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最大規模調圖“一帶一路”駛入快車道
2016-05-16 10:20:59
Landbridge平臺
近十年,鐵路最大規模調圖在5月15日正式亮相。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次調圖不同于近年來多次在既有運行圖基礎上的微調,將對現行列車開行結構進行全面調整。
此次調圖以壓縮運到時限為目標,以實現準時快捷運輸為重點,全面優化特快、快速貨運班列和快運列車開行方案,開行快速集裝箱班列,中歐、中亞班列再次增開,鐵路貨物快捷運輸網絡繼續完善,貨運班列開行總數將達到250余列。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有效推動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溝通交流和經貿合作。”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表示,在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背景下,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非常迅速。2015年,我國與“一帶一路”雙邊國家貿易總額近1萬億美元,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20%。
伴隨著國際產能合作,“一帶一路”正迎來新機遇。
增開中歐班列
5月3日,“通滿歐”國際集裝箱貨運再駛圣彼得堡,這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城市通遼在不到40天的時間內,接連發出的第二趟國際集裝箱貨運。官方稱,該貨運班列的再次開通,也意味著內蒙古中歐班列已全面“提速”,從空白到趨近常態。
這輛32節車廂、載重1020噸,載滿賴氨酸、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的“通滿歐”國際集裝箱班列,從通遼市科爾沁工業園區,于次日12時到達滿洲里市,再經俄羅斯的3個站點,最終抵達終點站——俄羅斯圣彼得堡。班列全程9000公里,運行時間15天,較海運節省30天的運輸時間。該班列“出征”,是落實中國“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向北開放”戰略,實現區域經濟振興發展的有力戰略保障。
與此同時,武漢吳家山開往德國漢堡的列車從5月中旬開始將繼續增加。據了解,武漢鐵路局將增開30趟貨運班列,其中包括中歐班列6趟、快速集裝箱班列6趟、普快貨物班列17趟、快運班列1趟。至此,始發或通過湖北的各類貨運班列開行總數達到99列,為武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鐵路物流基礎。
自2014年4月23日常態化開行以來,該班列每月往返開行數量已從最初的4列增長到如今的20列。班列從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駛出,將經新疆阿拉山口邊境口岸出境后抵達德國漢堡。
此次中歐、中亞班列,將吳家山—阿拉山口出境的X8011/2/1次和吳家山—阿拉山口出境的 X8017/8/7次兩趟中歐班列的運行線路,由漢丹、襄渝線調整為漢丹、焦柳線運行,將吳家山—霍爾果斯出境的X9024/3次中亞班列運行線路由漢丹、襄渝線調整為漢丹、焦柳線運行,同時將武漢吳家山站至大朗、王家營西、灄口至新都3列特需列車固定開行。
據了解,目前已有28個省份開行中歐班列。
自“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中歐班列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不斷涌現。跨越亞歐大陸橋的“新絲綢之路”正變得逐漸擁擠。自2011年第一條直達歐洲的渝新歐班列開通后,隨著“一帶一路”頂層設計的出臺,多省紛紛打造中歐班列交通線。目前,全國已有渝新歐、蓉歐快鐵、鄭新歐、蘇滿歐、漢新歐、湘歐、義新歐等超過10條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的成功開通和運營,不僅實現了我國內陸地區與歐洲市場的直聯互通,而且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貿易、投資、產業及科技等多領域務實合作提供了強力支持。”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一帶一路”變局
不過,盡管中歐班列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內蒙古經濟學會會長張太平看來,中歐班列的北線還相對滯后。
“中線以西安為中心,向西經過中亞的這條線做得非常紅火,現在看到有很好的成效。南線也在積極推進,但北線的進展相對滯后。”張太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北線除了東北外,實際發動機是首都經濟圈或者環渤海經濟圈,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引擎。它向北經過內蒙古、吉林,然后是蒙古、俄羅斯,現在一直通向歐洲。東北地區也要通過它向西,通過京包、京蘭線,通過林哈線一直接到新疆阿拉山口,比繞道蘭州銀川近得多。華東地區、東北地區如果向西融入‘一帶一路’,向北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內蒙古也要發揮重要作用,所以現在我們在實施過程中有一些擔憂,北線有被忽視的感覺。”張太平表示,希望在區域戰略布局上,把3條線協調聯動,這樣將有利于降低“一帶一路”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可能會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果。
陸上3條線就像是三弦琴,三弦合奏得好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
“和以前的絲綢之路不同,‘一帶一路’的本質是多條路、多條帶形成的新型國際經濟區域合作新平臺,我們所有省份都要對接。從國家角度來講,六大經濟走廊都需要建設,都很重要,不存在誰最重要、誰優先搞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表示,目前,正在做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相關規劃。
相對來說,中巴經濟走廊、中印緬孟的經濟走廊等在過去就已經有非常好的區域合作和次區域合作的機制,比如東盟自貿區,大湄公河的次區域經濟合作,在“一帶一路”愿景和行動出臺前,它的規劃已經開始推進。
不過,張建平認為,新形勢下,中俄關系正處于史上的最好時期,而且中蒙俄已就“一帶一路”合作達成一致,同時,蒙古和中國也有發展合作的訴求,下一步合作肯定會向前推進。
“截至目前,我們已與30多個國家簽署了建設‘一帶一路’框架協議,搭建了一套工作機制,有關部門和地方都出臺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方案,中國專門設立了絲路基金,并且取得了一批實實在在的早期收獲。國際產能合作是促進我們與沿線國家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帶一路’建設大有可為的重點領域。”國家發改委西部司經濟發展處處長郭旭杰表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