一條主要通道、“一帶一路”的有力支撐。
很多事,當你回頭看的時候,才會品味出那里面隱藏的深遠意義。運營3年的中歐班列(鄭州)亦如此。
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歐班列(鄭州)出發,開啟鄭州與歐洲的“新絲綢之路”。2014年9月1日,中歐班列(鄭州)回程發車儀式在德國漢堡比爾外德車站舉行,標志班列回程常態化。
一去一回,有始有終。在去與回的常態化運行中,中歐班列(鄭州)成為中歐互通的一條主要通道、“一帶一路”的有力支撐。
今天,恰逢中歐班列(鄭州)回程常態化運營兩周年,且看它創造的諸多歷史節點。
汽笛聲,催熟班列回程常態化
9月1日不僅是新月份的起始,也是中歐班列(鄭州)成長史上具有節點意義的日子。
2014年9月1日下午3時,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從德國漢堡比爾外德車站徐徐開出,駛往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河南。
這一趟非同一般。當輪轂撞擊軌道的聲響飄蕩在空中時,標志著中歐班列(鄭州)回程開始邁向常態化運行了。
為慶祝這一激動人心時刻,河南省時任省長謝伏瞻,還特意趕到德國漢堡比爾外德車站出席發車儀式。他舉起綠色信號牌,吹響發車哨,發出了出發指令。
謝伏瞻還曾熱情洋溢致辭。
他說,在中德雙方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7月18日,中國鄭州至德國漢堡的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成功開通,并實現了每周2班的常態化運營。
“經過一年多的連續開行,中歐班列(鄭州)已成為連通亞歐大陸的重要國際物流大通道,貨源覆蓋中國大陸主要經濟區域、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以及日韓等國家,貨物分撥目的地覆蓋歐洲主要國家,班數、貨重、貨值及綜合影響力均居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首位。”謝伏瞻說。
他瞻望未來,“中歐班列(鄭州)漢堡發車儀式的舉行,標志著回程班列開始邁向常態化運行,這必將使中歐班列(鄭州)這一國際物流通道更加高效,對廣大中德企業以及兩地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都是一個新的機遇。”
到了今年6月8日,這趟原名“鄭歐班列”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被納入國家整體規劃,進入國家“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大家庭,成為中歐班列(鄭州)品牌。
實驗區,孕育中歐物流大通道
中歐班列(鄭州)回程常態化,給中歐物流提供了一個新通道,也給中原地區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不過這個機遇,不是平白得來的,而是河南爭取的、創造的。
2013年3月7日,全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正式設立,但這個抓手要想抓鐵有痕,還需要一系列配套工程。
中歐班列(鄭州)被提上了議程,成為實驗區建設的重點工作,準備搭建河南聯通歐洲、溝通世界的國際鐵路物流大通道。
在此之前,河南對外開放沒有“海運港”,汽車、工業絲等貨物出口歐美,必須先通過長途運送至華東、華南港口,再通過海運出境。
實驗區批復4個月后的7月18日,首趟中歐班列(鄭州)鄭州啟程。2014年1月14日,首次開行回程貨載班列;2014年9月1日,回程常態化運營……誰也沒有想到,它竟然掀開了中歐物流大新篇章。
其實,中歐班列(鄭州)快速發展與大時代風口有關。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
河南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經濟、文化和商品貿易樞紐,在其形成、發展、繁榮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新的歷史時期,河南剛布局好航空港建設大局和開通鄭歐班列,國家即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兩者算得上互為成就。
東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河南的大動作能契合國家戰略,其實也向外界展現出了河南在發展上的前瞻眼光和布局。
勇創新,班列滿載返程全國第一
踏中時代脈搏的中歐班列(鄭州),發展如旭日東升,朝氣蓬勃。
中國多地開通有通往歐洲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中歐班列(鄭州)開通的不早,但絕對算得上后來者居上。
2013年12月,中歐班列(鄭州)在中國鐵路總公司排定的班列班次號中,由原先的“80601次”調整為“80001次”,是全國各地發往歐洲貨運班列中的“第一號”。
去年9月份,中歐班列(鄭州)率先實現每周去程三班,歐洲回兩班。今年7月起,中歐班列(鄭州)每周去三班回三班,又成為“中歐班列”中唯一實現往返平衡、高密度穩定開行的班列,滿載返程車次全國第一。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鄭州)已回程128班。“中歐班列(鄭州)是中歐國際班列中最快實現常態化運行的,成為中歐貿易穩定的物流通道。”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副局長郭玉華曾如此稱贊。
秘訣在哪里?同樣在河南人的超前眼光上。
最初,中歐班列(鄭州)僅有出境班列,境外業務委托中介機構,安全性和時效性不能把控。為改變局面,中歐班列(鄭州)的運營單位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在德國成立子公司,迅速織起一張遍布歐亞22個國家112個城市的貨物集疏網絡。
而他們首創的“一票式”物流服務模式更是如黑洞一般,吸納天南海北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鄭州)運輸,成為贏得客戶的根本。
看中歐,借助車輪實現大發展
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撬動地球。
鄭州在過去屬于中原腹地內陸城市,對外貿易較東部南部沿海城市較少。而中歐班列(鄭州)的開行,給了鄭州這種中原腹地變身為中國對外開放前沿的重大機遇。
中歐班列(鄭州)切實撬動了亞歐便捷對接,成為雙方物流大通道。目前,中歐班列(鄭州)運出的貨物,河南省內貨源占20%,省外貨源占70%,日、韓等國外貨源占10%。
它與過去商家選擇的海運和空運相比,時間上比海運縮短了一半左右,而運費較空運減少了四分之三。
大宗貨物的出口,中歐班列(鄭州)的優勢更明顯。雖然鐵路成本較海運高,但海運需要至少35天時間,而它只要12-15天時間。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轉化到生產環節就是利潤。發貨速度縮短了一倍,資金回流就加快了一倍,資金流的快速流轉,使得企業可以接到更多訂單,生產更多服裝,降低更多成本,獲得更高經濟效益。
中歐班列(鄭州)更大的意義在于,連接起了“一帶一路”上的眾多國家,經濟往來愈加頻繁。歐洲的眾多商品,其中不乏整車、高檔服裝等高價貨物,也借助它源源不斷輸入國內,走進千家萬戶。
河南則以班列為傲。
“中歐班列(鄭州)的往返常態化運行,使鄭州有了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拉近了鄭州內陸城市與世界的距離,為鄭州建設國際商都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鄭州市政府發布的一篇文章稱,它促進了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各國與中原經濟區間的經濟聯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用樸素的話來說,鄭州、河南、中國和歐洲,都因為中歐班列(鄭州)發生了正向性的改變。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