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傳統物流業的“裂變”
2015-07-28 08:54:36
Landbridge平臺
今年以來,伴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良好勢頭,交通運輸和物流行業的“大佬們”紛紛重拳出擊,搶占物流領域的制高點。
中國鐵路總公司既抓“西瓜”,也裝“芝麻”,從2013年以來把貨運改革作為重要任務,加快發展鐵路現代物流,力爭三年時間打造成世界一流物流企業。就在前不久,中國鐵路95306網正式上線運行,這是“鐵老大”向現代物流企業“快”變的關鍵一步。
作為我國綜合物流領頭羊之一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憑借齊全的業務種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利用自身優勢條件發揮其作用。他們沿“路”部署,謀劃區域物流平臺:在國內,集團依托當地業務網點和區域公司,先后與甘肅、廣東、湖北、重慶、天津和江蘇連云港等省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謀劃區域物流平臺構建,啟動了一批重點物流項目,共同參與各地“一帶一路”建設;在國際上,與一些業務合作伙伴如世界貨運聯盟、立陶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了溝通,在坦桑尼亞、埃及、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11個地區分別有相應的重點項目在跟進或實施之中,再加上前期在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和歐洲的布局,共在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綜合物流網絡,著力重塑國際大陸橋網絡。
2014年物流業投資增勢迅猛。
阿里巴巴、京東先后上市,一大批知名物流企業已經或正在籌備上市融資,并購、重組案例層出不窮,各類投資機構普遍看好物流業。
新的經營模式受到資本追捧,各類資本的大量介入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游戲規則”,在推動模式創新的同時,對傳統物流企業形成了巨大挑戰。
A
傳統物流業轉型迫在眉睫
如果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物流園區的模式只有一種,就是經營土地,建造適合于他的客戶群的區域,包括庫房、道路和服務等;站在社會的角度來看,物流園區是有功能定位的,有公路、鐵路、港口等類型,有出租存儲類型,有服務類型,也有服務加出租類型;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又不一樣,有分撥中心、倉儲中心、配送中心等。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賀登才認為,近年來,全國物流園區有了很大發展,但各地供求狀況各不相同。從一般情況看,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隨著擴容改造,倉儲設施被迫外遷,而新建用地十分緊缺,導致倉庫租金不斷上漲,甚至“一庫難求”。而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脫離實際需求,盲目上馬的物流園區,由于需求不足,功能定位不準,形成先天缺陷,許多園區出現了招商運營困難。
據了解,我國物流業盡管發展迅速,卻還存在著諸多弊端:現代物流模式沒有及時更新,體制限制物流產業發展的情況普遍存在;專業化化信息化程度低,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深化;物流企業規模小,服務單一,缺乏整理規劃,綜合競爭實力較弱,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抗風險能力差;脫離實際需求、盲目上馬的物流園區也層出不窮,這些都直接制約了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和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經濟新常態下的物流業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物流產業專業化、市場化、集群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產業與物流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形成一個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元一體的物流平臺。
現代綜合物流的快速發展,有別于傳統的“義烏模式”,“寧波模式”:將充分發揮港口區位優勢,一體化通關與降低外貿企業經營成本進行對接,對內搭建出口監管倉、中小企業組貨平臺和輸非商品采購配送中心三個功能平臺,將口岸作為出口貨物的最終境內節點,幫助貿易企業削減采購成本;對外主打“并聯式”通關模式,實現國檢、海關等部門的一站式監管服務,力推“信用放行”和產品質量源頭追溯機制,縮短企業放行出運周期。
一站式通關、科學質量管理模式、三化管理的開展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園區臨港貿易鏈條之中,改變原來進出口商品在港口區域“酒肉穿腸過”的尷尬局面。
B
產業聚集的“裂變式”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物流產業的重視以及電商等平臺的崛起,促使物流園區的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平臺型企業“裂變式”發展,在物流地產、快遞快運、干線運輸、汽車物流、冷鏈物流等細分領域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產業分工的日益明確,同類產業集聚加快了物流園區的運轉與流通。對提高物流效率的要求不斷增加,使一些物流園區功能按照企業需求進行了行業細分。
凡是僅僅圍繞產業發展打造的物流園區運轉經營現狀都還比較理想,而忽視產業支撐的物流園區則很多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經營困境。
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的加快,物流園區也亟需從規模的擴張轉向質量和效益的提升。
不僅如此,各種產業向物流產業的融合也正在走向深入,制造業與物流業“兩業聯動”,逐步走向商貿業、金融業等“多業聯動”,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正在形成。
以某個產品或產業為核心,相關的研發、采購、設備、制造、維修、銷售、物流、回收以至于金融、保險等業態高度集聚,協同發展的物流“產業融合體”雛形顯現。
例如,“東北亞國際物流園區” 借鑒自貿區綜合體發展模式,規劃建設兩港、三中心、六園區,通過發揮腹地物流集散功能,輻射帶動窗口及前沿開放合作能力提升;通過打造現代物流、先進制造、商貿金融、科技創意、生產及生活服務六大功能,聚集工業企業,帶動服務業發展,促進吉林省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該園區實施物流先導、國際融合、多向開放戰略,積極構建“東北亞、東北三省、三小時經濟圈”三個層次的物流通道,著力打造復合型、樞紐型,集跨境貿易、先進制造和高端服務業為一體的現代物流高地,形成吉林省對外開放的內陸港口和東北亞的重要物流樞紐。
建成后的“東北亞國際物流園區”將與“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相互依托、相互合作,共同打造“港口后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公鐵聯運、無縫對接”的跨國物流、內貿外運的新模式。并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提高物流效率,以市場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著力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此外還例如,重慶市的城市配送中心、大型倉儲和批發市場、貨車大型停車場進入物流園區集聚化發展。采取市場化機制,逐步引導城市“小、散、亂”的物流節點向物流園區集中,促進物流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重慶將圍繞集裝箱中心站鐵路物流基地、江北國際機場航空物流基地等區域,全面建成“三基地三港區”國家級核心物流樞紐,建成國家級物流示范園區1個、市級重點物流園區10個;結合重大產業和交通網絡布局,構建多式聯運體系,形成“一核心多節點三層級”的城鄉物流網絡體系。
C
“大佬”出擊 各領風騷
“鐵老大”向現代物流“快”變已成了不爭的事實。他們將零散白貨全部納入鐵路物流服務范圍,敞開受理,直接辦理,“芝麻”不再是用手抓,而是用袋裝,對于物流市場的沖擊力度可想而知。
作為我國綜合物流領軍人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憑借齊全的業務種類,積極與鐵路、港口等單位進行合作,深入探討中歐班列、水鐵聯運、場站開放互用等業務機會,此外還與臺灣的相關航運企業就進一步加強兩岸航運物流交流合作,切實推進在船代、貨代、集裝箱支線配套運輸、供應鏈物流以及航空代理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
目前該集團正在抓緊制定“十三五”規劃,同時也在進行三年滾動規劃調整,待規劃出臺后,海外投資布局將更加清晰。
7月5日,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由中國外運長航集團作為主要運營商的“蘭州號”中亞國際貨運班列(蘭州-阿拉木圖),裝載著44個集裝箱從蘭州新區北站緩緩駛出,開向2683公里外的阿拉木圖。“蘭州號”中亞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是該集團與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新嘗試。蘭州到中亞的內陸國際貨運班列開通運營后,蘭州將成為通往中西亞及歐洲最便捷、最高效的陸路樞紐。
憑借“一帶一路”契機,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在加強通道建設、完善網絡布局、大力發展國際大陸橋運輸方面也有新的思路:一是加強沿橋關鍵節點的資源配置,適時在連云港、鄭州、西安、蘭州、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和中亞、俄羅斯、西歐等沿橋關鍵節點投資場站、倉儲、換裝場等物流設施,為發展鐵水聯運和陸橋物流業務提供必備的基礎條件;二是充分利用連云港至中西部集裝箱、散雜貨“五定班列”優勢,加強集裝箱貨源運輸的組織,集中周邊區域和沿海貨源至連云港上橋發運,大力提升鐵礦石等大宗散貨鐵水聯運空間,為連云港發展鐵水聯運和“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加快沿橋沿線關鍵節點的優勢物流資源整合,盡快形成以大陸橋為紐帶,構建以線串點、以點帶面、輻射周邊的綜合物流體系。
阿里巴巴的物流戰略是想掌控整個電商快遞業。今年初,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銀泰、復星、富春、四通一達、順豐,以及相關資本市場的領軍機構、銀行和金融機構等計劃聯手建立CSN(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項目,該網絡能夠支撐日均300億(年均約10萬億)網絡零售額,讓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具體實施階段。這是在阿里“天網”物流戰略實施兩年之后,正式展開的配套式阿里“地網”物流戰略。
阿里巴巴的物流戰略兩條線非常清晰:第一條線是“天網”,主要是梳理、規劃、搭建阿里物流網絡,通過互聯網形式對倉儲物流服務進行數據化管理,也因此誕生了物流寶;第二條線是“地網”。他們希望通過投資的形式建立干線倉儲,進而圍繞天貓和淘寶扶持下游的快遞企業發展。
2014年初,廣東省發起成立了粵港澳-東盟甩掛運輸聯盟實體公司,以全程物流服務理念,整合資源,推動完善國際國內甩掛物流政策體系,打通廣東至東盟綜合物流大通道,建設智慧物流平臺,提供優質高效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服務,促進中國-東盟貿易增長。
華南物流園是深圳市七大物流園區之一,在2014年我國國有企業出口企業百強榜名列第七位,現有保稅監管倉儲、跨境轉關接駁、集裝箱堆存、跨境快速通關和報關報檢等五大物流業務板塊。華南物流通過多年穩健經營,成功搭建了一個擁有成熟物流配套、專業物流服務、一流通關環境的極具示范效應“內陸物流港”,承接了深港兩地、珠三角片區輻射全國公路貨運集散地的核心功能地位,是深圳中部的重要貨運樞紐。
對于華南物流園來說,及時把握住 “跨境電商”、“跨界融合”等新興產業所帶來的發展生機,為企業注入新元素,實現產業提升,才能走得更遠。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成為深圳市外貿進出口重要的新型業態,物流行業逐步從制造業與物流業兩業聯動向商貿業、金融業等多業聯動的格局轉變,華南物流園已逐步從單一的傳統物流產業園發展成為物流與商貿模式疊加的復合型產業園。
不論是傳統物流園區的新模式,運輸事業的新變革,還是互聯網經濟的上線發展,都是“一帶一路”新政策物流發展新常態下傳統物流產業的裂變式發展。只有物流弄潮兒,才能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可利用資源,抓住時機促進變革,投身這場產業變革新高潮,力爭掌握主控權,占領未來物流產業的制高點,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讓未來中國的物流業發展得更加美好。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