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費下調應避免“價格戰”
2016-03-23 09:43:28
Landbridge平臺
鐵路運費改革,煤炭鐵路運費最多下調20%,間接利好火電行業。此舉在提高鐵路貨運量的同時,有望使煤價降低約30元/噸,利好中國西部煤炭的發展。
下調運費,鐵路利用價格手段占領市場份額的意圖十分明顯,對于內蒙、山西等地優質煤炭降低運輸成本是一大利好,但對于其他運輸方式卻形成了沖擊和挑戰。按照市場競爭的原則,面對鐵路的價格舉措,其他運輸方式也不會作壁上觀,應會主動回應。那么,煤炭運輸上的“價格戰”是否即將一觸而發?
當前,低迷的煤炭市場還在持續,使得整體貨運量下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市場規模萎縮讓運輸行業吃不飽,運輸行業的運能供大于求。尋求止跌回升的方法顯得迫在眉睫,其中,最直接簡單的手段就是降價。鐵總在3月18日下發了《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推進鐵路供給側改革深化現代物流建設拖桿措施的通知》,十分惹人眼球的是,煤炭運價下浮不超過20%,由鐵路局自主確定。降價的序曲已奏響,具體實施也會馬上落地,對價格敏感的市場也將會迅速做出回應。
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但是汽車煤炭運輸也需要生存,隨之而來的響應,使整個市場會出現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近年來,經過資源優化,汽車運輸成本越來越低,加上方便快捷的特點,對鐵路煤炭運輸市場形成搶占之勢,在中短距離的運輸上,鐵路針對汽車運輸的優勢逐漸喪失。官方數據統計,2015年,全國鐵路累計完成貨運量33.6億噸,同比下降了11.9%。也充分說明了鐵路在市場占有上的舉步維艱,除了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外,其他運輸方式的介入效應也很明顯。于是,下調運費,以價換量,實在是鐵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正因為如此,促進了鐵路倒逼態勢的形成,喚醒了其市場意識,對以后的改革發展將起到深遠的作用。
市場不會是某一行業的獨角戲,鐵路需要防止因運費下降而出現的“價格戰”。一方面,應主動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讓價格優勢進一步顯現,不至于因降價而傷筋動骨。另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有效措施與其它運輸方式加強合作,利用各自優勢融合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