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問:為什么要推動通關協作、改變現行口岸管理格局?
2014-10-21 10:25:16
Landbridge平臺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通過推動內陸同沿海沿邊通關協作,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這就為口岸管理指明了改革方向并進行了具體部署。實現新一輪對外開放必須在以往基礎上強化問題導向,針對現行口岸管理部門林立、通關環節眾多、執法平臺封閉運作等突出問題,創新對外開放模式,破解對外開放尤其是通關運作中存在的體制機制性障礙。
在管理模式上,推動形成統一規范的口岸管理體制,加快整合口岸管理相關職能,貨物進出口岸監管實現海關一口對外,旅檢現場實現邊檢管人、海關管物的口岸通關模式,最大限度地促進進出口貿物和物流的便利化。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按照集中領導、積極協作、統一對外的原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口岸管理體制改革,包括在深圳進行邊檢管人、海關管物的口岸通關模式試點,實行出入境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和商品檢驗三檢合一,等等。但現行口岸管理體制“九龍治水”格局尚未根本轉變,口岸查驗部門職責交叉重疊,且協調配合又不夠緊密,體制性原因導致通關環節多,通關過程繁雜,工作重復,既增加了貿易和執法成本,也造成進出口企業和進出境旅客的不便。從國際慣例看,改革口岸管理體制、促進貿易便利化,是大勢所趨。“9•11事件”后,美國成立的國土安全部下設了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負責行使口岸管理全部職責,實現了口岸管理一口對外。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可以獨立處理包括原先的移民、海關和動植物檢疫等在內的全部邊境業務,實行一站式管理,代60多個部門執法把關,執行聯邦和地方政府的l00多部法律。歐盟的比利時、荷蘭、瑞典、德國、法國等國家,口岸管理由移民局和海關承擔,移民局管人,海關管物,實行抽查式管理。通常情況下,除海關和移民局外檢驗檢疫部門不在口岸現場設置檢查場地,也不安排檢查人員。加拿大口岸實行海關一關對外、代行職能的運行模式,移民、檢疫等其他部門不在口岸設卡檢查,僅負責處理海關在檢查中發現并移交的事項。俄羅斯對海關、邊防、動檢、植檢、消費者權益保護、移民管理和運輸管理等7個口岸機構進行裁撤,只保留海關和邊防,其他5個機構都從口岸撤離。因此,應順應國際潮流,從國家戰略高度出發,客觀分析評估口岸通關癥結和企業訴求,建立口岸工作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模式。
在管理方式上,推動形成協同高效的一卡通平臺,加快以電子口岸為基礎,運用物聯網技術,借鑒國際上單一窗口的運行模式,推動沿海、內陸、沿邊的大通關協作,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使海關、質檢、工商、稅務、交通、邊防、海事等部門都在一個平臺上運行。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外貿易規模的逐步擴大,客觀上對口岸監管執法和運作效率、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02年,國務院明確了建設大通關統一信息平臺的要求。在現有管理體制下,各部門與口岸管理部門合作共同建設地方電子口岸,通過科技手段發揮作用,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在沿海取得了較好成果。但是,內陸與沿海仍是“兩張皮”,海關、商檢等部門之間以及內陸與沿海之間,并沒有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使得內陸貨物出口需要重復申報、重復商檢,從而延滯了出口時間,增加企業運行成本。歐盟28個成員國,在一國海關檢驗后,不管是歐盟邊境上的國家還是地處內陸的國家均無需重復查驗,他們只在報關點記賬確認,各國海關分享關稅就行了。從我國渝新歐大通道的實踐看,通道沿線的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海關實現了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做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這說明,我國內陸與沿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通關是完全可行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