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新命名的中歐“絲路”列車展示強大中國
2016-07-01 11:03:26
Landbridge平臺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6月28日文章,原題:新命名的中歐“絲路”列車到底意味著什么6月20日,當中波兩國領導人在華沙觀看跨歐亞列車抵達并駛離華沙時,他們看到的是滿載40個統一標識集裝箱的班列。這些寶藍色的集裝箱完全相同,兩側印有“中歐班列”的字樣。這與此前已在中歐累計開行1700趟的跨大洲列車完全不同,后者裝載的集裝箱來自多個全球運輸企業,顏色和標識各異。如今,中國鐵路總公司正為其中歐鐵路運輸服務打造新品牌。
經過2008年至2011年的測試,到2012年時中歐貨運班列已成為一種常規貨運選項。此后,該運輸服務迅速擴張,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與歐洲相連。目前,正在運營的此類運輸線路已超過39條,為中國和歐洲各地提供日常國際貨運選項。“我知道中國鐵路總公司建造成千上萬個印有標識的此類集裝箱,如果我的消息還算靈通的話,那么他們已將這些集裝箱供中歐之間的運輸企業免費使用。”波蘭某聯合貨運公司的經理說。
但這些新品牌下的集裝箱到底意味著什么?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代表稱,統一使用“中歐班列”標識表明對品牌建設、使用和宣傳的嚴格規范及管理。“在歐洲穿行數千公里,所有人都在看。”那名波蘭經理說,“這是如何推廣并發展一種網絡的精明理念,對中國政府十分重要。這表明我們無處不在且非常強大。”
中歐班列的最大優勢之一是通常與其他形式的貨運連為一體,組成聯合運輸解決方案的關鍵部分,能以更有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全世界運輸貨物。即便如此,這些藍色集裝箱也不會只“閑坐”在歐亞地區火車站或陸地口岸的大門后,而是將被卡車載著在高速公路和大街上疾馳。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