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提升效能,做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強力支撐
2014-05-12 11:01:47
Landbridge平臺
從2011年到2013年,我國重慶、鄭州、蘇州、連云港、成都、西安、武漢等城市相繼開通了國內到歐洲的鐵路貨運班列。經貿繁榮,道路先行,物流通道建設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多的城市開通中歐間鐵路貨運班列,說明習主席在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得到絲路沿線各國的支持與響應,國內從鐵路部門到各城市積極投身“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沿著陸上絲綢之路的鐵路物流通道這幾年發展很快,鐵路物流通道如何持續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服務,個人有一些膚淺的認識:
核心是打造鐵路物流通道的時間與價格優勢
在中國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比陸上絲綢之路晚,但其發展卻是后來居上,曾經大量從陸路到歐洲的貨物轉到海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是有東南亞及中亞沿海國家,貿易國雖有不同,但還是有更多的貨物從海路運到歐洲。從此陸上絲綢之路貿易國的范圍局限到少數內陸國家,原因就是古代陸路交通工具落后,直接影響到陸上絲綢之路的運輸效率,特別是怕碰怕摔的中國瓷器,陸路車拉馬運,萬里之遙每次運輸的人工成本與時間成本,與海運動輒上萬件瓷器船運在安全性與經濟性上都沒法比較。所以從宋、明、清朝后中國大部分絲綢、瓷器與茶葉出口都從海上絲綢之路運輸,經濟性與安全性是陸上絲綢之路趨于沒落的根本原因。
今天中國鐵路貨運沿著陸上絲綢之路到歐洲的物流通道打通,特別象連云港、蘇州這些沿海的城市開通了至歐洲的鐵路班列,如果沒有時間與價格的優勢,其就不會選擇鐵路而會選擇海上運輸。鐵路物流通道具有比空運價格便宜,比海運節約時間的相對優勢,單位能耗與運量更是公路無法比擬的。價格與時間優勢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鐵路物流產生新活力的根本原因。“新絲綢之路”物流通道建設是服務“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時間與價格做文章就是抓住了競爭力的核心。當前國內到歐洲的貨運班列路程一般在11 000公里左右,時間一般在14~16天,這其中還不包括入場裝車與卸貨的時間,圍繞著時間與價格不斷優化運行效率,與沿線國家共同努力提高效率是提升鐵路物流競爭力的根本。在當今效率為重的時代,每節約一天的運輸時間,就為貨主在運輸方式的選擇上向鐵路傾斜了一分。其實鐵路貨運班列的報關已通過信息化手段做到了貨還沒有發出,報關單已發到邊境海關,這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如果今后沿途各國在信息化、運行圖安排、轉貨效率,鐵路速度等方面持續提升,未來鐵路貨運將不斷展現越來越強的競爭力。
鐵路物流通道內在生命力是加強國家及區域間經濟互通互聯的關鍵
國際經濟一體化是當今時代的潮流,“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通道建設內在生命力在于國家間及區域間經濟的一體化。據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881.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經濟互通有無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通道繁榮的根本,中國是目前世界制造大國,對國外的資源與市場依賴不斷加深,但中亞與東歐國家與中國的經濟聯系相對于西歐和美國還是相對薄弱,但新絲綢之路物流通道的暢通及展現的效能,已使中國與沿線國家加深經濟聯系提供了新機遇。當下國內發往歐洲的班列在返回途中都面臨貨物不足的現象,這說明中國與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濟聯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009年底,溫州5家民企在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建立了生產服裝鞋帽的“鵬盛工業園”。目前白俄羅斯已在本國規劃建立了中白工業園,中興、華為已準備入駐,相信后續會有更多的企業跟隨,由于已開通的中歐貨運班列很多都經過白俄羅斯,白俄羅斯也看重這條物流通道未來的潛能。新絲綢之路物流通道的高效便捷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信心,也為沿線國家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貿易與多領域合作提供了支撐。經濟從來都是應互惠的,只想著賺別人的錢,國家間經濟往來就會缺乏后勁,并會產生諸多矛盾。今天我們的貨運班列運到歐洲,回來時還存在貨物不足的尷尬,但很多國內企業已看到“新絲綢之路”帶來的商機,將來“新絲綢之路”物流通道會隨著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及與中國聯系的日益緊密,在往返兩個方向上都將會展現出繁榮與繁忙的景象,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創新機制,不斷提升“新絲綢之路”鐵路物流通道的效能
1.當前國內各個方面沿“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往歐洲貨運班列很多都是“五定” (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的快速貨物班列,也就是說沿途城市貨物并沒有順風搭乘這些班列的機會,有些城市特別是一些中小城市,出境貨物不足以組織“五定”班列,但其某些特色產業有出口需求,他們卻只能把貨物轉到貨運班列的起始城市,有些甚至要走回頭路,增加運輸成本。如果鐵路合理安排各出發城市的時間結點,使每周不同固定時間都有不同班列經過更多的城市,并在沿線建立區域性貨物集散中心,形成整體性聯運,就能使沿線城市更好地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
2.做好頂層設計,加速國內口岸建設,實現多口岸,多線路、多目的地、多式聯運的“四多”目標,在國內建設多個食品口岸、藥品口岸、汽車整車口岸等多口岸合一的區域性口岸,達到一個區域中心口岸,輻射周邊,帶動一片的效果。
3.加強信息技術投入,如建立多口岸合一的電子口岸平臺,應用物聯網最新技術建設信息化物流通道,提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整體物流信息一體化層次與水平。建立沿線國鐵路信息聯系共享機制,圍繞提高速度效率進行合作,加快驗關通關手續,提升貨物的周轉率。
“新絲綢之路”鐵路物流通道建設,鐵路是載體,但建設需要國內鐵路、海關、質檢和相關城市等各層面的全面支持與配合,也同樣需要沿線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建設好、運營好橫跨亞歐的鐵路大通道,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沿線各國共同愿望。只要不斷創新機制,提升效能,鐵路物流通道必將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繁榮與昌盛的強力支撐。
來源:大陸橋視野 作者:任軍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