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多式聯運 需創新集裝箱標準
2016-09-28 10:19:07
Landbridge平臺
從集裝箱運輸發展而來的多式聯運,具有其他運輸組織方式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在中國,目前多式聯運僅在公海聯運方面有一定規模,且主要在港口集裝箱疏運上得到了應用;在公路干線運輸和鐵路運輸中,集裝箱的使用比例非常低,公路干線運輸更多依賴的是整車和零擔,而鐵路的集裝箱使用率也僅有2%至3%;至于海鐵聯運和公鐵聯運,由于處于剛起步階段,使用率甚至不到1.5%。
交通運輸部在《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支持150個左右貨運樞紐和3000公里左右重點港口集疏港鐵路、公路建設,建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力爭到2020年實現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
集疏港鐵路、公路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容易,鐵水聯運占比每年提升10%也沒什么困難,但要提升公鐵聯運的效率相對就要困難得多,這主要源于公路貨運并沒有足夠的積極性。
多式聯運的核心是多種貨運方式實現無縫銜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集裝箱標準化。然而,目前國際上共有13種規格的集裝箱標準,其中只有寬度標準一致,為2438毫米;長度則有四種,1A的標準為40英尺,1B的標準為30英尺,1C的標準為20英尺,1D的標準為10英尺,長度間距為76毫米;高度的標準有三種,分別為2989毫米、2591毫米和2438毫米。至于種類,更是被劃分為雜貨集裝箱、敞頂集裝箱、硬頂集裝箱、板架集裝箱、冷凍型集裝箱、干散貨集裝箱、通風集裝箱和罐裝集裝箱等多個種類。此外,還有部分非標準集裝箱在市場通行,比如美國海陸公司的35英尺集裝箱、總統輪船公司的45英尺和48英尺集裝箱等。
9月21日開始,交通部頒布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按照這份文件,任何貨運運輸車輛只要出現“車貨總高度超過4米、車貨總長度超過18.1米、車貨總寬超過2.55米以及最大載重超過49噸”當中的任一情形,就將被視為超限,將根據情況被處以警告、罰款等多種處罰。
然而按照上述標準,大批集裝箱卡車都將面臨被扣被罰的風險——運輸40英尺國際標準集裝箱的集裝箱卡車大部分都將超出規定的4米限高,運輸53英尺國際標準集裝箱的車輛也都將超出18米的限長。這表明,政策還有不盡合理之處,需要用更有效的運營模式來推動集裝箱標準的統一。
物流市場的競爭主要拼的是成本、質量、交期、服務以及滿足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其中,全物流供應鏈上的成本控制、效率控制、時間控制和質量控制是關鍵。對此,鐵路貨運需要在目前集裝箱標準的設定基礎上,充分利用當前最新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大數據與云計算工具,創造出利于“門對門”多式聯運的集裝箱專用組合分箱,形成積木式拼裝模式,從而創新多式聯運的運營模式和銜接模式。
一個辦法是,開發可上下搭接、前后左右平行拼接的“樂高”型組合分箱,將集裝箱內托盤統一變更為“樂高”型組合分箱底座。這樣做的好處是,“樂高”單元分箱可以對應“門到門”的專用新能源四輪微型車輛,自由進入目前的社區樓群而不占用汽車車位或影響普通機動車出行;而從鐵路貨場或公鐵聯運物流中心至城市倉配中心或集貨中心的運輸貨車則可以采用10英尺集裝箱2×3×3的最小單元分箱組合或者2×2×3的新型標準集裝箱。
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小單元分箱的設計中,不僅要設計好相關位置的配套斜槽型機械插卡和插口,以利于搭接和叉車搬運,也要設計好相關位置的凸凹卡槽,以利于前后左右的平行拼接與電磁吊裝。同時,還應根據需要設計好上開口或側開口,同時配置快速柔性支撐以固定箱內貨物,并在箱內植入RFID唯一識別條碼,箱體外粘貼可識別標簽。當然,也可以根據貨物體積需求開發基于最小單元分箱的系列組合分箱,箱內同樣配置快速柔性支撐和RFID唯一識別條碼,箱外粘貼可識別標簽。
在公鐵聯運物流中心和城市配送中轉中心,需配置專用可識別條碼的港口機械電磁吊車,以快速裝卸上開口集裝箱,并實時吊裝可識別的最小單元分箱或系列組合分箱到自動化分揀傳送帶;或配置專用可識別條碼的電動叉車以快速裝卸側開口集裝箱,并實時裝卸至可識別的最小單元分箱或系列組合分箱到自動化分揀傳送帶,實現自動分揀和集貨、配貨。
在《鐵路中長期規劃》規劃中,鐵路將布局“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和普速鐵路網,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到3.8萬公里左右。屆時,路網將連接20萬人口以上城市、資源富集地、貨物主要集散地、主要港口及口岸,加之鐵總規劃3年內設置2000個集裝箱貨場,這些密布成網的鐵路物流基地及集裝箱貨場完全可以形成基本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地區的物流網絡,并連接城市配送中轉中心或社區集貨點直至到門服務,構建起以鐵路為主導的最小單元分箱網絡循環體系。
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支持下,以鐵路為主導的多式聯運體系可以精準定位和預測每個客戶的供應鏈需求,并快速計算出基于最小單元分箱的最優周轉配置,形成綠色可回收周轉物流。同時,鐵路貨運也可以憑借規模化投資、品牌信譽和強大的實體物流網絡基礎,利用綜合信息化服務平臺和自動化立體分揀系統,實現全新的多式聯運運營模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