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集中展示沿橋各城市的城市形象,本刊特開辟《城市名片》欄目,對連云港、日照、徐州、開封、鄭州、洛陽、西安、寶雞、定西、蘭州、張掖、嘉峪關、昌吉、烏魯木齊等沿橋城市的歷史文化、城市綜合競爭力等方面進行宣傳報道。zIL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zIL大陸橋物流聯盟
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
《西游記》文化誕生地
神奇浪漫之都
首批對外開放城市
古典名著《西游記》描寫的花果山下,有一座“煙霞散彩,日月耀光”的海港山城——這就是如今的連云港市。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18000公里海岸線的臍部。
連云港市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國49個重要旅游城市和江蘇省4大國家風景名勝區之一,是舉世矚目的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近年來,連云港市以“唱響山海經,打好旅游牌”為戰略,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現已相繼推出春季賞花、夏季游海、秋季登山、冬季觀民俗和溫泉休閑度假的“連云港四季游”。
連云港港是中國著名八大海港之一,一直是中原和西北地區最便捷的進出口岸,是隴海蘭新經濟帶實施對外開放的東大門。港口現有泊位40多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的泊位28個。港口目前年吞吐能力可達8500萬噸,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余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承擔了90%的大陸橋過境集裝箱業務量,已被國家確定為辦理亞歐大陸橋過境集裝箱的主要口岸和基本港,并著手建立第三代、第四代集裝箱碼頭。
工業是連云港市經濟的主體。在整個工業體系中,化學工業獨領風騷,其中連云港堿廠為中國三大堿廠之一,年產量為80萬噸;淮北鹽業集團是中國四大鹽場之一,年產量280萬噸。新近崛起的醫藥業中抗癌藥、中成藥、藥用包裝材料領域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絲織工業正向現代化奮進,已初步形成了棉紡、毛紡、絲紡、化纖紡、針紡、服裝、紡機制造等多種門類。
日照
魅力日照
水上運動之都
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港路優勢。歷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作為魯南地區的直接出海口,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沿海主軸線和日(照)西(安)沿橋經濟帶主線在此相接,素有“兩港通四海,一線系亞歐”之美譽。
日照交通發達,運輸便利,集港口、鐵路、公路運輸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陸交通樞紐,擁有日照、嵐山兩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嵐山港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液體化工碼頭。兩港不凍不淤,陸域開闊,地質條件良好,可建設泊位166個,吞吐能力可達到5.8億噸,特別適宜建設10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
日照境內高速公路、鐵路呈“兩橫兩縱”格局,與全國交通干線相連。日(照)東(明)高速公路橫穿魯南,跨越京滬、京福高速公路、直達中原腹地,貫穿日照的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北起中俄邊境,南至海南省,縱貫中國南部沿海主要城市。鐵路東與日照港、嵐山港相接,西與隴海、蘭新鐵路相匯,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達荷蘭鹿特丹和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膠(州)新(沂)鐵路縱貫日照,是中國東部沿海鐵路大動脈。
日照是山東省糧食、花生、水產品、蠶繭、烤煙、果品、畜牧、中藥材等重要產地,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日照東臨黃海,擁有百公里海岸線,近海水域和淺海灘涂面積有30多萬畝,是理想的天然漁場,也是藻類、貝類自然生長和人工養殖的天然場所。
徐州
七大國家級綜合運輸樞紐之一
2004CCTV中國經濟活力20強城市
2004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50強城市
臺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2004、2005年“極力推薦投資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
徐州古稱彭城,為華夏九州之一。徐州地處南北方交界,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徐州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中國工程機械生產基地。
徐州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產地、華東地區的電力基地,擁有煤炭、井鹽、鐵、鈦、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種礦產,儲量大、品位高。
徐州工業已經基本形成了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為四大支柱產業,新醫藥、電子信息、環保設備為新興產業,煤炭、電力、建材、輕紡、冶金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的具有比較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3家企業名列中國最大500家企業,10家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百強,50余種產品產量位居中國或江蘇省第一,徐工集團、天寶集團、維維集團是中國同行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
徐州傳統服務業起步較早、基礎扎實,現代服務業業態健全、層次較高,沃爾瑪、家樂福、金鷹國際、中央百貨、王府井百貨等國內外知名商家紛紛入駐,形成了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門類最全、檔次最高的“商貿中心圈”。
作為漢文化發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還舉辦漢文化國際旅游節。徐州是聞名世界的戰爭城市,古有九里山古戰場,今有淮海戰役新遺跡。而以云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優秀風景旅游勝地。
開封
七朝古都之一
歷史文化名城市
清明上河圖
開封,簡稱汴,是我國七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開封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發達,科技進步,經濟繁榮,是中原地區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對外開放城市。
開封地下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預計石油總生成量為5.6億噸,天然氣儲量為485億立方米,現已大量開采利用。煤炭資源埋藏較深,預測可靠儲量為77.9億噸。此外,還有豐富的石灰巖、巖鹽、石膏等礦藏。
開封地處中原,交通便利,連接“新亞歐大陸橋”的隴海鐵路從市內穿過,京廣鐵路和京九鐵路左右為鄰,北京至廣州的106國道和天水至連云港的310國道在此交匯,開(封)洛(洛)、開(封)商(丘)高速公路成為橫穿河南的黃金通道,黃河公路大橋使得天塹變為坦途,全市公路密度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開封北距北京580公里,東至連云港530公里,鄭汴洛高速公路距鄭州國際機場和鄭州海關50多公里。開封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北上南下、西進東出的樞紐城市,同時又是沿亞歐大陸橋東西雙向開放、外引內聯的對外開放中心城市,具有發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進行大規模經濟開發的廣闊前景。
鄭州
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著名商貿城市
中國食品之都
全國紡織工業基地之一
鄭州市地處中原腹地,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是國家開放城市和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
鄭州交通、通訊發達,處于我國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隴海、京廣鐵路在這里交匯,107、310國道,京珠、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被命名為全國文明機場的新鄭國際機場與國內外30多個城市通航。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全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一類航空、鐵路口岸和公路二類口岸各1個,貨物可在鄭州聯檢封關直通國外。郵政電信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列。鄭州已經成為一個鐵路、公路、航空、郵電通信兼具的綜合性重要交通通訊樞紐。
鄭州商貿發達,是國務院確定的3個商貿中心試點城市之一。擁有一大批高檔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貿設施和輻射全國的商品集散市場,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鄭舉辦的各類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交易會、博覽會、洽談會上百次;國內外萬余家商貿機構在鄭州設有辦事處或經營場所。鄭州目前共建成各類市場472個,其中全國性的批發市場和交易市場十幾所,市場數目和銷售額位居全國前列。以農產品交易為主的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是國務院確定的我國第一家期貨試點單位,“鄭州”價格已成為我國糧食交易的指導價格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糧食交易的參考價。
洛陽
牡丹之都
全國集郵文化之都
歷史文化名城市
七大古都之一
洛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1982年,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正式將牡丹定為市花。目前,洛陽牡丹已達700余個品種,2300萬株,5400畝,遍布全城園林景點、街頭花壇、機關庭院和城郊園圃。擁有王城公園、國色牡丹園等4大高品位觀賞園。
大中型骨干工業企業集中,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現有5000多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產業和東方紅拖拉機、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控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名牌產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14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投資100億元,正在全力實施16戶企業、48個項目的“1648”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工程,加快發展石油化纖、煤電鋁一體化、電子信息3大新興優勢產業。“十五”末全市工業銷售收入可達1000億元左右。洛陽科技實力雄厚,拖研所、軸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個部屬科研所每年都推出眾多的高科技成果。
西安
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天然歷史博物館
高新技術產業領先全國
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
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中心城市
西安古稱長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后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余年。
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航天工業中心、機械制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西安擁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是中國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城市之一。
近幾年來,西安市不斷優化區域發展布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曲江新區、浐灞生態區、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形成了“四區一基地”的開發新區格局,成為西安科技成果轉化的中心基地、對外開放的窗口和促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西安“四區一基地”的快速發展,彰顯出人文西安、科技西安、現代西安的風采和神韻。
近年來,西安的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迅猛發展,經貿活動日益頻繁。目前已同15個國家的17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有58個國家和地區在西安設立三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近30戶入駐西安。外貿進出口商品市場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商投資項目中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項目以及二次注資謀求發展的企業明顯增多。招商引資產生了良性的連鎖效應。
寶雞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全球華人老家——炎帝故里
周秦王朝的發祥地
寶雞,古稱陳倉,位于陜西關中西部,是華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素有“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和“佛骨圣地”的美譽。
寶雞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各類礦產地126處,探明儲量的85處;發現各類礦產26種,探明儲量的18種.寶雞地區煤礦主要集中在鳳縣,有草灘溝、羅缽庵、扈家窯等煤礦,隴縣娘娘廟、聯游北馬坊也有分布。境內地熱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斷裂與秦嶺山前斷裂之間的狹長地帶。
寶雞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有礦物、冶金、機械、車輛和建材等重工業,也有輕紡、食品、煙酒等輕工業。目前鈦材、鋼橋梁、鐵路道岔、燈泡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它有八大基地建設:重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基地、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和礦業基地、數控機床制造基地、石油裝備制造基地、食品工業基地、水泥及新型建材制造基地、電子儀器儀表及家用電器制造基地、醫藥產業基地。
寶雞的旅游業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人文與自然旅游資源交相輝映的現代旅游體系。寶雞具有奇特秀麗的自然風光,有9個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48.6%。境內的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華夏的分水嶺,是秦嶺的主峰,海拔3767米,因物種垂直分布所造成的多樣性和罕見的第四季冰川遺跡,而被稱為“生物基因庫”和“地質博物館”。第三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物流、法律、咨詢、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正在成長為區域性的商貿物流中心。
定西
定西地處黃河上游,位于甘肅中部,是一片古老、廣袤、神奇的土地。
定西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這里的土壤氣候極適合中藥材、馬鈴薯生長。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已查明的中藥材有300多種,尤以岷歸、黨參馳名中外。所產馬鈴薯形整、質優、儲存期長、淀粉含量高。由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花卉色澤艷麗,香氣宜人,也極適宜生產各種食用菌。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紅柱石、大理石、花崗巖、黃金等礦產資源儲量較大。水能資源蘊藏量達87.84萬千瓦。漳縣的貴清山、遮陽山,渭源的蓮峰山、首陽山等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和通渭溫泉等,都極具開發價。
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把定西初步建成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良種、生產及加工基地、西北有名的中藥材種植及現代制藥基地、西北最大的鮮切花及種球生產基地、甘肅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和甘肅重要的畜草產業基地,基本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社會進步、人民群眾溫飽問題穩定解決的目標。
蘭州
絲路山水名城
西部黃河之都
新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集裝箱轉運中心
《讀者》發行量世界第一
蘭州拉面聞名遐邇
蘭州是黃河流域惟一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蘭州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和黃河風情旅游線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里兩岸道路橋梁建設、河堤修葺加固、航運河道疏浚、旅游景點開發、城市建筑風格以及綠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匯集其中。
蘭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四大行業為主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成為我國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膠、硅鐵、鋁、石墨、電機、石油鉛機和粗精紡毛呢等產品產量均處國內領先地位。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蘭州市城關區,先期開發規劃面積為5.2平方公里,它集中了以中科院、中央部委和省屬科研院所20多個單位、近1萬人的科研隊伍,特別是中科院蘭州分院和蘭州大學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有著雄厚的實力,在有機化學、重離子核物理、冰川凍土、沙漠化、生物工程、成礦理論、高原大氣等基礎科學研究處于國內外前沿地位;同時擁有一大批先進的科研設備與測試手段。該開發區1991年被國家批準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張掖
中西文化交流通道“絲綢之路”之咽喉
全國商品糧、商品瓜果、蔬菜生產基地
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
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素有“金張掖”的美譽。自漢唐以來,張掖就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于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于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張掖市資源豐富,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已探明的金屬非金屬資源有煤、石膏、粘土、磚石、銅、鐵、鋅、鎢等,累計儲量居全省之首。
嘉峪關
萬里長城最西端
西北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
新亞歐大陸橋上的中轉重鎮
嘉峪關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嘉峪關市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心臟,以及展現古代游牧民族社會生活的黑山巖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地下畫廊等人文古跡;有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連積雪、瀚海蜃樓等獨具特色的西部風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被譽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及國家AAAA級關城文化旅游景區;有西北民俗風情旅游和討賴河大峽谷探險、沙漠探險、花海魔鬼城探險等具有西部情調的探險旅游勝地;有乾圓山莊、新城草湖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此外還有石關峽、黑山湖等多處正在開發的旅游資源,形成了以嘉峪關關城為龍頭的四大資源(空中氣流資源、山地冰川資源、陸地資源和地下資源)、八大景點(嘉峪關關城、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黑山淺石刻巖畫、長城博物館、魏晉墓地下畫廊、七一冰川),為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資源基礎。
嘉峪關市是以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命名的工業旅游城市。又因她是西北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泉鋼鐵(集團)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稱為“戈壁鋼城”,并因此而享譽中外。是中國西北最大的鋼鐵工業生產基地,目前已初步構成以冶金工業為主導,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工業為骨干的工業體系。
烏魯木齊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
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
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歷史悠久的烏魯木齊,是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必經之路,受清涼甘甜的天山雪水潤澤的各族人民,創造過燦爛的古代西域文明。自古便有“開天辟地之門戶”之稱,是連接天山南北、溝通新疆與內地的交通樞紐,現已成為我國擴大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窗口。夏季這里花木爭艷,瓜果溢香,是旅游的黃金季節;隆冬時節,滿城銀裝素裹,玉樹瓊花,一番北國塞外風光。
烏魯木齊不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已成為世界投資者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平臺。目前,烏魯木齊依托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了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32個,超10億元的有10個,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中亞地區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網絡,躋身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2006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5億美元,增長15%。
這個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是亞洲的地理中心,也是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必經之路。維吾爾、漢、回、哈薩克、朝鮮族,俄羅斯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和睦地生活在這里,創造出燦爛的古代西域文明;眾多的民族,不同的風俗,構成了烏魯木齊的奇特風情;頗具民族特色的賽馬、摔跤、姑娘追等運動表演,做工精致的玉雕、刺繡和民族樂器,香濃醇厚的奶茶和各種風味小吃,將人們牢牢地吸引到這里。它以自然風光、民族風貌、旅游購物、風味佳肴,服務設施齊備而引以自豪。
昌吉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
昌吉歷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昌吉州境內木壘河一帶已有原始人類狩獵。
昌吉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有著名的國家級旅游風景區——高山湖泊天池、有始建于漢代的西域歷史名城北庭都護府遺址、有距今3000年歷史的呼圖壁康家石門子原始生殖崇拜巖畫、有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發掘地、東方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及鳴沙山、原始胡楊林等人文和自然奇觀。
昌吉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適宜并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類水果。礦產資源富集,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巖、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種,都具備很高的開采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