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路一帶”這一國家命題,今年省級地方兩會上,31個省份均對“一帶一路”的建設亮出地方版的對接舉措。4pm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今年的山東兩會上傳出消息,山東省已被確定為國家“一帶一路”規劃海上戰略支點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地區。從理念、初步設想到迅速轉化為規劃和項目,在這場全面推進的地方競賽中,我們以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港為樣本,看看這個山東第二大港在“一帶一路”這個巨大而包容的平臺上,如何打造國際物流大通道。4pm大陸橋物流聯盟
30公里內的兩大港口 4pm大陸橋物流聯盟
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內,由綿延數公里的防塵網南望,隔壁就是日照地界。由董家口港開車南行,到日照港不到30公里。
在山東“一帶一路”港口群規劃中,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在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中,三座港口城市都在積極探路。
不足30公里海岸線上,分布著青島港、日照港兩個全國沿海前十位的港口。
日照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不到三十年時間,成為國內鐵礦石第一大港。這得益于腹地眾多鋼鐵企業以及鐵路、公路網絡,日照港憑借干散貨吞吐量坐上了國內億噸大港的第九把交椅。
然而,隨著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的建設,日照港的這位新鄰居,讓鐵礦石運輸“南有北侖,北有石臼”的聲音在業內漸行漸遠。卓創資訊鐵礦石分析師劉智強告訴記者,兩港雖然同為鐵礦石進口大港,但區別明顯,日照港用于貿易的流通礦目前約占60%左右,青島港為39%左右。
“由于董家口堆場優勢明顯,所以更受到鋼廠的青睞,日照港則更受礦石貿易商的認可,目前雙方對貨主的爭奪相當激烈。”劉智強說。
劉智強指出,目前董家口港只有疏港公路,與其對接的膠濟鐵路客貨混載,運力有限,再加上是新港區,能夠承擔礦石外運的物流企業相對較少,兩港都以巴西礦、澳洲礦為主,相比之下日照港鐵路、公路路網發達,物流集運等方面更有優勢。
火車運來的紅利
鐵礦石競爭貼身肉搏戰之際,去年年底開通的瓦日鐵路,對日照港來說可謂是“火車運來的紅利”。
目前,日照港每年進口礦石1.3億噸,但出口煤炭僅1千萬噸,運輸空載率一直較高。瓦日鐵路通車后,萬噸專列將直接開進日照港的石臼港區,極大地提高日照港晉煤吞吐量。加上北側既有的新菏兗日鐵路,日照港將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兩條千公里以上干線鐵路直通港區的沿海大港。
該鐵路通道建成后,將晉東南煤田、河南鶴壁礦區、我省境內的兗礦等中國重要的煤焦生產基地連成一線,在膠南入海運往華東和華南,比渤海灣下海可縮短陸海運距1500公里左右。
不僅如此,通過這條重載鐵路的運輸,礦石、糧食、木材等日照港的優勢貨物可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進入中亞五國,最終抵達鹿特丹、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全長1萬公里,輻射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貫穿我國境內8個省(區)。
手握國際聯運證,坐實“亞歐大陸橋”橋頭堡
去年4月,日照港拿到海鐵國際聯運資質,這無疑給日照市打造“一帶一路”橋頭堡打了一針強心劑。
所謂國際聯運過境貨物運輸,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國家鐵路當局聯合起來完成一票貨物從出口國向進口國轉移所進行的全程運輸,發貨人只需在發站辦理一次性托運手續,即可將貨物運抵另一國的鐵路到站。
現在過境日照的貨物,手握一張海鐵國際聯運手續就可以直達目的地。從日、韓經海上通道到歐洲,需要40天左右的時間,如果通過日照卸貨走亞歐大陸橋,15天左右就可以到歐洲。
“以40英尺的過境集裝箱為例,擁有海鐵國際聯運資質后,相比普通集裝箱運輸可便宜2000元。”日照港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開發部黨支部書記王祥說,過去沒有海鐵國際聯運資質,部分商船會繞過日照港走臨近有資質的青島港或連云港。有了這個資質,日照港去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42萬標箱,創下歷史新高。
日照港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杜傳志說,過去一段時間,基于對港口發展基礎和優勢的把握,日照港把階段性戰略重點放在優先發展煤炭、礦石、原油等大宗散雜貨上,集裝箱起步較晚。具備國際聯運過境貨物運輸資質后,在港口中轉的貨物可經鐵路發運至中亞各國,開通至中亞集裝箱跨境海鐵聯運、至蒙古海陸聯運、至韓國陸海聯運業務。
2014年7月,來自韓國的過境集裝箱從日照港上岸后,通過亞歐大陸橋經阿拉山口運往哈薩克斯坦,這是日照港集裝箱大陸橋過境運輸“零的突破”。
開拓中亞,日照政府站臺
去年以來,日照港專門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蒙古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經過日照港的物流運輸進行推介,目前已經和哈薩克斯坦運輸服務公司、韓國某物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與中亞多國企業對接,背后離不開日照市政府這個強有力推手。
2014年10月,杜傳志參加日照市組織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日照市推介會”,分別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辦了一場推介會。
“此前,哈薩克斯坦、土耳其運輸企業對日照市、日照港了解得都不多。”杜傳志說,這次出訪,每到一處都發放港口畫冊,介紹日照港快速發展的情況,受到當地企業高度重視。
出訪前,日照代表團就對三個到訪國和到訪城市進行了精心選點: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承東接西的中心部位,而土耳其是連通歐亞兩洲的西端樞紐。到訪的七個城市中,既有到訪國首都或第一大城市,也有日照市的友好城市。
側重“一帶”背后的考量
日照市將“一帶一路”的著力點放在中亞等國家,也是出于一系列考量。
2013年,通過日照港運輸的陸橋沿線貨物達到1.87億噸,日照與哈、土、吉三國經貿合作基礎良好,2013年進出口總值分別達到11500萬、4623萬、773萬美元,近幾年一直保持著大幅度增長。
據統計,2013年日照與“一路”沿線東盟進出口總值40.3億美元,與“一帶”沿線的中亞五國和土耳其進出口總值只有1.8億美元。“一帶”總量雖小但增速快,與“一帶”地區加強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
日照市的這一側重點,也與民間智庫安邦咨詢日前發布的報告不謀而合。該報告認為,“從資源情況看,中國并無能力同時支持‘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因此,“資源前景要求中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上要有所選擇和側重。”
如何選擇側重點呢?該報告認為,在“一帶一路”中,“一帶”是實在的,其目標在于建立穩定可控的陸權;而“一路”則可虛可實,取決于周邊各國,尤其是東南亞和南亞各國的態度。因此,“一帶”才將會是最實在的戰略選擇。
哈薩克斯坦人也排了長隊要來中國
這是杜傳志第一次到中亞。
阿拉木圖雖然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但是人口卻并不多,“感覺和日照人口差不多。”杜傳志說,他原本以為是阿拉木圖是戈壁灘,沒想到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四面都是雪山,城市森林覆蓋率很高,資源豐富,是一個具有現代化、國際化姿態的城市。
在哈薩克斯坦,日照港和哈薩克斯坦運輸服務公司、韓國某物流集團哈薩克斯坦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哈薩克斯坦運輸服務公司是專業從事鐵路集裝箱和貨物運輸的企業,韓國某物流公司則負責承運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高附加值產品的大型國際物流,長期從事新亞歐大陸橋過境運輸。
讓杜傳志印象深刻的是,當地人對中國人很友好,客戶特別重視,“本來哈薩克斯坦運輸服務公司原定來個副總簽約,后來他們自動升級成了總經理兼法人代表。”
推介會后的工作午餐,當地客戶將杜傳志團團圍住,希望就一些問題更深入地交流,“飯也沒好好吃。”杜傳志笑著說,當地客戶對日照港的港口能力、鐵路是否暢通、費用、鐵路運價等問題很關心。“有幾個客戶還表示,想跟著我們回到日照去現場看看。可是我們之后還要去土耳其。”
“我們有運輸能力,他們有市場需求。雙方合作意愿很高。”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臧東生說,這次中亞之行的簽證在北京辦理的。他發現,排隊辦簽證去哈薩克斯坦的隊伍排得特別長,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辦商務簽證的,一起去的一名工作人員因為各種因素前后去了北京五次才辦下來。
“結果我們到了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一看,本地人也排了老長的隊要來中國。”臧東生說。
作為集團此次中亞之行打前站的前鋒,王祥他們拜訪了哈薩克斯坦Transsystem物流運輸公司。當對方聽說日照港吞吐量是連云港的1.5倍時,都非常驚訝,他們不知道中國居然還有這么好的一個港口。此前,這些中亞物流運輸企業只對連云港比較了解。
“市場培育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但我們有信心。”杜傳志說,從2014年7月實現大陸橋集裝箱過境運輸零的突破后,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三百余箱集裝箱從日照港上岸后通過鐵路運往中亞。
目前日照港依托日照至平澤、日照至釜山等外貿航線、“中韓陸海聯運”日照通道,正在加大外貿航線開發,打造聯通韓國與內陸、中亞貿易交往的物流經貿大通道。
除了中亞市場的培育,日照港也前往蒙古推介,爭取成為蒙古國的出海口,目前蒙古交通部海事局已到日照考察過境出海情況。
杜傳志說,在鐵路方面,2014年瓦日鐵路建成通車,該鐵路從山西瓦塘向北可經山西、陜西、內蒙聯通蒙古國和俄羅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