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創新 提升服務效能 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2014-05-20 09:10:34
Landbridge平臺
連云港海關
2014年是連云港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連云港海關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年”的要求,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協作機制,緊盯重點項目,切實轉變服務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職業自覺,履行好海關自身職責,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助推港口口岸跨越式發展。
一、深化改革創新,優化職能實現方式
緊密結合連云港開放發展的實際,加大統籌推進力度,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深化海關業務改革,優化海關職能實現方式。
(一)著力深化通關作業改革。繼續推進通關無紙化作業改革,結合海關信息化發展的長遠目標,確保年內通關作業無紙化率達到70%以上,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進一步做好新艙單系統上線運行相關準備工作,年內實現新艙單系統切換運作,有效保障通關監管制度改革的有序進行;落實海關總署和南京海關簡政放權的相關要求,進一步簡化海關內部核批手續,推動海關內部核批作業流程刪繁就簡。
(二)著力提升科技應用水平。加快推進三級監控指揮中心建設,增強與口岸單位信息共享和執法互動,加強業務鏈條上各個管理節點的聯網聯動,形成全轄區、多環節、零盲點的監管網。強化監管場所視頻監控設施的規范設置,有效發揮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的功能,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實際監管,緩解人力不足矛盾,提升服務效能。
(三)著力推動業務流程再造。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對通關監管鏈條的各個環節進行“瘦身塑形”,做到順勢監管、無干擾監管;進一步創新海關通關監管模式,積極推進“單一窗口”建設,對現有三個片區通關監管模式進行優化整合,推動業務流程再造,探索試行所有業務崗位在一個窗口作業;以正式進駐碼頭辦公樓為契機,逐步推進集中式查驗中心建設,創新查驗機制,優化作業流程。
二、完善協作機制,增強服務港口合力
加強與政府部門、社會及企業的合作,尊重市場規律,在共治共管上求創新,切實提升整體合力,為地方外貿經濟增長和港口上量創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一)強化與港口口岸的關港協作。圍繞主體港區的轉型升級、贛榆港區和徐圩港區的臨時開放,共同開展探討和研究,進一步統籌解決碼頭整合、功能定位、拓展腹地等問題,破解口岸發展“瓶頸”。針對口岸業務量上漲和人力資源不足等突出矛盾,共同尋求以信息化推動通關便利化等解決途徑。協同改善查驗設施,加快物流周轉速度,通過不斷增強口岸軟實力、改善硬環境,進一步釋放港口口岸的物流吸納功能。
(二)強化與查驗單位的關檢協作。繼續加強與檢驗檢疫部門的協同配合,按照既定的實施方案和要求,在試點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關檢“三個一”試點的內容和業務范圍,并制定聯系配合辦法,在現有的基礎上取得較大的突破。進一步拓展合作思路,創新合作模式,破解合作難題,積極推進與國檢、海事等部門合作機制的建立,深入推動“三互”試點工作。
(三)強化與外貿商務的關貿協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進出口貿易動態的溝通交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促進轄區外貿發展的有效措施。加強信息數據的共享和交換,強化對經濟運行過程的監測、預警和分析。完善定期協商和調研機制,加強企業分類管理的指導工作,積極支持市內AA類、A類企業擴面,用好用足政策紅利,著力實現外貿穩定增長與物流業科學發展的互為促進。
三、緊盯重點項目,契合口岸發展需求
準確把握政府和企業需求,主動對接地方重大發展戰略,加大研究助推力度,實現海關服務的持續改進,增創港口口岸開放新優勢。
(一)圍繞口岸市場特點,做大港口物流載體。圍繞“中哈過境貨物運輸中轉分撥基地”建設、“中韓陸海聯運汽車甩掛運輸”和口岸進口大宗商品的特點,加強政策研究并制訂監管方案,著力助推專業市場,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拓展連云港特殊監管區域配套功能,加強信息系統改造升級,配套推進卡口、賬冊、企管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真正做到“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為區內物流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政策保障。
(二)突出重點改革項目,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結合現有特殊區域整合、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綜保區申報、港口轉型升級迫切等實際情況,抓住新一輪區域通關改革以及海鐵聯運、陸海聯運等多式聯運創新改革的機遇,繼續深化隴海蘭新沿線海關合作機制,通過采用電子關鎖、轉關無紙化等方式提高轉關效率,推動陸橋沿線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把握政策發展需求,推動口岸開放發展。加大對兩翼港區建設與開放的政策支持。著重推動贛榆港區和機場正式開放,加大爭取徐圩港區和灌河口岸臨時開放的力度。堅持服務港口發展大局的理念,進一步讓利稅收于鐵路沿線海關,擴大“屬地申報,屬地放行”的范圍,積極吸引貨源企業從港口進出口貨物。主動配合縣區和港口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培育與服務深加工產業,使貨物在港口產生附加值,為項目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保障。
四、轉變服務理念,強化窗口作風建設
深入開展“人民海關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解決好“誰適應誰”的問題,主動適應政府的新期待和企業的新需求,著力強化業務窗口作風建設。
(一)強化作風效能建設。加強作風效能建設,提高監管效率,努力開展好“三解三促”活動。確定關領導重點縣區聯絡制度,定期走訪,現場辦公,解決發展難題。加強關企協作配合,突出“管家式”和“承諾式”服務舉措,確定30家大型企業,指定業務科長為聯絡人,對企業實行“零距離”的終身服務制。加大全市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的扶持力度,以問題為導向,扎實開展送信息上門、送服務上門、送政策上門“三送”活動。
(二)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優化窗口服務機制,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重要標準,把一線窗口作為黨組織和黨員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陣地。繼續深化窗口單位行風整治,采取開展互查互評、組織現場觀摩及邀請社會行風監督員參與暗訪等方式,加強窗口行風建設。樹牢“人民海關為人民”理念、增強明法知法守法意識、更加注重敞開大門、擦亮一線窗口、優化便民惠民設施、打造準軍事化紀律部隊良好形象。
(三)擴大政策宣傳效應。主動深入調研,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落實好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著力解決政府和企業在穩增長和外貿發展中面臨的矛盾難題。堅持利用海關掌握的政策資源和數據資源,高質量形成進出口監測預警分析報告,為我市經濟調控和促進地方外貿發展提供更高層次的信息支持。注重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成效的政策宣傳活動,引導行業、企業規范自律和守法經營,寓管理于服務中,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