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絲綢之路是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曾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eGr大陸橋物流聯盟
古代的“絲綢之路”已經成為歷史,如今,最多時每周會有3趟渝新歐列車沿著張騫和他的后繼者開辟出的絲綢之路呼嘯而過,源源不斷將中國的產品帶到了中亞、歐洲,現代的“新絲綢之路”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eGr大陸橋物流聯盟
2012年全線開通、2013年實現回程貨運的渝新歐國際鐵路是第三條亞歐大陸橋,經重慶至烏魯木齊,再從阿拉山口出境,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長11 179公里,該鐵路實現了快速通關,成為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經中亞至歐洲的陸路商貿交通線。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二屆絲綢之路服裝節新聞發布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說,渝新歐國際鐵路的開通將極大拉近新疆與中亞、歐洲國家的距離,使新疆真正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門戶和橋頭堡。
世界范圍內,繁榮地區大多位于沿海、沿線、沿邊位置,新疆便具有沿邊開放優勢,向西,新疆有17個國家批準的一類開放口岸和12個二類開放口岸,已開通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面向中亞、西亞、歐洲的最前沿兩條鐵路大通道。
中國—亞歐博覽會秘書長李靜援曾表示,過去10年,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貿易總額從257億美元提升至3 700億美元,年增30.8%。與此同時,中巴鐵路、中吉烏鐵路,中哈鐵路都已提上日程,隨著新疆鐵路網建設的推進,新疆經貿樞紐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凸顯,東聯西出的新格局在新疆已經成型。
資料顯示,在我國公布的“十二五”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名單中,烏魯木齊與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城市同列。
與鐵路相比,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國際航線開通更是增加迅猛,截至目前,已有29家航空公司運營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定期航班,開辟航線141條,其中國內及地區航線105條、國際航線28條,有21個國家、31個國際城市和52個國內城市與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通航。
新疆民航管理部門數據顯示,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已初步具備國家西部門戶樞紐的基本功能。2011年,新疆機場集團完成旅客吞吐量1 422萬人次,其中,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1 108萬人次,成為全國第17個跨入“千萬級”的大型機場。
據新疆機場集團總經理段子新介紹,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在我國西部地區和周邊區域機場中具有明顯優勢。目前,在中亞其他地區還未形成一個比較發達的區域性國際航空運輸樞紐,而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距中亞、南亞地區的阿拉木圖、伊斯蘭堡、比什凱克、德里等主要城市的空中航程大部分都在2 000公里以內,空中飛行時間不到兩個小時,以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和航空運輸為依托,把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發展成為連接中亞、南亞地區以及歐洲大陸的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的潛力非常巨大。
事實上,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航線已覆蓋周邊幾乎所有國家,至莫斯科、至伊斯蘭堡、至杜尚別均已開通航班,甚至開始出現了內地城市至中亞、歐洲需要在烏魯木齊中轉的現象,由此可見,烏魯木齊正成為中西亞空中交通樞紐,并在“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地理中心正成為區域中心
1992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測定并通過國家鑒定,亞洲大陸地理位置中心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南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87°19′52″,北緯43°40′37″。
然而,地理中心并不意味著交通、經濟和文化領域同樣占有中心地位,事實上,自16世紀世界海洋貿易興起之后,遠離海洋的新疆便再沒有一座城市可用中心來形容。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烏魯木齊正快速成長為國際化大都市,正如美國《大西洋月刊》2013年7月12日刊文所稱,表面上,烏魯木齊像中國大多數二線工業城市一樣,但從這里用漢語、維吾爾語、俄語、哈薩克語書寫的無數廣告、標語和商業布告來看,烏魯木齊已經成為復興的中亞地區事實上的中心。
中心者,交通之咽喉,經貿之繁榮,文化之多元。在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來臨之際,記者從經貿、交通以及文化的角度,為您展現正成長為中亞中心城市的烏魯木齊。
在烏魯木齊電子、服裝、廚房用具的大型批發市場里,來自廣州、浙江的老板們與來自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地客商討價還價的場景已屢見不鮮。過去幾年,在中央政策支持和中國經濟整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烏魯木齊對外開放與城市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正在從亞洲的地理中心邁向中亞的經濟中心。
21世紀以來,中亞地區無疑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市場需求十分旺盛。而在上海合作組織推動下,構建中亞自由貿易區已初見端倪,因此,2008年,烏魯木齊提出了建設面向中亞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的戰略目標和定位。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則從國家戰略高度指出,構筑新疆對內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是把烏魯木齊打造成我國西部地區輻射西亞、中亞的區域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其國際商貿中心的地位。
有研究學者認為,烏魯木齊要想成為面向中亞的國際商貿中心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面向中亞的經濟輻射能力;二是要具備區域交通、通訊中心的地位;三要具備以商貿為主的產業結構;四是具備以外向型加工業為主的先進制造業;五要具備開拓中亞市場的政策構建和環境營造。
從經濟實力看,2012年,烏魯木齊GDP達2 000億元,位居全疆第一,西北五省區居前列。據美國媒體報道,按300萬常住人口計算,2012年烏魯木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8 600美元,幾乎是中國平均水平的1.5倍。盡管GDP的增長主要來源于投資的拉動,并不代表普通人實際收入,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烏魯木齊飛速發展的經濟活力。
烏魯木齊自古就是南北疆的交通樞紐,新疆與八國陸路接壤,為烏魯木齊對外開放創造了條件。尤其是1990年連接中亞、西亞及歐洲的第二座亞歐大陸橋貫通后,新疆一躍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門戶,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中亞及歐洲的咽喉。
和周邊城市相比,烏魯木齊是以西方圓700萬平方公里之內,規模最大、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城市,中亞五國首都阿斯塔納、比什凱克、杜尚別、塔什干、阿什哈巴德都較烏魯木齊城市規模小、人口少,且多數偏離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主干線,與亞太經濟圈的聯系較少,這為烏魯木齊建設面向中亞的現代化國際商貿城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如今,烏魯木齊機場躋身全國五大門戶機場之一,鐵路四通八達,擁有發達的通訊,已形成以數字微波、衛星、光纜為主體的通訊傳輸網絡,具備了與國內外進行大規模、高速率信息交流的條件,所有這些,為烏魯木齊構筑起一條現代化的立體“絲綢之路”,為烏魯木齊打造國際商貿中心奠定了基礎。
記者了解到,烏魯木齊“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50億美元,年均增長20%,成為中國西部和中西亞地區重大經貿文化活動的主要舉辦地之一。而根據國際上的經驗,要想成為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首先要確立一個可以借鑒的參照物,比照香港模式,根據烏魯木齊現有基礎,要用10年時間完成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的建設框架,力爭用20年時間全面建成名副其實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
成為面向中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
要想打造真正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烏魯木齊要以中亞地區為發展腹地,依托上海合作組織大力提倡的開展地區性經濟合作為突破口,不斷加快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的建設步伐。
記者參加前兩屆中國—亞歐博覽會采訪時,不少與會學者表示,烏魯木齊首先要成立服務于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建設的協調組織機構,盡快組建能夠促進地方政府與國家相關部門與中亞地區主要國家友好城市之間,開展對話與交流的協調組織機構,為烏魯木齊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建設,做形象推廣和輿論宣傳準備。
其次,要在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突破。對烏魯木齊各種專業化商品交易市場的整合工作,市區兩級政府應在商品交易市場的功能劃分上,出臺有約束力的政策措施,為現代化國際商貿城的建設提供戰略指導。
最后,烏魯木齊要積極開展與中亞地區國家的跨區域合作和經貿交流。烏魯木齊要積極承擔上海合作組織召開的論壇活動、參加中亞地區的各種經貿洽談會議及展覽會、積極開展面向中亞地區的文化體育交流活動,特別要重點支持中亞地區內銀行間的跨區服務。
為建設面向中西亞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烏魯木齊近年來把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城市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提升烏魯木齊中心城市地位的戰略重點。記者從烏魯木齊市商務局了解到,根據《2008年至2020年烏魯木齊市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到2020年,烏魯木齊將按照“零售商業網絡化、批發市場規模化、物流配送產業化”的發展要求,形成1個市級商業中心、5個區級商業中心、19個居住區(社區)商業中心及30條左右的綜合特色商業街,逐步建立與國內外市場接軌的現代商業網絡體系,把烏魯木齊逐步打造成中亞地區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
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燕寧表示,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戰略布局,烏魯木齊將建設集服裝加工、進出口交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和公共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擬定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 900億元,年均增長18%,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70%以上的戰略規劃。并提出加快推進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的發展,加快建設面向中西亞的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會展之都的目標。
目前烏魯木齊正全力開發的高鐵片區也確定建設成為中亞國際商貿金融中心核心區,未來將是新疆現代化產業和現代城鎮的標志性區域。
“十二五”期間烏魯木齊將繼續優化物流園區規劃布局,同時培育和做大做強物流企業,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并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設面向中西亞的國際物流中心。
烏魯木齊將發揮中國—亞歐博覽會品牌效應,不斷拓展會展市場資源,提高辦展的層次與規模,辦好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國際建材博覽會等一系列大型專業性展會。推進新疆國際會展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國內國際會展機構的合作,扶持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會展經營和會展服務企業,打造會展品牌,提高承接各類重大會展的能力和水平,把會展業作為烏魯木齊對外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努力打造成為中國西部和面向中西亞的會展之都。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