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鐵路合作是互惠還是“獨利”
2015-12-08 10:06:12
Landbridge平臺
12月3日,中國與泰國政府簽署鐵路合作框架文件,三波三折的中泰鐵路合作項目終于一錘定音,同時中方與泰方簽署了100萬噸泰國大米的進口合同。
這則據新華社報道,12月4日在曼谷召開的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中泰兩國代表簽署的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經公布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大批網民斷章取義的括定“高鐵換大米”是賠本買賣,甚至算起賬:假如一公里一個億,900公里就是900億,換來100噸大米,每斤45元人民幣,然而泰國大米在國內的市場價每斤不會超過10元。更有甚者認為100萬噸泰國大米的進口將會嚴重影響國內的米價市場。那么這些臆斷是否能站穩腳跟,中泰“高鐵換大米”真的是在做賠本買賣嗎?
首先“高鐵換大米”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中方與泰方簽署的鐵路合作項目在文件中有明確說明:雙方將以設計、采購、施工方式實施中泰鐵路合作項目,并成立合資公司負責投資及鐵路運營。中方將向泰方提供技術許可、技術轉讓、人員培訓和融資等方面支持。換言之中方為泰方提供的是技術、培訓等方面的鐵路建設幫助,并非直接出資建鐵路。再者中方與泰方在曼谷簽署的100萬噸泰國大米進口合同是中泰雙邊經貿合作促進的一種體現與配合,并不簡單的等同于“高鐵換大米”。
眾所周知,中國高鐵作為當代中國的一張明信片,已經走出了國門,邁向了世界。想要走出去,必然要先投入。一來試試走出去的運營模式,二來讓世界看到中國高鐵的運行質量。這樣不僅提升了中國高鐵的形象,吸引更多國家的目光,提升知名度,也能獲得更多的訂單。早在2005年中國剛提出“泛亞鐵路”構思時,泰方就表示有合作意愿。但曾因時局動蕩一度擱置,在經歷諸多紛擾后如今終于一錘定音。中泰鐵路合作將給泰國經濟社會帶來實惠,每年增加200萬中國游客,同時也為泰國農產品出口提供便利。該鐵路建成通車后,泰國將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海上運輸的連接點,中國的出口商品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有效運輸。
在我國大力倡導“一帶一路”的今天,作為國人我們不應該用狹隘的眼光去分辨贏虧。因為共贏才是繁榮的正確導向。多一份合作,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信任,這才是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