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邊境貿易是我國和俄羅斯經濟貿易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途徑。邊境貿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加深了兩國的合作和友誼。當前中俄邊境貿易面臨外部復雜的國際環境,同時由于貿易政策等一些原因,給中俄邊境貿易帶來消極的影響,阻礙了雙方經貿發展的進一步深化。yMP大陸橋物流聯盟
作者:王建豪。yMP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中俄邊貿貿易特點yMP大陸橋物流聯盟
中俄邊境貿易在中俄兩國經濟關系持續發展并漸趨國際化的前提之下,經歷了從不規范到初步規范、不穩定到基本穩定、徘徊不前到加快發展的過程,并且加快發展的態勢日趨明顯。對其目前總體狀況,有以下特點:
(一)貿易主體
中國對俄邊境貿易主體進一步壯大,非公有制經濟成為對俄貿易的生力軍。中國邊境地區對俄貿易企業的經營實力正在增強,對俄貿易逐漸轉變先前依靠群體優勢!積少成多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形成了以一批骨干企業為支點的集約式專業化發展模式。
(二)貿易方式
2000年以來,隨著兩國金融領域合作,特別是銀行間合作的加強,正在為邊境貿易提供了國際標準的貿易操作和結算方式,也為現匯貿易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到2003年,易貨貿易基本退出邊境貿易,逐步讓位于現匯貿易!補償貿易和轉口貿易,體現了邊境貿易逐步國際化和邊貿企業經營手段逐步規范化的過程。現匯貿易的發展也是加工貿易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傳統的邊界口岸綏芬河、東寧、黑河等地也不再僅僅是最初以貨易貨的交易通道,加工貿易正在取代原始的貿易方式成為時下新的發展趨勢。綏芬河市和毗鄰的東寧縣是我國與俄羅斯的兩大互市貿易區,絕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都建在互市貿易區內,產品在口岸經過自由貿易,可通過俄方的互市貿易區直銷俄羅斯腹地。
(三)貿易結構
進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上升。中國對俄邊貿出口主要為糧食、果菜、服裝和日用百貨以及家電和電機等產品,出口商品質量逐步改善;進口中仍以化肥、鋼材、木材和石油等傳統商品為主。同時,隨著國內對能源需求的旺盛以及房地產行業的高漲,加之2004年俄羅斯放開了對中國出口廢鋼的限制,進口商品中原油、鋼材、化肥的比重不斷增加,2004年,中國對俄最大的陸路口岸一一滿洲里口岸(包括公路和鐵路),進口貨物構成中木材、原油和鋼材進口也位居前三位。
此外,在合作領域方面。隨著邊境城市功能定位的不斷擴大和升級,中俄邊境貿易逐步由普通貿易向經濟技術合作領域轉變,并在投資!科技及能源領域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一定的進展。 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 作者:王建豪。
二、中俄邊境貿易發展障礙
中俄貿易發展迅速,邊境貿易也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但是,仍然有一些因素阻礙著中俄邊境貿易更快更好的發展。
(一)邊境貿易發展規模小,出口結構不合理
中俄雙邊境貿易易規模直接決定了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狀況,受制于中俄雙方經濟發展階段和主要進出口商品種類,這直接導致了中俄邊境貿易規模偏低。一方面,這是由邊境貿易自身特定決定的,邊境貿易主要在邊界口岸雙方進行,以交換日常用品為主,這導致雙方交易規模較小。但更重要的是中俄邊境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直接導致了可交易商品類型受到限制,貿易基礎發展受到影響。反映到現實情況中就是雙方貿易商品中,中國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而俄方出口商品中以資源型商品為主。雖然近年來中方對俄出口中機電商品比重逐漸升高,但是,出口商品結構升級依然較為緩慢。而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產品一直以資源型商品為主,出口商品升級更加任重道遠,資源詛咒的陰影更是揮之不去。從長遠看,這不利于中俄繼續深化邊境貿易往來,會使中俄邊境貿易陷入增長瓶頸。
(二)基礎設施的發展緩慢,產業發展動力不足
中俄邊境貿易規模提升緩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交通運力不足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特別是俄方鐵路貨運換裝能力和貨物通過能力建設更加滯后。滿洲里公鐵貨運能力最強,對俄邊境貿易量也最大,有效地保證了中俄邊境貿易開展。黑河是唯一的公水兩路邊境口岸,但以水路運輸為主,冬季可以開展冰上運輸,封凍期實際70天左右,這直接影響了運能,限制了黑河開展對俄邊境貿易,這也導致了黑河對俄貿易額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運輸能力和方式先天不足無疑是制約黑河對俄貿易的最大瓶頸。在綏芬河乃至整個對俄陸地邊境地區,還沒有建立起具有一定規模的出口加工基地,邊境地區企業在對俄邊境貿易中的參與程度不高。很多對俄邊貿企業僅僅充當一種中介和過貨的作用。邊境地區在發展對俄貿易中沒有充分發揮地緣等優勢,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基地,也沒有充分利用對俄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機遇,做大做強邊境戰略產業經濟帶,使得自主發展能力有限,嚴重制約對俄邊境貿易的發展。
(三)俄方貿易政策壁壘
與我國接壤的主要是俄東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包括阿爾泰、赤塔州、濱海邊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等6個聯邦主體,這些州區在對外貿易政策實施方面并不一致,如前幾年曾規定從我國進入俄的旅游者攜帶的包裹不得超過50公斤,但在執行時,各地存在很大差異,有些地區將貨物嚴格控制在50公斤以內,有些地區則根據攜帶者是不是俄羅斯人進行區分,俄羅斯人有時可以攜帶80公斤以上的貨物。另外,俄羅斯的經貿政策非常不透明,中方企業只能從貿易實踐中了解到某一類商品的稅收、管理政策,對其他商品則無法知道。俄羅斯政策多變,一旦政策改變,企業往往措手不及,給正常的經貿活動帶來困難。
(四)邊境貿易企業融資困難
中國邊境貿易企業普遍經營規模較小,業務發展受資金規模限制。而規模較小、信譽等
級偏低的邊境貿易企業很難在銀行獲取貸款。當前,各個商業銀行對邊境城市分支行的授信資金額度都很低。正因為如此,很多邊境貿易企業和銀行本可達成的貸款協議,往往受到資金額度的限制而無法實現。此外,邊境貿易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還根源于其經營方式本身。事實上,近年來邊境貿易的發展使邊境城市積累了相當多的居民儲蓄,但是由于邊境貿易企業在銀行貸款難,大部分儲蓄便通過省級分行轉移至其他行業和其他地區。只有打通銀行與邊境貿易企業之間的貸款渠道,解決這種儲蓄和融資的不對稱現象,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邊境貿易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
(五)邊境貿易結算方式不便捷
目前,中國邊境貿易主要以現鈔和轉匯兩種方式進行結算。現鈔結算風險較高,且不利
于加強中國對外匯的管理。而轉匯結算由于必須通過第三國銀行,又面臨時差等不便捷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結算速度慢、結算費用高等阻礙邊境貿易企業發展的問題。在解決邊境貿易貨幣結算問題上,中俄雙方的態度一直十分積極。俄濱海邊疆區政府文件中提出解決邊境貿易貨幣結算難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是建立區域性的俄中聯合銀行。但是,由于中俄兩國銀行體系差異較大,當前并不具備建立聯合銀行的條件。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邊境貿易通過第三國貨幣結算所帶來的諸多不便,中俄雙方都積極推進邊境貿易本幣結算。并且本幣結算已經由貿易領域逐步向旅游領域擴展。但是,以本幣結算的邊境貿易發展同樣遇到了很多困難。 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 作者:王建豪。
三、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潛力
盡管中俄邊境貿易發展存在很多問題,但這并不能妨礙中俄邊境貿易合作和深化的繼續,給兩國來的的互惠互利。中俄邊境貿易的前景是廣闊的,有很多方面可以體現,本文主要從經濟方面來說明:
(一)中俄經濟的互補性
中俄經濟的互補性主要表現在一是一般產品的互補性。它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占了兩國貿易額的50%80%,中方出口日用消費品、輕紡工業產品、食品、水果、小型拖拉機、工具、電瓶等,在這一方面,中方的生產水平今后仍將領先于俄;俄方出口推土機、挖掘機、采煤設備、儀器、輕型轎車等優勢產品,而這在我北疆也有廣闊的市場;二是原材料產品的互補性。我北疆盛產大豆、玉米、稀有金屬等,而俄有大量的化肥、木材、鋼材、鋁等。雙方可以互換有無,兩國都在建立開放的市場競爭體系,因而都必須融入國際大分工的洪流,在產品結構,生產技術上都可以互通有無,加強合作。俄遠東西伯利亞地域遼闊,農田廣袤肥襖,糧食產量卻遠低于中國,而且糧食經常歉收,食品大量依賴進口,尤其是蔬菜水果價高質差。我北疆居民有凍土種植的豐富經驗,完全可以象韓國人那樣就近租賃土地,然后從中國國內請來技術人員、雇傭當地或中方農民種植糧食作物或水果蔬菜。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最初和最一般的形式是自由貿易區和關稅同盟。但它有許多前提條件:成熟的市場體制、密切的經貿關系、相近的文化傳統、便利的交通運輸等。而東北亞顯然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故而區域經濟一體化尤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另一方面,正由于該地區各國之間的巨大差異性使區域經濟合作的相對利益較多,前景頗為壯觀。因此,六國尤其是中俄兩國正致力于擴大雙邊合作和多邊合作,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共同進步。中俄兩國特別是中國東北與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歷史聯系悠久,有密切的經濟往來,十多年的貿易有了突破性進展,并創造了不少新鮮經驗。實踐證明,中俄合作的一些舉措己構成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尤其是中俄邊貿的發展歷程及成功經驗為區域合作提供了現成的借鑒。可以認為中俄邊貿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骨干、橋梁和紐帶。 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 作者:王建豪。
四、中俄邊境貿易問題解決的建議
(一)加強立法,解決中俄邊境貿易爭端
國家應當完善立法立法不完善,法制不統一,是當前困擾邊境貿易爭端解決的一大障礙。我國有著廣闊的邊界,與眾多的國家相互毗鄰,妥善解決好雙邊貿易的爭端,對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往來和交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中俄兩國的邊境線最長,與俄羅斯聯邦許多共和國都接壤,中俄兩國的邊境貿易有著很強的代表性。完善中俄兩國邊境貿易爭端的解決機制,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國家應明確中俄邊境口岸法院對邊境貿易糾紛的司法管轄權,對什么是邊境貿易糾紛以及邊境貿易糾紛案件的范圍加以界定,而且應將“邊境貿易”,定義為是指在中國邊境城鎮中,依法注冊登記并享有外貿經營權的主體同對方邊境城鎮之間同樣的主體之間的貿易,以及兩國邊民之間的互市貿易。以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事訴訟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解決此類案件的爭端。
(二)加大邊境貿易的政策扶持
加大邊境貿易的扶持應該從如下方面做起,其一,在稅收政策上,要減輕邊境貿易企業稅收負擔,將減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嚴厲打擊非法偷漏稅行為,鼓勵合法使用稅收規則。其二,在產業政策上,要配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出臺相應產業升級配套政策,鼓勵邊境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的質量。其三,在科技政策上,做好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孵化工作,繼續加大對農畜牧業科學技術、抗凍耐寒應用技術、生物技術等符合當地切實需要的重點科學研究投入力度。其四,在外貿政策上,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邊境貿易,同時要做好對外宣傳和交流工作,打消俄方部分群眾對中俄邊境貿易的消極看法,爭取俄方同樣以開放的姿態融入東北亞經濟合作大局。
(三)加強邊境貿易的金融管理
在金融管理方面,簡化貸款手續,適度增加信貸投入,支持邊貿發展;對業績好、信譽好的企業降低開證保證金比例、提高預付貨款額度;允許貿易的外匯收入匯入國內賬號后再解匯,解決第三國結算的不便及攜匯入境的風險;并采用更靈活的核銷方式;另外加強與俄方溝通,爭取使用美元、人民幣、盧布直接通匯,解決結算障礙。加大對邊境貿易的投資力度,尤其是資金上的支持在邊境貿易配額分配上,考慮到通過邊境貿易進口的多數是能源、礦產、木材,非常有助于彌補我國自然資源的不足,在配額分配上應給予邊境貿易企業一定的優惠。目前,中央切塊、地方分配的方式無法做到對邊境貿易企業的傾斜,可以考慮由邊境貿易企業直接向外經貿主管部門申領配額,主管部門在發放進口許可證時對邊境貿易企業實行同等優先的原則;在加大對邊境貿易企業的資金支持方面,可以考慮設立邊境貿易發展基金,幫助其開拓俄羅斯市場。
(四)推進互市貿易區建設
以推進互市貿易區建設為切入點和啟動點,進一步擴大邊境貿易規模,目前,北美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進行邊境貿易的最高形式是自由貿易區,它們在初始階段也經歷了互市貿易區、經濟合作區等發展階段。其成功經驗表明,這是一種發展邊境貿易行之有效的方式。建議選擇邊境貿易規模大,發展基礎好,口岸設施健全、地緣和交通條件優越、資源富集的地區辟建自由貿易區。實現“境內關外”自由貿易的發展模式:由鄰國進入自由貿易區的商品不征交關稅,也不辦海關手續;除國家規定的商品外,均可進入自由貿易區;進區商品可以按工業和商業處理后,重新出口,海關不予監控;進區商品運進國內則需報關,繳納進口關稅和辦理其它相關手續;區內各種貨幣可自由流通、自由兌換。自由貿易區要有相當的面積,可以一次規劃,分階段執行。 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 作者:王建豪。
----------------------------------------
參考文獻:
[1]王文舉,查弦.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8(08)
[2]王振南.淺議中俄邊境貿易發展[J].民營科技,2009(06)
[3]王兆國.中俄邊境貿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12)
[4]王志遠.關于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幾點思考分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9(05)
[5]翟立強,劉漫與,丁振輝.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經濟問題探索,2013(10)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