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下簡稱“新絲路”經濟帶)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國家競爭新優勢、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尋找區域經濟發展新動力的重大戰略舉措。“新絲路”經濟帶建設為重慶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重慶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揮優勢,審時度勢,準確定位,走出一條既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又兼具重慶自身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KuZ大陸橋物流聯盟
“新絲路”,大戰略KuZ大陸橋物流聯盟
“新絲路”經濟帶東牽充滿活力的東亞、東南亞地區,中經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西通歐洲發達經濟體,是世界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和戰略性經濟帶。面對我國深化改革和加快轉型發展的新形勢,加快推進”新絲路”經濟帶建設,構建我國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意義重大。
1.“新絲路”經濟帶將重構世界經濟版圖
“新絲路”經濟帶與古老的絲綢之路既一脈相承,又在新的歷史坐標上,凸顯新的時代特征和科學內涵。作為“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新絲路”將承載起促進區域安全與繁榮、推動東西文明交融的歷史重任。
自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地區已經成為整個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發展中國家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潛力。“新絲路”經濟帶將促進世界上最大的歐亞大陸一體化進程,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區域經濟合作體,從而改寫世界經濟發展版圖。
2.“新絲路”經濟帶將促進沿線地區發展與繁榮
“新絲路”經濟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市場巨大,沿線國家的產業又具有較強互補性。通過對區域內的資源整合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發揮交通、能源、金融、通信、技術、農業、旅游等領域具有互利共贏的合作機會,能夠有效發掘經濟帶內各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形成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
作為一種獨特的地緣經濟合作模式,經濟帶建設將遵循擴散效應原理,采取由點及面、從線到片的創新模式,經濟交往與文明融合相得益彰,從而構建起利益互惠、共贏發展、開放合作的共同體,促進沿線地區共同發展與繁榮。
3.“新絲路”經濟帶將重構我國對外開放與區域發展格局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多重任務,“新絲路”經濟帶建設將與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共同構成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宏偉戰略。
“新絲路”經濟帶建設,對內融通東、中、西部三大地區,促進東部躍進、中部崛起、西部“彎道超車”,使西部地區由內陸轉變為對外開放前沿和新的經濟增長極;對外融通歐亞大陸,以更加寬廣的視角,共同發掘戰略空間,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梢?“新絲路”經濟帶建設,既是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升級版”,也是西部大開發以及中原崛起的“升級版”。
戰略支點:重慶在“新絲路”經濟帶建設中的定位
依托重慶的自身優勢,結合國家“新絲路”經濟帶建設戰略意圖,重慶在“新絲路”經濟帶建設中,應該居于戰略節點地位,發揮戰略支點作用。重慶的“戰略支點”地位,是重慶獨特的比較優勢以及在“新絲路”經濟帶建設中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概括地說,重慶在“新絲路”經濟帶建設中,具有以下獨特優勢:
1.“一城融三方”的區位優勢
重慶位于西南門戶,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建設長江經濟帶構架中,向西北通過“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成為歐亞大通道的戰略起點;向東面通過長江黃金水道貫通長江經濟帶,成為長江經濟帶的聯結樞紐;向西南通過云南和滇緬公路直達中印孟緬經濟走廊,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因此,重慶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建設長江經濟帶中,具有“牽動三方、聯動東西、帶動南北”的獨特的區位優勢。
2.“水陸空”一體的交通優勢
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重慶成為長江上游最大的航運中心;“渝新歐”鐵路的常態化運行,既串連了中國西部內陸多個省區,又貫穿了歐亞多個國家。依托江北國際機場、萬州五橋機場和眾多的國際國內航線,使重慶有望發展成為中西部地區的航空樞紐。內外交通網絡的對接,彰顯出重慶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城市的巨大優勢。
3.雄厚且潛力巨大的產業基礎
直轄以來,重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重慶GDP增速、工業產值、進出口貿易、引進外資等多項經濟指標,多年穩居中西部前列。20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重慶,食品、能源、物流、旅游等產業穩步發展,醫藥、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綜合化工、材料等產業集群化、規?;讲粩嗵岣?大數據產業鏈加速成長,電子商務、離岸金融等新興服務業異軍突起,高端裝備制造業亮點紛呈……重慶產業優勢和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有利于重慶發展成為“新絲路”經濟帶區域的產業高地。
4.得天獨厚的“政策洼地”
重慶已經成為國家多重優惠政策密集的“政策洼地”。作為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重慶是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先行區,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國家首批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省市,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生態文明示范區,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優厚的國家政策有利于重慶發展環境的改善與優化,促進資源要素在此集聚。
目前,重慶正處于科學發展、富民興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轉型跨越、創新發展、加快五大功能區建設的加速時期,同時也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攻堅時期。負重前行,任重道遠。重慶必須牢牢抓住國家實施向東向西開放新戰略的重大機遇,加快研究、制定和實施重慶融入及推進“新絲路”經濟帶建設的具體戰略,努力把重慶打造成“新絲路”經濟帶及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支點,在實現國家戰略的同時,譜寫重慶發展的新篇章。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