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意義
2014-05-05 16:02:19
Landbridge平臺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首次提出共同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這無疑是未來一個時期內中國對中亞地區對外政策的新議程。這一戰略構想是新時代對古老絲綢之路的復興計劃,契合了中國和中亞國家的發展訴求,符合區域內各國發展需求和歐亞區域合作的大勢。重新激活這條古老的貿易通道,對于沿途國家的經濟發展、地區的穩定和繁榮、擴大對外開放、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乃至世界經濟的平衡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最新舉措,標志著我國區域對外開放的戰略格局已經走向成熟和平衡。從國家開放大局來看,自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擴大內陸開放、加快沿邊開放”以來,陜西、寧夏、重慶、四川、甘肅加快建設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新疆、云南、廣西積極設立邊境合作區加快沿邊對外開放,國家沿海、內陸、沿邊三大地理區域全方位開放的戰略初步成形。2013年,隨著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提出“中巴經濟走廊”、“中印緬孟經濟走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向西開放”連落三子,向西開放的戰略布局已經基本到位,尤其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表明了中央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動向西開放的長期戰略構想。“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則側重于習總書記提到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其戰略目標則指向合作、互信、交流、融合等多重開放功能,開放戰略的內涵更加豐富。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利于中國與中亞經濟的共同發展和繁榮。這些年在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框架的拉動下,2012年我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就已達460億美元,與1992年建交之初的4.6億美元相比,增長了近100倍。目前,中國是中亞5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中亞油氣資源最大的購買國。同時,中國也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大、吉爾吉斯斯坦第二大投資來源國。而哈薩克斯坦也成為中國在海外第三大投資目的國,我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額已超過200億美元,對哈各類形式的金融信貸超過300億美元。中哈兩國貿易額已從建交之初1992年的3.68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257億美元,在20年的時間里增長了近70倍,兩國領導人還提出,到2015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400億美元。不難預計,隨著“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立,中國和中亞經濟聯系將更加密切,促使雙方經濟共同發展和繁榮。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目前,國內能源緊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更為短缺,預測顯示到2020年,我國石油缺口將達到2.1億~2.5億噸,天然氣缺口將達到500億到900億立方米,而中亞地處歐亞大陸的腹地,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2012年我國全年天然氣使用量是1270億立方米,來自中亞的天然氣供應達到了250億立方米,占據中國天然氣全年使用量的18%。目前哈薩克斯坦至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已經成為保障我國油氣資源供應的重要通道,哈斯克斯坦每年通過中哈石油管道向中國輸送原油1400萬噸,未來運力將達到2000萬噸。同時,中土兩國元首簽訂《中土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約定,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應確保2016年建成通氣,土庫曼斯坦每年將通過天然氣管道向中國輸送650億立方米天然氣,再加上沿途的烏茲別克斯坦和新開通的哈薩克斯坦管線,中國每年將從中亞三國進口天然氣800億立方米,進而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的持續發展。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利于拓展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空間,推動西部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在我國向西開放的大背景下,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對于處在這條經濟合作走廊的戰略通道和經濟腹地的廣大西部地區來說,無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通過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搭建內陸開發開放型經濟發展平臺,將促使西部地區更多地參與到全球貿易中來,有利于西部地區更好地發揮區位、資源優勢,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配置市場資源,推動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力爭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并實現我國東西部經濟的平衡發展。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利于維護地區穩定。蘇聯解體后,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成為影響中亞地區穩定的毒瘤,中亞各國同中國接壤,中亞地區穩定與否,將對中國新疆地區甚至整個中國的穩定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樣,“東突”勢力是目前我國反恐維穩的主要挑戰,促進我國新疆以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安定發展,將有助于消除“東突”分子存在的思想土壤和社會經濟土壤。因此,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對發揮雙方的互補優勢,維護地區穩定意義重大。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利于降低國際金融風險。借助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契機,如果能夠推動我國與沿新絲綢之路各國打通金融環節的障礙,實現各國在經濟項目下和資本項目下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在歐亞大陸建立以本幣為主體的貨幣圈,不但能極大地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節省中間環節,避免匯率損失,降低流通成本,提升貿易的規模和質量,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而且還將給相關各國帶來金融安全的效益,避免因美國的金融政策和美元匯率變化而帶來的金融風險,從而鞏固金融主權。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集中體現了中國新政府在堅持全球經濟開放、自由、合作主旨下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的新理念,也高度揭示了中國和中亞經濟與能源合作進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區域、帶動相關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新思路,更是中國站在全球經濟繁榮的戰略高度推進中國與中亞合作跨區域效應的新舉措。“新絲綢之路”的建設,帶來的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歐亞大陸的一體化和全面復興。
中共銀川市委黨校課題組(執筆人:沈國琴)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