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江蘇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建設沿東隴海線經濟帶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共六個方面23項的主要任務: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打造沿東隴海線城鎮軸、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層次水平、構建綠色生態走廊、促進蘇北地區聯動發展。qml大陸橋物流聯盟
沿東隴海線經濟帶qml大陸橋物流聯盟
沿東隴海線經濟帶是指以連云港、徐州兩市為核心區域和以淮安、鹽城、宿遷為緊密聯系區域,位于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端起始區域,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線和交匯點。qml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定位
徐州市
在“一帶一路”戰略及沿東隴海線經濟帶中的目標定位,是建設“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連云港市
是實施江蘇沿海開發和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開發戰略的重要支點,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
四個有利于
建設沿東隴海線經濟帶,有利于更好地發揮沿東隴海線經濟帶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特色鮮明的經濟支撐帶;有利于深化與中西部地區的互動合作,在更大范圍內集聚要素資源,在更深層次上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有利于增強我省區域發展協調性,積極構建并優化南北互動、“三沿”聯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深化與淮安、鹽城、宿遷三市的聯動發展,為蘇北全面小康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指導思想
立足呼應和參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充分發揮沿東隴海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開放、合作為重點,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五化”同步推進,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對內對外開放,努力增強經濟帶發展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打造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增長極,在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中增創江蘇發展新優勢,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提供重要支撐。
發展目標
到2017年,區域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高于全省和蘇北地區平均水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
到2020年,經濟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區域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我省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核心區和先導區的綜合效應逐步釋放;對內對外互聯互通能力顯著增強,東西雙向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成為我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平臺;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區域創新與合作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使沿東隴海線經濟帶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總體布局的新經濟增長極,在對內對外開放大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大主要任務
1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強化港口航道功能;構建快速便捷的鐵路通道,加快推進隴??瓦\專線徐連段建設,完善東隴海鐵路交通干線功能。加快連淮揚鎮、徐宿淮鹽、青連、連鹽、鄭徐等鐵路建設,加快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符夾鐵路擴能改造。支持鐵路綜合客貨運樞紐和主要港區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加快實施銅山貨場鐵路樞紐改造提升工程;擴大國際集裝箱班列業務。重點加強對開行連云港、徐州經阿拉山口至阿拉木圖、經霍爾果斯至中亞、至莫斯科等“連新亞”“連新歐”國際集裝箱班列的市場培育;完善公路網絡體系;推動航空提檔升級,支持連云港、徐州機場開辟至“一帶一路”沿線及中西部地區重要節點城市的國內、國際班線,完善機場集疏運快速公路體系,打造區域性航空樞紐;建設安全穩定的能源保障體系,推動徐州創建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集約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2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重點是實施創新發展驅動戰略;建設新型制造業基地,以規?;⒊商谆⒅悄芑癁閷?,支持沿線裝備制造、能源、煤鹽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重點提升制造工藝、關鍵零部件與材料的研發與配套水平,培育壯大智能裝備、資源利用與環境處理設備等產業,打造我國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支持徐州市依托區位交通和產業優勢,加快徐州現代商圈建設,大力發展工程機械、商貿、農產品等重點領域物流。推進徐州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支持建設高鐵生態商務區、徐州軟件園、沙集電子商務基地等服務業集聚區,推動中巴商貿合作淮海國際“智慧”物流園建設;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外向型農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生態化,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水平;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依托豐縣、睢寧、沛縣、邳州和新沂經濟開發區,重點培育發展電動專用車、新型鋁材、綠色板材、節能家電及專用五金工具等特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規模。以賈汪區、銅山區為重點,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兼并重組,推動資源產業轉型發展,重點扶持和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綠色建材,推動老工業基地產業振興和結構調整。
3打造沿東隴海線城鎮軸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支持徐州提升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推動淮海城市群建設,建設陸橋東部戰略節點,打造漢文化特色品牌;加快沿線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積極支持新沂市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重點鎮發展成為小城市。
4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層次水平
建好用好重大開放平臺,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園區申報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著力深化與絲路沿線地區的合作。著力推進徐工、徐礦、協鑫等重點境外投資合作項目;切實提高招商選資成效。
5構建綠色生態走廊
促進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支持徐州市加快推進國家節能減排示范城市建設,著力推動徐州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建設微山湖、云龍湖、潘安湖、呂梁山、艾山、銀杏湖、馬陵山、故黃河、運河等重點生態片區。支持徐州中德“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示范區”建設,開展土地綜合利用試點,推動其列入國家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試點范圍。推進徐州市加快國家淮河流域重點地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強化生態保護和修復。
6促進蘇北地區聯動發展
加快淮安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推進鹽城轉型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推動宿遷發展實現更大突破。
六大政策支撐
1.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支持徐州進行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等商貿流通改革試點。支持設立連云港、徐州綜合保稅區。
2.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省級鐵路建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沿東隴海線經濟帶的鐵路建設;支持徐州與鄰省城市交通一體化網絡建設,對徐州觀音國際機場二期工程、連云港新機場建設資金分別給予適當補助。
3.完善土地和海域使用政策。對符合省支持和保障重大產業項目用地計劃暫行辦法的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
4.加大項目專項支持力度。發揮“一帶一路”基金的帶動作用,對沿東隴海線經濟帶建設給予傾斜支持,對重點國際貨運班列給予適當補貼。對沿東隴海線經濟帶實際支出不能滿足基本支出保障需求的市縣給予適當補助。對東隴海沿線經濟相對薄弱地區的交通、農田水利和區域供水、垃圾處理等城鄉基礎建設項目,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對重點中心鎮鎮區內產生的土地出讓金凈收益、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社會撫養費等收入,除國家和省規定有明確用途外,主要用于鎮區建設。實施黃河故道沿線“七位一體”綜合開發和石梁河庫區綜合開發。
5.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建立“一帶一路”重大項目金融信貸5年專項扶持計劃,將有關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規劃,設立專項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積極開展銀企對接,并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籌集資金,多方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東隴海沿線“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積極爭取設立促進沿東隴海線經濟帶發展的金融機構,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在沿東隴海線經濟帶設立二級分行。
6.創新口岸服務機制。推廣關檢合作“三個一”,深化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檢驗檢疫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簡化通關程序,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