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艾君:欲修中亞鐵路,先消俄羅斯戒心
2014-02-05 09:42:29
Landbridge平臺
據報道,吉爾吉斯斯坦最近宣布拒絕中國修建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的計劃,導致該項目陷入僵局。建設橫跨中國與中亞的大鐵路構想提出已有十多年,而至今未能實現,除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政治干擾之外,深層原因在于俄羅斯對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
在中吉烏鐵路項目上,俄羅斯很失落,不樂見該項目的實施。對美國主導的中亞石油和天然氣管線的分布和走向,俄羅斯也向來持警惕態度,視為對其地緣政治利益的嚴峻挑戰。正如有人所說,盡管中亞已不屬于俄羅斯,但俄羅斯還是慣性地對外來的陌生人滿懷戒心。
中吉烏鐵路項目的實施能夠為相關國家都帶來繁榮,也倚賴所有國家的政治穩定。但是,俄羅斯在中亞仍是一個巨大的地緣政治存在。只要俄羅斯是一個消極的旁觀者、甚至是計劃的掣肘者和破壞者,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和順利推進恐怕就會遙遙無期。俄羅斯在中亞的建設性能量有限,但其“破壞性能量”卻不容低估——這已被中亞發生的許多重大政治事件一再證明。
當然,即使沒有俄羅斯掣肘,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同樣會挑動各種“中國威脅論”阻撓這一項目。美國更希望中亞陷入動蕩,以便從中漁利,滿足其在中亞地區的戰略利益。之前美國曾經提出以絲綢之路命名的計劃,卻將中國等相關國家排除在外。
實際上,俄羅斯無力而美國無意在中亞推進類似的宏大發展項目,只有中國有能力也有善意,希望在中亞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無意于利用鐵路損害俄羅斯的利益,中吉烏鐵路項目將是上合組織框架內深化合作的具體體現,對該組織會帶來更多向心力。此外,中國和俄羅斯都面臨來自西方的戰略壓力。如果中、俄在中亞不睦,不利于雙方在其他領域做出戰略配合,共同應對西方的挑戰。
我國在設計與中亞相關的項目時,必須充分考慮到中亞之外的因素。相關國家也應說服俄羅斯改變立場,或者吸收其共同參與項目,使其成為項目受益者,這樣吉爾吉斯斯坦的立場也會隨之改變。當然,俄羅斯能否改變態度,不在于中國是否釋放出善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俄是否心態正常、理性地看待項目,是否與中國具備足夠的政治互信。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