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調圖的經濟意義何在?
2014-07-11 10:15:25
Landbridge平臺
中國日報網交通頻道7月10日訊 有關專家認為,此次鐵路運行圖調整后,關鍵節點連通,打通了以往制約地區發展的難點,改變了部分地區交通的落后面貌,有利于拉動區域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網7月9日)
鐵路列車運行圖每年都會調整一至兩次,這是交通運輸行業的正常工作,但今年7月1日的這次調圖卻備受關注,原因何在?除了動車組列車首次突破半數以上的最大亮點以外,大量長遠距離(3000公里以上)高鐵動車線路的開通,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高鐵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在此次調圖中得到充分體現。
在經濟發展上,交通始終是一個關鍵因素。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才致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為什么走在前面,是與其發達的交通網分不開的。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物產豐富,但就是發展不起來,其根源就在于交通不便,大量的物產資源運不出來,不能及時轉化成經濟效益。今天,隨著這次調圖,大量客專的貫通,鐵路客運能力得到釋放,客貨分線在部分地區已成功實現。在客運能力擴充的同時,貨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貨運再不用和旅客爭同一條線路了。各走各的道,自然就跑的勤、跑的快了。
這幾年鐵路建設一再升溫,今年更是有望突破萬億大關,有些人士開始擔心鐵路建設是否過熱,會否出現泡沫現象,甚至拿美國來比。筆者認為,國人的擔心大可不必,中美國情不同,美國經歷過鐵路建設的快速擴張期,現在仍然是世界上鐵路運營歷程最長的國家。而我國目前的鐵路運營里程還不足美國的一半,兩國國土面積差不多,但鐵路運營里程差距較大,即便我們的投資再增加一倍,也不會出現過剩現象。再則,看一下我們的鐵路布局,東部趨于飽和,西部、西南部卻還存有大量空白,有的地區至今沒有實現縣縣通。國家做出鐵路建設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的決策,是十分明智的。
鐵路運行圖是一張晴雨表,它的調整反映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變化,也承擔著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筆者希望,人人關心鐵路、愛護鐵路應成為全民自覺。(謝曉斌)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