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一座崛起的希望之城
2014-10-29 18:26:07
Landbridge平臺
遼寧省營口市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是中國大陸上唯一一個可觀夕陽落海的地級市,也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作為環渤海經濟圈以及東北亞地區最具發展競爭力的現代化港口城市,營口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天的《全景中國》節目帶您走進中國重點沿海開放城市——營口,感受這座港口城市經濟轉型中經濟發展的脈落,分享民生工程為百姓創造的幸福感。
面對經濟發展前所未有的困難,2014年上半年,營口市充分發揮港口集聚、牽動作用,向市場要質量和效益,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0.7億元,同比增長8.2%,增幅居遼寧省第一。
“這里是沈鼓集團的營口生產基地,經過兩年的建設,這里已經開始陸續投產,完全達產后,它將能成為我國唯一能生產超大型透平壓縮機組的制造基地,壓混:這里的很多產品也將填補我國在這一重大技術裝備領域的空白。”
今年,沈陽鼓風機集團營口基地、新東北電氣等一批被港口吸引而來的重大項目都進入到了投產、達產期,它們的產出回報成為今年以來營口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
放大港口老優勢,點燃增長新動力。今年上半年,營口港已完成貨物吞吐量兩億零五百萬噸,歐亞大陸橋運輸通道的打通,使得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迅猛增長,在經滿洲里過境的歐洲班列中,營口港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47%以上。營口港務集團董事長高寶玉:
“我們在整個滿州里口岸出口的國際箱量在全國沿海港口中排名第一。從營口港進出的貨物如果有一部分貨值落在營口的話,對我們營口的經濟增長就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去年,中國鐵路貨運改革剛一推出,營口物流業的龍頭企業紅運集團就與沈陽鐵路局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組建起物流公司,在全國率先開通了“沈鐵紅運班列”。今年,隨著遼魯大通道的加快建設,紅運集團又在營口港與山東的濰坊港間率先開展起貨滾甩掛業務。遼寧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龐俊平:
“目前我們開通的集裝箱班列依托遼魯大通道每天有300車、600標箱的運力。未來達到每天1000車,2000標箱。”
利用港口大進大出的優勢,營口也在組建糧食、鋼材、煤炭等多個專業交易市場,提升大宗商品的中轉、儲運和增值能力。去年十月份正式開盤交易的遼寧北方商品交易中心,截止目前已經完成交易額400多億元。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員副主任 趙新明 :
“我們制定最優惠的政策吸引港口的物流、貿易、金融、以及總部經濟快速發展,吸引貨值落地,稅收入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
煙、紙、鹽、紡,曾經是營口作為輕紡城市的重要標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尤其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以后,營口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由輕工業向重化工轉變,形成了冶金、石化、裝備制造、鎂質材料、新型建材、紡織服裝六大主導產業的格局。
出口占全國的70%,鎂質材料產業一直是營口的優勢產業。去年10月,落戶在營口大石橋的亞泰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公司副總經理白平生介紹說,現在,這種自保溫砌塊產品在大石橋市的保障房和商品房建設領域已經全面推廣使用。
“把保溫材料鑲嵌在混凝土內,它直接砌注,不用做保溫、掛網,減少了四道程序,它的綜合成本降下來了。傳統的是外貼、外鑲、外掛,有時候偷工減料,保溫材料掉下來了,容易引起著火、開裂、滲水。”
把吃資源飯變成吃科技飯。通過引進21項、自主研發14項專利技術,今年,營口的鎂質材料產業要沖擊一千億產值大關,這其中,鎂化工、鎂合金、鎂建材等高端鎂產品占比逐漸增加功不可沒。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張殿波:
對傳統產業我們采用的辦法就是進行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的產能。這樣的話一個是解決了我們的環保問題,另一方面也倒逼我們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
今年3月,落戶在營口的東北亞鎂質材料交易平臺正式投入運營,上線初期僅7個品種月交易量就已超過2千萬元。這一國內首家鎂質材料現貨交易平臺正在推動著營口的鎂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公司總經理助理 李緒龍:
“變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完全改變到線上來,這樣就給企業提供了很大的銷售空間和采購空間。我們最初預計的交易商數量在300家到400家左右,年交易量初期定在10億到20億。”
營口市服務委副主任 李樹俊告訴記者,現在,營口的裝備制造、冶金、石化、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等6類傳統產業都在打造電子商務平臺,以此來整合多渠道資源,為產業轉型加速。
“比如說我們和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營口產業帶、和淘寶聯合打造遼寧特色館營口分館,把營口的產品加大進行包裝、宣傳、推介。”
營口市經信委副主任 陳立平:
“我們主動做市場,把生產和服務兩相融合,利用互聯網、云平臺計算這些手段,實現產和銷的一體化,大大提高了行業的競爭力。”
作為濱海城市,休閑經濟是營口經濟發展中一張不可或缺的亮麗名片。每年秋天,到營口看海景、吃海鮮,洗溫泉已成為遼寧人節假日休閑娛樂的最佳選擇,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也逐年增多。今年,營口市政府又通過市場化運作和一系列惠民舉措,把休閑經濟的觸角延伸到夜經濟,使這里的夜經濟成為點亮城市的一顆“夜明珠”。
每當夜幕來臨,四面八方的人群就開始向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的明湖廣場聚攏。這個目前中國國內最大的城市廣場已經成為營口夜經濟的標志性品牌。不過,居民賀曉宇說,很多人來這兒的目的卻不是為了休閑。
“上這來溜達一圈,發現這邊沒有象我這樣的冷飲店,然后就想到了創業,我們也是第一次創業。”
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副主任張慧告訴記者,今年,明湖廣場對所有商戶都免除了進場費用,這一優惠政策吸引來不少創業者。
“免收稅費、行政收費、包括水費、電費,和場租,全都免收。”
政策助力、環境護航,點亮夜經濟,營口開始由重管理向重服務轉變。每天晚上,一輛輛免費夜間公交車將百姓運送到各個“夜經濟”的街區和廣場;相關部門加大“夜經濟”重點活動區域的巡邏防控、交通疏導和保潔清掃力度,營造最佳環境。為了改變以往擺地攤、大排檔為主的低端業態形式,營口市通過市場化運作,搭建起最貼近民生需求的“夜經濟”平臺。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副主任張慧:
“無論是游樂場還是美食街,還是休閑娛樂區、健身區,都是通過市場化運作來完成的,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明湖廣場實施搭建設施的投入就達到了四千萬。”
華燈初上,營口市區西部,百年遼河老街的茶館門庭若市,茶客接踵到來,喝大碗茶、聽段評書,長袍馬褂、妙語連珠,老腔調伴著叫好聲從茶館傳出,為營口的夜經濟注入一縷縷文化馨香。今年27歲的李曜旭就在遼河老街開起了特色茶館。
“這地方它叫老街,就比較復古,并且它和中國的曲藝,和五千年的中國茶文化歷史結合起來,人杰地靈,它指定掙錢。每天我們迎接的客流量達到一千多人。”
主題活動豐富的夜晚消費、逛街購物休閑的眾多市民、商品旺銷的大小商家、賓客云集的各個餐飲場館,將營口的夜晚打扮得熱熱鬧鬧,高端文化、地域文化與群眾文化,在“營口之夜”里齊頭并進。營口的夜、經濟、生活開始真正融合在一起,使營口的夜晚和白天一樣精彩!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