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帶俄羅斯是最大市場, 存歷史性機遇
2015-05-14 10:18:58
Landbridge平臺
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期間,中俄兩國在能源、航天、稅務、金融、投資等領域簽署了近40份項目合作文件,其中包括“西線輸氣管道”項目的關鍵條款。中俄兩國互動合作在習近平總書記與普京總統的推動下還將不斷加深,對希望走出去的中國公司來說,未來數年的俄羅斯市場存在歷史性機遇。中國投資者對俄羅斯的情緒是復雜的。但這不應該遮蔽一個事實:俄羅斯是一帶一路主題下,中國公司走出去所能看到的最大的一個市場,一個最不看美國臉色的市場。
俄羅斯市場:中國公司面臨歷史性機遇!
“一帶一路”愿景中的俄羅斯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俄羅斯是橫跨歐亞大陸的世界大國,對歐亞大陸特別是中亞地區有重大和傳統的影響,也是《愿景》中重點提到的區域。《愿景》中提出,中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在西北、東北地區,發揮內蒙古聯通俄蒙的區位優勢,完善黑龍江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推進構建北京-莫斯科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內陸地區,加快推動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合作。
加入亞投行,俄羅斯向東再進一步
3月28日,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在2015博鰲論壇現場宣布,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俄羅斯將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搭上了加入亞投行的“末班車”。加入亞投行,俄羅斯向遠東又進了一步。目前俄羅斯的主要基礎設施項目都集中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包括公路、港口和跨洲物流設施。顯然,基礎設施建設是遠東大開發戰略的前提,資金是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的保障,而俄羅斯目前經濟處于谷底,西方制裁又幾乎完全切斷俄羅斯從美國和歐盟的融資渠道,加入亞投行,是俄羅斯為遠東發展融資最好的選擇,也是俄羅斯融入亞太進程的關鍵一步。
中俄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加深
隨著中俄政治互信水平的不斷加深,兩國雙邊關系越來越密切。2014年5月,中俄共同簽署了《關于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聲明》,提出了發展中俄關系的各項任務以及應對國際局勢變化的基本立場和舉措,中俄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國家主席習近平于7日至12日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國,“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此次歐亞之行的關鍵詞。中俄兩國元首將簽署并發表關于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倡導合作共贏的聯合聲明,商討將中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俄方跨歐亞大通道建設、歐亞經濟聯盟發展相對接合作等重大事宜,確定下一階段發展中俄關系和各領域合作重點領域和方向。
受歐美制裁的俄羅斯需要中國!
多種因素疊加,俄羅斯處于危機邊緣
自2014年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以來,俄羅斯就成為了風暴中心,來自西方的制裁使得投資者和民眾信心大跌,俄羅斯市場出現嚴重的資本外逃,經濟受到重創。目前,俄羅斯三大核心經濟領域——能源、金融和國防均受到制裁。俄羅斯國有銀行和企業被限制進入歐盟資本市場,同時,禁止美國銀行業向俄羅斯大型銀行、能源和國防企業這三大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提供到期時間在90天以上的貸款。同時,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也對于俄羅斯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石油收入是俄羅斯外匯收入的命門所在,2013年石油出口占俄羅斯商品出口的七成左右。
受到制裁的與油價下跌的雙重影響,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根據當前的政治局勢和經濟情況估計,2015年俄羅斯將面臨1.8萬億盧布的收益下滑,預計gdp將收縮3%-4%。政府也不得不面臨1.1萬億盧布的開支消減,財政赤字也將擴大。轉型困難使得俄羅斯經濟缺乏活力,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融資渠道變窄和商業環境惡化,國際油價暴跌更是給俄羅斯國家財政和帶來考驗。2014年初以來俄羅斯盧布貶值接近45%,資本流失已超過1000億美元。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俄經濟已處于“危機邊緣”。
打造新增長極:轉向遠東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俄羅斯面對歐美的外交與經濟制裁,轉而將發展重心東移,欲將遠東打造成為新的增長極,而遠東地區與俄經濟政治中心相距甚遠,但和中國東北地區接壤的地理特征決定了其遠東開發需要中國的合作;同時,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將目光投向歐亞大陸,兩個大國的發展戰略因此“交匯”,從而給中俄經貿合作打開新的空間。
長期以來,俄羅斯人口、政治、經濟、文化重心都在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為中心的歐洲部分,因此也導致了遠東地區經濟開發不足、社會發展落后、人口大量流失的問題。但現階段,俄歐在政治、安全、貿易等方面的分歧阻礙了俄歐經貿合作,同時亞太經濟強勢發展;此外,俄羅斯歐洲部分油氣資源已經相對枯竭,高加索產油區、伏爾加-烏拉爾產油區剩余油氣資源相繼耗盡,西西伯利亞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主要產油區,未來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重心還將逐步東移,作為高度資源依賴型國家,俄羅斯開發重心東移。于是,在外因與內需驅動下,俄發展戰略不斷東傾。
2010年,俄羅斯出臺了《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將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納入國家長期發展戰略,2012年普京再次就任總統后指出發展遠東是俄羅斯“極其重要的地緣政治任務”,自此遠東發展又得到了格外的重視。2012年5月21日俄政府成立遠東發展部,此外,俄羅斯遠東海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舉辦了2012年APEC會議,此次會議更是表明了俄將進一步推動遠東發展戰略,除了APEC,俄還借助上合組織、亞信會議、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等多邊平臺,推出“遠東”概念,打造遠東增長極,加速融入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2014年底,普京簽署了《俄聯邦社會經濟超前發展區聯邦法律》,。今年2月,俄政府確定了首批三個超前發展區項目,三個超前發展區一個位于濱海邊疆區,,主要項目為交通物流和農業開發,兩個位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重點推動設立新企業, “超前發展區”被稱為俄羅斯的“深圳”。
俄東部開發戰略與中國機遇
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人力資源、貿易結構、投資需求等多方面,俄羅斯遠東發展都離不開中國,俄遠東發展部部長也表示“遠東地區的發展首先是面向亞太國家,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國”。 而俄方也多次表示,在建設西伯利亞和遠東所需的公路、住房、現代化工業和農業設施時,需要積極利用中國公司的經驗、技術、設備和人才。
2009年,中俄兩國領導人便簽署的《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包括200多個具體項目,涵蓋了兩國地方合作的各個領域。而在《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中,也多次提到與中國的合作,如在交通領域,提出深化俄中在航空領域的合作,推動俄羅斯東海岸幾個大城市開設到中國的國際航線,發展現有的格羅杰科沃和外貝加爾斯克鐵路邊檢站,建設“下列寧斯闊耶-同江(中國)”跨阿穆爾河(黑龍江)鐵路橋;在電信服務領域合作,在俄羅斯和中國邊境地區將實施相關合資項目,建設俄中國際高速通訊干線。
此后,我國開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俄中雙邊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飛速發展。2014年5月,普京訪華期間邀請中國共同投資開發遠東地區,并表示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發展是俄羅斯的優先項目之一,他樂見中國成為遠東地區開發的領跑者,并且俄方支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促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014年12月11日中俄合作圓桌會議上,俄副總理大力推介遠東優先發展地區投資項目,表示希望將能源領域的密切合作拓展到資源、科學技術、武器開發、化學制藥、基因技術等領域,希望中俄未來將是深層次多維度的全方位合作;此外,還承諾了一系列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包括優先發展地區稅費減免期為10年,企業入駐十年內減免90%的稅費;并設立“迎資局”來專門管理幫助外國資本,保障資產安全。
中俄合作重點關注基建、能源、高科技、經貿!
中國在“一路一帶”背景下開啟了對外投資的新窗口,而俄羅斯目前面臨經濟發展的困境,迫切需要吸引外資;并且,發展遠東,俄最看重的合作伙伴是中國。因此,中俄雙方在合作方面契合度非常高。我們認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俄經濟存在互補的領域合作將有明顯深化,其中,基建、能源、高科技、經貿四個方面值得關注。
基建:中國優勢產業
俄羅斯自然環境惡劣,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很高,但是俄羅斯國內又缺乏相應的技術,這嚴重制約了俄羅斯基礎設施的發展,進而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責成政府將全國的公路建設速度提高一倍。這意味著,在未來10年將建成至少7500公里的聯邦公路,在未來3年將建成4.2萬公里的區域和地方公路。俄羅斯公路管理署日前發布消息,俄羅斯在2015年道路建設規劃中預撥款額為5100億盧布(約78.82億美元),在未來五年仍將保持每年60-70億美元的投資。
除了公路外,高鐵建設也是俄羅斯基建的重點發展方向。“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中俄兩國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突飛猛進。2014年10月,中俄簽署了高鐵合作備忘錄,擬構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建設莫斯科至北京的跨歐亞高速鐵路是雙方在該領域合作的優先方向,其中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又是重中之重。全長770公里的莫斯科—喀山高鐵將連接沿途多個俄城市,一旦建成,運行時間將由目前所需的14個小時縮短至3.5個小時,還將成為遠東地區新的貨運樞紐。
基礎建設是中國的優勢產業,由于中國國土廣袤,因此在基建中會面臨各種復雜的自然條件,自然也就開發了向對應的技術手段。目前,中國的基建技術可以滿足俄羅斯的需要。中俄在基建方面的深化合作,一方面將改善俄羅斯基礎設施狀況,為當地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有利于擴展中俄貿易交通方式,為中國產品銷往西亞、歐洲創造便利條件。
能源:俄羅斯支柱產業
伴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我國能源需求和消費大幅增長,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尚未擺脫高污染、高碳排放的傳統模式,能源安全問題依然受到挑戰。俄羅斯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常規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居世界前列,能源出口是其經濟的支柱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去年7月,美歐對俄升級制裁以來,西方公司中斷了與俄油氣聯合開發項目,因此,俄羅斯希望與具有資金和技術的中國合作。中俄能源的互補性是發展兩國在能源領域戰略伙伴關系的著力點,雙方合作空間巨大。
中俄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歷史悠久,尤其是2013年9月“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提出以來,中俄兩國能源合作成績顯著,達成了多項重大項目的合作協議。能源合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戰略突破口和建設重點之一。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全面、長期戰略合作,有利于俄羅斯開發歐美之外的新興市場,打破能源出口過分依賴歐洲市場的格局;也有利于中國經濟增長與確保我國能源安全。
高科技:兩國合作空間廣闊
目前中俄在航空航天領域已經有比較成功深入的合作:2014年10月,中俄計劃簽署共同開發遠程寬體飛機技術項目的合同,進行聯合生產寬體飛機;此外,中俄聯合研制重型直升機等大項目合作也在不斷進展之中。俄羅斯在航空航天等科技方面技術一流,而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和需求,雙方在航天領域合作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比如在民用納米領域,核技術領域的合作都有待拓展。在高科技領域,中俄將開展和平利用核能、民用航空、航天基礎技術研究、空間對地觀測、衛星導航、深空探測和載人航天等領域重點項目的合作。
經貿:兩國貿易逆勢上升
改革開放至今,隨著雙方的交流加深不斷出現新變化,中俄經貿往來從貿易總量小、起點低轉變為開展戰略性大項目合作。當前,俄羅斯提出將俄跨歐亞大通道建設以及歐亞經濟聯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合作對接,并加入了亞投行,中俄雙方的經貿合作正邁出新步伐。
雖然當前俄羅斯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但中俄經貿合作仍保持了“逆勢上揚”態勢。201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6.8%,突破了950億美元,自2010年起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為推動中俄兩國經貿發展,兩國元首提出了雙邊貿易額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發展目標,中俄兩國在經貿領域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那些公司機遇更多!
規模較小,目前國際化程度不高的企業,一方面這樣的企業擁有充足的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投資于俄羅斯而受到制裁,影響其它國家業務的情況。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在俄羅斯所稀缺的技術領域擁有符合俄方需求的優勢;曾與俄羅斯企業有過合作,目前有意繼續開拓俄羅斯市場,俄羅斯市場的游戲規則與中國不同,之前的合作有助于企業迅速適應規則,建立起新的合作關系;最好與俄羅斯政,建立合作關系,俄羅斯政府信用背書的合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信用風險。總所周知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