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旅游文化開發大有可為
2014-04-20 13:29:51
Landbridge平臺
編輯:喬夫 網址:www.blh621.com
——訪全國人大代表、剛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敏剛
王敏剛,美國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士(船舶設計專業)。香港著名實業家、社會活動家、連續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剛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敏剛先生積極支持國內的改革開放,長期致力于國內和香港的文化、經濟交流工作,為推動國內的經貿發展,促進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和“一國兩制”的成功實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王敏剛先生以弘揚歷史文化,發展中國經濟為宗旨,積極開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他在國際旅游組織年會上率先提出“文化酒店”的概念,并得到一致贊揚及認可。弘揚絲綢之路文化是他一向秉持的重要使命,通過投資建設絲綢之路的文化賓館、旅游設施,開發絲綢之路的經濟價值,為重塑絲綢之路輝煌文明,促進大西北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此,本刊記者專門就“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方面采訪了王敏剛。
記者:請問王敏剛先生,作為一個學者型的企業家,您為什么看好“新絲綢之路”,新絲綢之路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王敏剛:我們華夏民族,從兩千年前的漢朝開拓絲綢之路,到唐朝的時候已經非常通暢,當時的新疆、西藏都很穩定,同時西藏的道路已經打開。從開通“絲綢之路”就開始了文化交流、物資商貿,到宋以后發展到最鼎盛,像徽商晉商這些商旅都是比較知名。絲綢之路啟動駱駝商旅,到宋元明清,我們的商幫已經到了海上絲綢之路,去了中亞,也有一部分流落在東南亞,甚至還有更遠的地方,像現在就有人爭議是不是中國人最先到美洲大陸。
我們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絲綢之路的開發,主要對象是旅游業。“絲綢之路”成為文化產業,因為它本身成為了一個旅游產業的開發,“絲綢之路”可以提供豐富的資源,而這些資源還是有待開發的。所以我很早就對絲綢之路這個紐帶有興趣。通過絲綢之路也就是新亞歐大陸橋做了很緊密的構思,絲綢之路這一紐帶將東西方緊密聯系起來。新亞歐大陸橋作為一個重要地域的重要紐帶,歷來在東西方聯系和合作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這個紐帶是對未來東中西部經濟開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記者:我們知道,在新絲綢之路建設中,您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開設文化酒店,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您是什么時候開始“絲綢之路”的開發的?您在絲綢之路上有那些企業嗎?
王敏剛:我是1992年開始對絲綢之旅感興趣,在西北東北西南這幾個地方,我覺得西北資源豐富,一定有很大的市場,可是當地沒有機場沒有酒店,所以就覺得有市場前景。我去東北時候,老工業區投資很大,西南三區資源貧乏。通過推廣可以把絲綢之路旅游業帶動起來,把產品包裝好大力推廣,以絲綢之路為主,大家共同來推動。
我們香港文化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經過對絲綢之路旅游業的深入調查,撰寫了調研報告,得到一個結論,發現我們旅游業最主要的消費是在文化旅游方面。所以我們就選擇文化旅游這個領域,我們創建的文化產業,包括文化旅游酒店、文化旅游產品、旅游景點的開發以及現在我們近期提到的文化房地產,都是全面跟文化接軌的。而且這個軌道就是在歐亞大陸橋的紐帶下經營。
我們在“絲綢之路”上投資的第一個店,是1993年在敦煌開業的,接著1995年在新疆、1997年在青海投資開店,2001年開始進軍中亞。要推動旅游經濟的開發,不管經濟還是教育,找到它的原動力在哪里,經濟就互相推動。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故事。這些等以后有機會我再給你們詳細講述。
記者:您開發“絲綢之路”為什么不選擇工業項目而選擇旅游文化產業?新絲綢之路旅游產業能給沿橋經濟帶來哪些幫助?
王敏剛:在中國開放改革的初期,我們就開始了文化資源開發,旅游項目的開發和國家的開放開發步伐一樣是在最后進行的。西部大開發啟動以后,我們開始重操舊業,發揮過去的傳統項目優勢,后來與時俱進地發展“絲路旅游”項目。我有信心認為,國家會制定一系列政策來推動絲綢之路旅游業發展的,關于從國家來推動絲綢之路旅游業的發展,我是從事餐飲行業的,中國餐飲行業在城市與城市之間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一點我們還是要慢慢的琢磨。
從涉足“絲綢之路”開發我就想,如果用“絲綢之路”這個紐帶做大沿線工業,就會牽扯到很多政府的行為,所以我們覺得沒有做中小型企業來的快,而且旅游行業實踐已經證明了文化旅游產業是有一個具有可開發性的產業。文化旅游產業是有它許多的決定性因素,“絲綢之路”上的風景、文物、人文要素很多,怎樣開發一個文化產業,同時又達到保護文物的作用,這就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就是專業的方面,另一是市場追求的地方。從專業角度講,文物要保護,自然風光要保護;從市場角度講,游客要看到原生的文化遺址的原貌,不光是整個環境的保護,還有整個歷史的縮影研究,才可以給客人解釋清楚。在新亞歐大陸橋紐帶當中,每一個地域,每一個城市都一個文化歷史的背景,都是很精彩的,很多元化的。另一個就是餐飲這一方面,歷史上是一個歷史方式,地域上本身就是有這樣一個需要。過去二十年,在新亞歐大陸橋區域開發方面,我們中國開放改革已經到位,通過新亞歐大陸橋,東連亞洲,西連歐洲,特別是西部聯合中亞的每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把這個紐帶好好的用上,用的到位用的巧妙,是可以起到東中西互補的作用。
記者:您認為發展“絲路”文化旅游亟需注重那些問題?
王敏剛:首先,要制訂有關法規,以保障投資者的權益。西部有眾多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遺產,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如何開發這些文化旅游資源,要學會跟國際接軌。要制專門的法規加以保證。其次,西部旅游設施嚴重不足,要加快建設步伐。第三,西部開發亟需人才。發展西部旅游業更需要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同時,要規范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行為,優化旅游環境。第四,要致力改善交通條件,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西部空中運輸成本偏高,要想辦法降下來。
記者:聽說您正在計劃舉辦“絲綢之路發展論壇”,您能談一談舉辦這樣一個論壇的宗旨嗎?
王敏剛:我們倡導舉辦“絲綢之路發展論壇”的宗旨,就是要推動絲綢之路的精神,主要就是正面的交流以促進世界和諧發展。我們中國絲綢之路開發的方案付諸哪里都可以用的上,比較大比較具體的就是文化資源文化產業的開發,其中有文化酒店、文化景點、文化旅游的產品、文化工藝品的開發,這些都已經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城市在做。我們希望可以透過絲綢之路的沿線市長會議,把中國的、中亞和歐洲的大陸橋沿線的資源統籌起來、協調起來,使得大陸橋沿線開發的這些產業更具權威性,更具吸引力。
記者:您2007年時就在規劃一個“新絲綢之路文化中心”,您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這個中心的概念嗎?
王敏剛:無論產品還是服務,我個人提倡一個“絲綢之路文化中心”,這個中心主要的目的是通過這樣一個中心可以把絲綢之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本身的歷史文化連接起來,而這個中心可以放置于全世界各地,讓全世界都知道人類歷史在絲綢之路上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交流的一些事情。這個中心小到一個屏幕,每個市長把你的地域、你的國家放上去,我們可以有一個組織把它整理好,大的可以做成一個“迪斯尼”,絲綢之路環球繽紛,不光是一個很悶的交易,還要讓它有娛樂性,引人注意。
記者:新亞歐大陸橋沿橋城市市長聯席會議已經舉辦了六屆,您積極參與籌辦2009年5月在韓國平澤舉辦“大陸橋沿線城市市長論壇”,您是否會在“論壇” 上重點推介“絲綢之路”中心?
王敏剛:我們極參與籌辦2009年5月在韓國平澤舉辦“大陸橋沿線城市市長論壇”,將在“市長論壇”上把“絲綢之路”中心這個設想作為一個主題重點介紹,所以屆時我就希望在絲綢之路沿線那么多市長在場的情況下,倡導發揮“絲綢之路”中心并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
記者:請您能給我們描述一下“絲綢之路”中心的運作方案設想嗎?
王敏剛:我們會在大陸橋沿線找五六個主要的城市先建立一個“中心”,哪怕是一個平板、資料的提供,從一個平板到迪士尼這樣的主題公園還要很多東西,一個小商店也可以,都是可以提升地方文明的。我們要求這些市長都能供他們當地的資料,同時也需要驗證,還希望他們當地機場、車站讓他們作為一個社會服務來看待。投資方面需要私人和政府合作,經營這部分不要給政府經營,必須要一個私人企業,每個絲綢之路的城市都要跨國界的。假如我們中國的絲綢之路同意這個方法,每個機場、車站所提供的產品是有地方特色的,首先我們可以從中國的絲綢之路開始,可以找些做動畫的給每個地方做一個動畫宣傳,像我們絲綢之路上的動漫題材比迪士尼的還要多,而且還是絲綢之路所特有的。我會把我的這些想法做一個報告,同時也可以做一個模型出來。在市長會議上給我提供資料、提供地方、提供產品,共同作用,從一個中心開始,通過這個中心其它的經濟可以相互影響。
記者:按您說的這個中心是很有實際意義的,這個中心做大做強后將是什么樣的遠景藍圖,能給我們描繪一下嗎?
王敏剛:“新絲綢之路文化中心”對于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這應該是絲綢之路城市特別關注的事,全世界的城市都應該關注,因為它提出的精神就是可以付諸與全世界的,在這個情況之下,聯合國的眾多組織可以通過組織分享我們的產品,大力的支持大力的推動,這個是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大事,我們要通過不同的活動推廣那個信息,絲綢之路環球繽紛是其中一個,也可以舉辦跨地域的娛樂文化活動,像蘇聯就提出過不同的地區有文化表演隊,不同年份在不同地區表演,我們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域,有山有水有礦,在市長會議期間也可以做一些展覽、交易會,馬拉松,絲綢之路的運動會,這些活動可以促進經驗的交流,聯合國是有很大的發揮的,聯合國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它可以推動部長級交流等活動。
記者:您是全國人大代表,您能在2009年全國“兩會”上向提交“關于新絲綢之路旅游產業發展”方面的議案嗎?
王敏剛:2005年在徐州召開的“新亞歐大陸橋區域經濟合作國際研討會”上達成的新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旅游合作(徐州)備忘錄中,確定的目標是整合新絲綢之路旅游資源,創新旅游產品,保證沿線各城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應該如何落實,沿橋各個城市從中可做出哪些工作,我作樂很多調研,也有許多思考。所以我準備了 “關于新絲綢之路旅游產業發展”方面的議案,將在2009年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
記者:我們知道,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長期以來非常關注新絲綢之路項目并且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依您的實際看來,新絲綢之路區域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請您能談談這方面的看法。
王敏剛:從當今世界文化旅游發展的勢頭來看,文化旅游產業的開發,都是很注重其功能的。對于每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都需要六個功能,這就是經濟、就業、教育、娛樂、環保、文化交流,尤其是后兩者,這兩個是最樸實的價值,不僅是在當地,全世界都需要?,F在全世界發展的一個重點就是環保,環保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牽扯到人與自然的矛盾,我們總是認為要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就先解決人與人的矛盾,人與人不同心,又怎么抵抗天災,過去我們處理人與人的矛盾不外乎戰爭,可是這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退而求其次,這是一個政治的現象,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用經濟的手段解決問題,但是,經濟現象常常都是權宜的辦法,還有很多是因為當時的某一特定目的而促成的一些權宜的方法,可以解決短期的問題,長期的還需要個可持續的可以解決矛盾的方法。我認為最要緊的還是一個文化解決的方法,互相了解矛盾雙方文化歷史背景,你就可以知道為什么產生矛盾,矛盾出現在什么地方,從而互相認識以后把矛盾疏散,把矛盾包容,那樣才是一個可持續解決人與人矛盾的問題,文化旅游教育的意義就恰恰達到互相認識的目的,所以文化旅游最忠于經濟這方面,對環保、對文化交流、解決人與人矛盾起很大作用。今天,中國的游客還可以去美國,出境旅游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崇高的世界。
我們中國人追求一個和諧世界,通過我們的文化旅游產業的開發是最好的一個方法,在“絲綢之路”上文化豐富,多元文化的共存共榮,有很多歷史可以借鑒的。所以我們開發絲綢之路的同時,回顧絲綢之路的歷史,不同背景的多元信仰、多元文化、多元民俗的交流,從而提取一些有進步意義的價值,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的一個產業,在國內改革開放初期,尤其是西部很多地方都還比較封閉,很多思維都還沒有轉過來。
記者:您認為絲綢之路資源開發和文化交流需要在那些方面得到提升?
王敏剛:絲綢之路開通加強了中國人與世界的交流,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中國開放改革幾十年為什么能夠順利進行,就是過去流動到世界各地的華商鄉邦在海外結下的那些網絡在起作用,海外包括港澳臺,現在全世界都在看中國開放改革的快速發展。華商到海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駱駝商旅、馬幫、鄉邦全世界去走,到現在企業家迎合現在改革開放,而且現在我們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從徽商開始歷來都維持一個宗旨,以誠為本,這就是我們華商跟其它人做生意不同的地方。
現在我們的絲綢之路拓寬了東西文化,漢武帝開絲綢之路,打開了東西交流的大門,到唐朝趨于穩定下來,所以今天我們講的新歐亞大陸橋的根源就在那“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在那個過程中我們只講它的一個好的結果,當然,在“絲綢之路”上也發生過很多戰爭暴力等不好的事情??墒菤w根結底我們絲綢之路要提升經驗的交流,通過提升經驗的交流以及達成世界和諧發展。
記者:你對“絲綢之路”的文化經濟交流以及“絲綢之路”的資源開發有一個什么樣的展望?
王敏剛:在21世紀這個大潮下,絲綢之路交流互動的精神我們更應該把握好,在21世紀絲綢之路上,不光是地域上的,全球性回顧一下絲綢之路,過去促進人類經濟、就業、交流、教育的功能,透過新科技更應該廣為推動,主要的地域是國家,我們要積極參與,在積極參與過程中多個領域都能得到很好的回報,需要一個經濟的擴大交流,對文化交流,對促進世界不同地域的互相認識起到促進的作用。通過這個促進也可以促進全球性的和諧發展,我們應該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這個絲綢之路,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可持續發展,世界和平的相處。在資源的投入在我們能力范圍所能達到的。對于一些外向性的我們對我們民族的團結也有很大促進作用,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感覺我們自己文化的一種驕傲,以及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我相信絲綢之路的推動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多好處的。無論人力財力都要盡我所能,這個是一個大趨勢,也是我們國家歐亞大陸橋一個重要的發展。
來源:大陸橋視野2009.01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