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前景幾何?
2016-06-12 11:10:13
Landbridge平臺
據《羊城晚報》報道,6月8日,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蘇州、東莞、義烏八地火車站同時向歐洲大陸開行中歐班列。由此,經過五年多摸索的中歐班列成為一個統一品牌,在國外市場擁有了實質意義的統一的市場形象。
中歐班列開行在歐亞大陸,為亞洲與歐洲之間物流建立起除海運、空運之外的鐵路通道。我國開行中歐班列在路網上具有很大空間,目前有西部阿拉山口與霍爾果斯、中部二連浩特、東部滿洲里與綏芬河三個方向出口,班列經由中亞哈薩克斯坦,過俄羅斯,可到達歐洲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歐洲國家,將歐亞大陸主要國家緊緊相連,也將中國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密切串聯。這是了不起的相連與串聯,這是歐亞大陸超過五千萬平方公里陸地上的大事件。
當前,世界各大洲之間主要的物流方式是海運。海運成就了海權格局,也成就了海運既得利益版圖。對新興市場國家和既有利益格局中的弱勢國家,要實現國內市場更大發展或市場振興,找到海權之外的陸權載體至關重要。歐洲與亞洲之間物流海運一般時間在一個月左右,而且地球溫室效應令海運風險不斷加大,使海運在物流市場中的地位出現變動的全球機遇。能抓住這種機遇的,只有陸權。運輸期限在半個月左右的中歐班列,給亞歐各國提供了以陸權占領世界物流市場的舞臺。
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在許多人眼里似乎只有在外國修高鐵。事實上,中國鐵路總公司“走出去”戰略布局并不是這樣單一,中歐班列的統一品牌向世界推進,顯示出鐵路行業高層設計者國際視野、興路強國的恢弘氣度。
現在的關鍵是,中歐班列已經搭建陸權挑戰海權物流市場的舞臺,有關企業能否在此舞臺提升市場盈利能力。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中的企業選擇中歐班列參與歐亞物流的程度,決定中歐班列最終的影響力。
在我國歷史上,歐亞大陸之間有“絲綢之路”。之所以有這條路,是因為有絲綢,有產品。現在,中歐班列的功能類似于“絲綢之路”的“路”。是否有足夠的當代“絲綢”即中國產品進軍歐洲,是一個現實問題;是否有歐洲產品搭中歐班列暢銷中國,更是一個現實問題。或者說,中歐班列需要中國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真正依托,才能實際發揮陸權分配的杠桿作用。
可以預見,在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主旋律的當今全球格局中,中歐班列必定會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追隨,同時也將促使歐亞大陸市場變盤。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