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沿海最年輕的億噸大港,日照港越來越成為所在區域經濟的強勢增長極。隨著臨港產業集群以及魯南經濟帶的崛起,日照港在壯大港口規模的同時,加快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適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更加突出產業集聚功能和輻射帶動功能,逐步從“數字化”走上“功能化”,把單純追求吞吐量數量轉向港口功能升級換代上來,探尋一條基業長青之路。egz大陸橋物流聯盟
港口地位顯著提升,“磁場效應”日益顯現。綜觀日照港的發展歷程,一直以來處于港口群體的競爭之中,與周邊港口腹地交叉、業務相近,貨源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相對周邊港口,日照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然還不夠強大。在夾縫中求生,必須提速,唯有比對手發展得更快,才能贏得主動。前幾年的大規模建設,使港口服務功能、碼頭布局有了較大改觀,加之在資本市場上的成功動作,因日照港股票在滬成功上市,使日照港牢牢掌握了加快自身發展的主動權,進而從容步入了“跳出港口看港口,跳出港口推動港口發展”的嶄新階段。多年埋頭苦干,持續跨越發展,異軍突起的日照港,展現出無窮魅力和巨大潛力,正如某些證券機構所言,日照港正在快速成長的道路上,前景十分光明。日照港的日益強大,為其在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中贏得了更多更具份量的話語權,爭取到了相關貨種在沿海港口的優先發展權,而且吸引了眾多關聯產業的熱切關注,短短幾年內,眾多國內外大中型企業以參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直接參與港口建設,有效解決了日照港建設發展的資金瓶頸,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拓寬了港口業務領域,擴大了日照港在國內外兩個市場的聲譽。港口的發展潛力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國家礦石運輸總體布局規劃第一層次港,繼續保持了北方主要煤炭裝船港,江北最大液體化工中轉港,散裝水泥、木片、散糧全國最大中轉港和接卸港的地位,使日照港在國家交通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顯著提升,成為沿新亞歐大陸橋和沿黃河流域物流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沿橋、沿黃物流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egz大陸橋物流聯盟
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港口升級換代的進程加快。自港口體制改革以來,日照港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堅持“高起點規劃、超常規建設、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全力加快港口建設和技術改造步伐,以礦石、煤炭、糧食、水泥、木材等為代表的十大主導貨種不斷培育壯大,貨源結構日趨合理,形成了相對競爭優勢,從根本上扭轉了基礎設施滯后、港口功能單一、通過能力不足的被動局面,具備了趕超先進港口的實力。為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力,同時也贏得了眾多國際航運企業的尊重和青睞,為豐富港口航線,參與海向腹地競爭奠定了堅定基礎。在港口經營上,順應市場發展變化的需求,把港口演變成腹地經濟實體的創業前沿,把內陸腹地拓展成港口發展的依托基地,形成了港口與內陸腹地經濟的互動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港口的綜合服務功能,鞏固并發揮了港口作為物流產業鏈條上的節點和橋梁作用。在港口定位上,基于半島產業集群的國際化分工,尤其是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布局規劃,立足腹地資源市場的優勢和特點,以礦石、煤炭、原油等為代表的大宗散貨中轉基地的發展和壯大,使日照港成為中國沿海最具成長性的港口企業,具備了打造中國北方骨干樞紐港和國際物流中心的必要條件,加快港口功能升級換代的進程。
綜合物流中心初具規模,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日照港以發展大物流、促進大發展為主線,加強與上下游關聯企業的合資合作,積極籌辦并陸續設立了內地“無水港”,不僅拉長了物流產業鏈條,而且形成了港企、港路、港港戰略合作的良好局面,促進了港口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從“運輸中心”到“配送中心”,再到“綜合物流中心”,大大加快了港口專業化、現代化、信息化進程,積聚起強大的發展后勁。在日照港快速發展的同時,以“大進大出”為特征的工業項目匯聚港口后方,紛紛建基地、上規模,極大地改善了區域產業結構,形成了規模以上產值效應,帶動了相關產業尤其是港口物流、商貿、旅游等服務業的迅速發展,以港航、臨港工業、商貿、旅游等相關產業有機組合在一起的港口經濟也在快速增長之中。鋼鐵、糧食、造紙、化工、機械、食品等臨港產業陸續落戶日照,成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形成了“前港后廠”的發展模式。顯而易見,作為本地區與外界物資和信息交換的重要載體,以日照港的發展為核心的港口經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一是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生產要素將以更加強勁的勢頭涌向港口及臨港地區,極大地拓展了港口的功能和內涵;二是以鋼鐵、能源等為代表的產業,對港口的依賴將更加明顯,“臨港”就意味著這些產業的流通成本會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其快速發展;三是給經濟腹地的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港口、城市與內陸腹地的互動發展縱橫交錯、同興共榮,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
以先進文化引領港口發展,在持續創新中構筑活力機制。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日照港逐步培育起“艱苦創業、勵志踐行、拼搏奉獻、激情超越”的企業精神和以“傳載真誠、追求卓越、共享陽光”為核心理念的陽光文化。將陽光文化的豐富內涵融入到港口建設、市場開發、生產組織、改革管理等各個方面、各個領域,以學習力提升素質,以凝聚力打造團隊,以創新力引領未來,實現日照港由“億噸大港”向“億噸強港”的轉變。進一步創新服務理念,規范服務行為,優化服務環境,全面推行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中心的工作方式以及“服務無小事,服務無止境,服務出效益”的“服務興港”理念,永遠追求對客戶的最好服務,為客戶提供超值服務。
堅持管理創新,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以實施精細化管理工程為總抓手,在加強基礎管理、現場管理的同時,著眼于港口升級換代發展的戰略需求,逐步形成以制度化、規范化、市場化為核心的管理體系,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堅持技術創新,建立科技進步新機制,使科技進步與港口生產建設有機結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科技對港口發展的貢獻率。以發展戰略研究、優化工藝流程、職工技術素養的提高為重點,開展技術研發、改造和升級工作,進一步加大新技術在港口的應用,切實把港口的經濟增長方式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員工素質的軌道上來。
全力積聚競爭新優勢,拓展港口發展新空間。不斷提升和完善港口服務功能,積極構筑市場競爭新優勢,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實現港城、港口與腹地經濟的互動發展。立足大宗散貨物流中心,在鞏固和擴大已有主導貨種的同時,充分挖掘港口優勢,大力發展集裝箱、原油等運輸,積極探尋港口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貨種齊全、比例合理、吞吐平衡的運營格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努力適應市場環境,不斷增強把握市場規律的能力,建立并不斷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加快形成市場信息共享和快速反應機制,以大營銷搶占大市場、拓展大腹地,科學調整經營策略,專注大宗散貨物流市場,錯位發展、差異經營,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保證核心主業的持續增長。發揮港口優勢,完善“港企聯動、前港后廠”的發展模式,帶動區域內產業更深層次地參與國際化產業分工,壯大臨港產業,著力發展質量高、規模大、影響力強、產業鏈長、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重點培育鋼鐵、糧食、造紙、水泥、木材、液體化工臨港加工工業“六個基地”,促進港口與城市工業的一體化進程,努力把日照港建設成為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強大的現代化國際化骨干樞紐港和國際物流中心。
放大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以港口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股份公司運營為契機,充分利用國際與國內兩種市場、兩種資源,“引進來”、“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資和國際國內合作力度,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加快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港口區位、腹地、資源和集疏運優勢,積極推進港企、港路、港港聯動,締結和深化戰略聯盟,助推港口與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積極推進港口與內陸腹地互動發展,增強港口的經濟帶動作用和輻射能力。加快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化“兩個系統”和多元的貨物集疏運“一大體系”,努力建設數字化港口,不斷提高港口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加快推動保稅物流中心建設,港城合力,延伸服務功能,更好地發揮港口大宗貨物集散地和運輸信息集散地作用,構筑以發展港口為節點的鏈條式物流,依托產業群集和產業鏈條,推進以煤炭、礦石、水泥、散糧等為主的大宗散貨物流中心、以裝卸、中轉、保稅、拆裝、修理及一關三檢配套的集裝箱物流中心和以原油、成品油和液體化工等為主的液體化工及危險品物流中心建設,做大做強以港口為核心主體的港口經濟。大力發展物流綜合服務,帶動臨港產業集群的規模發展,實現港口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進一步鞏固提升日照港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地位,使日照港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
作者單位:日照港集團黨委工作部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