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求解“絲路”貿易
2015-12-30 09:13:04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是指中國開往歐洲的適合裝運集裝箱的貨運編組列車,因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以及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成為亞歐之間物流運輸的骨干方式。開通中歐班列初衷是對接中國西進戰略,2011年3月,首趟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成功開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頂層設計出臺,各地紛紛重金補貼打造中歐班列運輸線,如今這條貫通亞歐的“絲路”正變得日漸擁擠。
在“2015‘絲路經濟帶’與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高峰論壇“上,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鐘成透露,截至10月29日,中國已開行1058趟中歐班列,直通歐洲7個國家11座城市。
歷史上,中國中西部地區為古絲綢之路的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中歐班列也承擔起中西部地區新絲綢之路建設探求經貿發展的重任。
中歐班列勢起
2008年以來,中歐班列物流組織日趨成熟,目前鋪劃有西中東3條通道運行線:西部通道由中西部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華北地區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由東南部沿海地區經滿洲里(綏芬河)出境。去年以來,各地紛紛打造中歐班列,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鐵總)于去年下半年再次調整中歐班列運行圖,將運行線路由8條增加至19條,今年7月1日起實施的全國鐵路新運行圖中,新增中歐班列線2條,全部中歐班列線21條。
中國已有11座城市開通中歐班列,目前固定開行的有9列,分別為渝新歐(重慶—杜伊斯堡)、蓉歐快線(成都—羅茲)、鄭新歐(鄭州—漢堡)、蘇滿歐(蘇州—華沙)、漢新歐(武漢—捷克、波蘭)、湘歐快線(長沙—杜伊斯堡)、義新歐(義烏—馬德里)、哈滿歐(哈爾濱—俄羅斯、漢堡)和沈滿歐(沈陽—漢堡)。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多位于中西部地區,中歐班列的開行,使這些地區獲得貿易開放的機會。因此,更多的城市躍躍欲試,希望搭上中歐班列。
與水運、空運相比,鐵路運輸具有獨特的優勢,運輸時間比海運少近1/3,價格又比空運低廉很多,是一種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物流補充選擇。鐘成披露的數據顯示,中歐班列從第一趟到第200趟的開行,用時三年零三個月;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進,中歐班列迅速擴張,從200趟到第800趟僅用一年零兩個月時間,800趟到1000趟歷時兩個月。
中國鐵總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已超過去年總數,同比增長221%;回程班列也大幅增加,開行74趟,同比增加71趟,增加24倍,其中德國漢堡至武漢、白俄羅斯布列斯特至蘇州、西班牙馬德里至義烏今年均實現回程班列首次開行。中歐班列運輸貨物類型也由最初的國產IT產品和日用品逐步擴大到衣服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品類。
目前中歐每年陸路運輸量7000多萬噸,中國鐵總下一步將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加強海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檢驗檢疫、統計信息等溝通工作,加大國際班列的通關便利化,將中歐班列打造成國際物流的知名品牌。
“補貼”庇佑運營
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并不能掩蓋市場的“畸形”。這些定期運營的中歐班列,開行方是各地鐵路局,運營方有國企、民企和外企。其組織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政府主導的國有企業參與成立班列運營企業;二是在政府扶持下,由大型物流民企運作;三是民營企業自發開通運營。除第三種方式為民企自負盈虧外,前兩種均有政府背景,可享受財政補貼。為獲取更多貨源,各地將價格戰當作競爭的殺手锏,而貨運量關乎政府業績,因此各地政府對中歐班列的財政補貼力度可謂“一浪勝過一浪”。
相較傳統的海運方式,中歐班列以高成本運營為特征,“蘇滿歐”班列的運營方——遠東陸橋有限公司(遠東陸橋)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運輸的成本主要分為鐵路運費和兩端本地操作費兩個方面。從鐵路運費來看,由于中歐間鐵軌規格不同,運行需換軌,這部分主要為租用所在國車皮的費用。運距越長,平攤到每公里的費用就越少,因此境外鐵路運費有明顯區別。經由阿拉山口出境,每箱每公里鐵路運費為0.66~0.74美元;而東線滿洲里路線,價格約為每箱每公里0.39美元;在歐洲境內,波蘭到德國這一段,價格可高達每箱每公里0.97美元。如此算來,每只集裝箱的單程成本約需1萬美元。在沒有回程貨源保障下,加之開行頻次不高,中歐班列的運輸成本將更高。
遠東陸橋上述人士還指出,因各地對中歐班列的財政補貼力度不同,其貨運運費也不盡相同。以遠東陸橋為例,從蘇州出發的中歐班列,每箱每公里為0.65美元左右,而從長沙出發的貨物每箱運價僅為0.35美元左右。因為有地方財政補貼,“鄭新歐”班列每只集裝箱的門到站價格僅為3000~6800美元,成都和重慶的站到站價格為7000~9000美元。
由于中歐貿易主要為中國對歐洲的出口貿易,在長期單向運輸狀況下,中歐班列虧損是不爭的事實。為維持班列運營,各路中歐班列均低價傾銷搶占貨源。當前,中歐班列還處于培育期,不依靠政府財政補貼很難維持運營。對于長期處于經貿不利地位的中西部地區而言,欲對接國家戰略、改變區域交通格局,開通中歐班列無可厚非。然而,市場化運行必定是中歐班列未來的趨勢,政府逐漸取消財政補貼也是市場化的條件之一。屆時,中歐班列如何“自力更生”,是一個需要給予關注的問題。
作為本就高成本的中歐班列而言,其在運行線路、貨源組織方面存在優化空間。去年,中國鐵總與中歐班列途經國洽談運價。中國鐵總希望,按照每周7列班車,每車41只集裝箱的規模與境外鐵路運營商談判,其目標是將單箱單程運輸價格降至7000美元左右,基本達到中歐班列的盈虧平衡點。除調低運價外,還希望優化中歐班列在境外的運行路線。隨著運營經驗的積累、規模效應的產生,以及延伸服務的展開,中歐班列未來的運營成本有望逐漸下降。
但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歐班列還承擔著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任,其能否自行成長,并帶動沿線經濟、貿易的往來發展,打造產融結合的經濟增長區,仍需深入探究。
相關鏈接
中歐班列開行情況
2011年3月19日,滿載著IT產品的班列從重慶團結村出發,經阿拉山口出境,最終抵達1.12萬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此為第一趟運營成功的中歐班列——“渝新歐”。
2012年10月24日,武漢至捷克、波蘭的“漢新歐”班列開通,全程1.07萬公里左右,運行時間約15天。主要運送武漢生產的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
2012年10月30日,長沙到杜伊斯堡的“湘歐快線”班列開通。此線采用“一主兩輔”的路線——“一主”為長沙至杜伊斯堡;“兩輔”為一條抵達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另一條開往莫斯科。
2013年4月26日,成都至羅茲的“蓉歐快線”班列開通,全程9965公里,運行時間約14天。主要運送成都生產的IT產品及其他出口貨物。
2013年7月18日,鄭州開往漢堡的“鄭新歐”班列開始運行,全程1.02萬公里,運行時間約15天。貨物品種類型包括輪胎、高檔服裝、文體用品、工藝品等。
2013年9月29日,從蘇州開往華沙的班列順利啟程。全程1.12萬公里,運行時間約15天。貨源為蘇州本地及周邊的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屏、硬盤、芯片等IT產品。
2014年11月18日,“義新歐”班列開通。與此前的線路相比,該線路運輸線路最長、途經國家最多、穿過省份最多、換軌次數最多,同時義烏還是唯一開通中歐班列的縣級城市。
2015年2月28日,哈爾濱至俄羅斯的班列開啟。班列全程運行6578公里,主要運送石油勘探設備等重型物資。2015年6月13日,哈爾濱至漢堡的班列開通,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工具等貨物的班列順利啟程。此班列計劃今年開行28列,預計產值17億元,進出口總值42.8億元。
2015年10月30日,“沈滿歐”班列開通運行,單程1.1萬公里,運行時間為14天。首趟班列共運載30只集裝箱,貨值1041萬美元,主要裝載建筑材料、液晶顯示屏、汽車配件、電路板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