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使集裝箱”助力 中歐運輸大通道發展
2014-08-10 11:00:01
Landbridge平臺
2014 年 6 月 17 日,滿載 50 車東風汽車的漢歐班列緩緩從吳家山站駛往莫斯科帕維列茨卡婭車站。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列車使用的是箱主代碼為 RZDU 的中俄鐵路互使集裝箱。除此之外,中歐(重慶)班列和中歐(鄭州)班列等也陸續使用俄羅斯鐵路集裝箱發運貨物,中俄互使箱開始助力中歐運輸大通道的快速發展。
早在 1999 年,原中國鐵道部就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簽署了大噸位集裝箱相互使用與經營協議,即在兩國鐵路范圍內通過鐵路箱的交換使用,實現資源共享,提高集裝箱的使用效率,協議的簽署極大促進了兩國集裝箱運量的增長。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與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作為互使箱在中國境內的經營人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俄鐵路箱互使協議在 2006 年重新簽署后,在積極擴大運量的同時,中俄雙方密切合作,積極搭建平臺,組織專列運輸,為中國出口企業,特別是汽車企業,打開了一條快捷、經濟的陸路通道。在互使協議框架下,中俄間組織開行了蕪湖奇瑞汽車專列、保定長城汽車專列、北京北汽福田汽車專列,寧波吉利汽車專列、南昌江陵汽車專列等,總數超過 300 列。2011年9月在長城汽車專列的基礎上,經中俄雙方共同努“互使集裝箱”助力 中歐運輸大通道發展力,成功開行了新港—滿洲里—莫斯科快速直達集裝行班列,截至 2014 年 05月,新港—滿洲里—莫斯科班列累計開行 504 列,49 948 標箱。
但是,隨著近年來海運的不斷沖擊,中俄間鐵路集裝箱運量受到一定影響,本次中歐大通道首次使用中俄互使箱,是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與俄羅斯集裝箱公司對互使協議的補充和完善,不僅開拓了新的經營模式,為互使箱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解決了中歐班列箱源問題,降低了中歐運輸大通道的用箱成本。我們相信,隨著新絲綢之路建設的不斷深入,中俄互使箱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作為互使箱的經營人將繼續秉承“客戶第一、信譽至上、創新發展”的服務理念為中歐運輸大通道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大陸橋視野 作者:康穎豐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