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抓機遇加快轉型升級 構建海鐵聯運大通道
2015-01-10 11:04:32
Landbridge平臺
作為天津市搶抓國家構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機遇的龍頭,天津港充分利用自貿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疊加的優勢,保持了強勁的發展態勢,去年貨物吞吐量達到5.4億噸,目前已在京津冀地區建成10個內陸無水港,搭建起“海鐵聯運”通往亞歐大陸腹地的“大動脈”,并推進217個綠色循環低碳項目,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天津港目前分別在北京朝陽、平谷,河北石家莊、保定、邯鄲、張家口、邢臺、唐山、衡水和勝芳建立了10個內陸無水港,有8個投入使用,構建起服務京津冀地區的內陸物流網絡。朝陽無水港負責人介紹:“無水港就是沒有海的港口,目標是通過一體化通關,使北京和天津實現港口共用,一同成為國際海運的目的港和啟運港。”據統計,天津港已先后吸引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遠、中化、中輕總公司、首農集團等大型央企或在京行業龍頭企業參與港口建設和經營,相關合作項目總投資近200億元,對周邊區域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天津港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4條鐵路通往歐洲陸橋的港口。貨物從天津港登陸,通過“海鐵聯運”分別經滿洲里、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通往歐洲。“原本從日本進口的汽車需要通過海運至芬蘭,再轉運至哈薩克斯坦;去年起,可先運至天津港,再通過鐵路國際班列運至哈薩克斯坦,運輸時間從70天減少至15天。”一家汽車零部件物流服務公司負責人說。未來,天津港將成為國際集裝箱班列貨物集結中心。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天津港注重打造“綠色港口”,助推轉型升級。目前,投入30億元推進了217個綠色循環低碳項目,將于今年內全部完成。記者在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采訪發現,58臺裝卸貨物的岸橋今年起全部進行了“油改電”,平均每裝卸一個集裝箱的能耗將從1.67升柴油減少到0.89度電,大約從9塊錢降至7毛錢。217個綠色循環低碳項目完成后,將為天津港每年節約34000多噸燃煤能耗,朝綠色低碳港口邁進一大步。(完)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