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構建鐵路貨運新模式
2016-05-18 10:52:03
Landbridge平臺
武漢至成都“中遠海運號”多式聯運班列7日正式首發開行,列車運行30個小時后將到達西部重鎮成都,將比傳統長江水運節省4—7天運輸時間,從而有效打通三峽翻壩運輸的“瓶頸”。(2016-05-07中國新聞網)
在今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汪亞平介紹,將修建長江三峽“翻壩”鐵路,緩解三峽過壩能力緊張難題。
隨著長江水運的快速發展,三峽船閘的運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船舶待閘成為了常態,嚴重制約了長江航運的通過能力。為緩解三峽過壩能力的緊張難題。通過陸路、鐵路等其他運輸手段,繞過三峽大壩,再裝船運輸的這種形式被稱為“翻壩”。
據記者了解,5月7日開行的“中遠海運號”多式聯運集裝箱貨柜班列將按照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等“五固定”方式開行。從東南沿海通過長江水運抵達武漢陽邏港后,在武漢北物流中心灄口物流基地裝上火車開往成都。不僅實現了鐵路、江運、海運等運輸服務的無縫對接,減少了中間環節,而且比傳統長江水運節省4—7天的運輸時間,有效化解了水路運輸在三峽樞紐“翻壩運輸”的難題。
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美譽,武漢鐵路局管內武漢鐵路樞紐為全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加快構建以武漢為中心的貨物快運“米字型”格局,建設以武漢為中心的貨物快運網,不斷滿足企業運輸需求,進一步凸顯武漢運輸樞紐地位,是武漢鐵路局貨運組織改革的戰略目標。
筆者認為,武漢至成都“中遠海運號”多式聯運班列的開行,將進一步拉近中西部經濟交流的時空距離,促進與中歐班列的互補合作,促進鐵路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武漢鐵路局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強力推進供給側改革,轉變經營觀念,勇于闖市場,主動打破行業壁壘,與中遠海運集裝箱有限公司、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強強合作之舉,也為鐵路搶占市場先機,增創效益開拓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