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中國海新形勢與大陸橋的戰略地位
2013-08-04 10:24:12
Landbridge平臺
編輯:喬夫 網址:www.blh621.com
二戰結束前,美國憑借其強大的制造業和世界貿易積累,能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地位,其他國家為實現貿易結算以及維持匯率穩定,必須儲備大量美元,因此,美元自然成為世界儲備貨幣。
20世紀70年代初,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德國、日本經濟飛速發展,金本位支撐的美元無力維持世界貿易平衡,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與黃金脫鉤,并在隨后的石油危機中將石油以美元計價,強化了美元的統治地位。
既然資本的流動可以增值,不經過生產就能以錢賺錢,美國不再需要一般性實業企業。除急需的生活品外,其他商品都從國際市場購買,并借此向世界輸出美元;其他國家為了國際貿易結算順利進行,以及保持匯率穩定,不得不持有數額巨大的美元儲備;為了美元保值增值,這些國家又不得不去購買美國債券或其他所謂安全的美元資產。這就形成一個世界經濟循環的怪圈:美國所需要的商品,只需印刷鈔票到外國買就行;美國買東西花掉的美元,通過出售美國債務重新回到本土,變成美國政府和公司可任意支配的現金,從而穩定匯率維持強勢美元地位;這些現金被用在美國人身上,使他們有能力去消費從外國買來的東西;美國的商人通過在本土出售外國商品獲得收入,然后繼續購買別國的商品。如此循環往復,只要美元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不倒,外國政府就需要大量美元儲備,美國欠下的債務就永遠不必歸還。理論上說是只需還息、不必還本的債務,但事實上利息也不必付,因通脹和美元貶值會自然吞食掉利息。另外,只要國際貿易量不斷增加,美國用美元和國債與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物質商品平衡,美元債務就會隨之不斷增大,創造出美國的經濟增長。這就是美國的生產力(以資本增值衡量),是美國從冷戰結束開始的“10年財富效應”的秘密。只要世界各國使用美元,美國就可繼續搭世界經濟的便車。
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的經濟數據:美國是世界上最大債務國(公開外債15.23萬億美元,超過國內生產總值15.17萬億美元;加上國內社保欠債等隱性債務,內外債務高達53萬億美元;2008年兩房債券等金融衍生品造成的壞賬保守估計有20萬億美元;總計債務高達73萬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500%以上)、最大資本輸入國(世界500個最大壟斷聯合公司中美國占1/3,且營業額和資產總值名列前茅的都屬美國)、最大商品進口國(除武器裝備、高科技產品、美國大片、糧食出口占世界同類最大份額外,其他多為進口);高赤字(2011年財政赤字12990億美元)、高逆差(2011年貿易逆差5580億美元,中美貿易順差2955億美元)、高軍費(2011年軍費開支8200億美元,占世界比例超過40%)。
隨著外匯及金融市場解除管制和市場經濟逐步在全世界推行(全球化),美元逐漸統治了世界經濟,控制了世界的生產,這就是當今世界的生產方式,即當今世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以此積累著當今世界體系的經濟基礎;美國霸權由此也通過美元霸權擴張到全球各個角落,其影響已從它直接作用的全球金融、貿易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各領域,影響著世界范圍的上層建筑。
除了美元的經濟霸權外,美國還積極推行資本主義文化霸權,其目的是在思想上馴化,使人們樹立個人利益至上的觀念,生活上強調消費主義,崇尚自由市場、投機和冒險,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從而為金融資本在全球的和平擴張提供意識形態領域的適宜氣候和肥沃土壤。文化霸權的手段包括電視、互聯網、電影大片等幾乎所有媒體。其實,控制這些“現代”媒體的人與操縱美聯儲的是同一群人,受眾是全世界其他人,特別是年輕人。他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世界觀是在全球化的時代和西化、自由化的氛圍中形成的,普遍受其潛移默化的影響。
由于這些口號和觀點抽象地反映了勞動者的某些基本需求,比如人權、自由、民主、和平、個人價值、利用市場發展經濟等,看似符合人道、很有新意,實則在執行中都是雙重標準,兩套概念,都是區分主體和客體的。因此,在客觀上具有極強的誘惑力和欺騙性。而第三世界國家的管理者和學者可能是出于太強烈的責任感,想把國家發展強大起來,自覺自愿地加入剝削者的行列,以至擁護并不加選擇地接受私有制和自由市場,積極要求融入“全球化”世界體系。
全球最大500家壟斷企業中,美國有162家,占32.4%,日本有67家,法國有38家,德國有37家,英國有33家,加拿大有16家,意大利有10家,7國集團合計363家,占72.6%。營業額美國占35.7%,7國集團占77.2%;利潤美國占38.7%,7國集團占72.8%;資產額美國占25.5%,7國集團占73.9%。其中美國跨國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業、能源資源、軍工、高科技、服務業等領域。
在這樣的世界經濟體系和社會大分工下,美國通過美元霸權控制全球的金融,從而控制世界的生產,主導著全球財富的分配。因此,國家內部有能力提供較高的收入水平,維持社會的福利和高消費,使資本主義本身固有的勞資矛盾最大限度緩解;與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一方面通過產業分工得到解決,更重要的是通過將矛盾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得到緩和;與第三世界國家無產階級的矛盾限制在一系列民族國家內部。在這種背景下,本應是第三世界國家團結起來一致對強敵,可美國利用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地區平衡戰略等手段轉移矛盾,使用障眼法讓第三世界國家互相爭奪和制約,從中獲得漁翁之利。進入全球化之后,邊緣地區被塑造成農業、礦業產品的供給者,它們提供的低廉價格使中心地區生產成本得以降低。
當今世界體系是資本主義統治世界的結果,資本主義已經由商業競爭、產業壟斷階段發展到金融霸權階段,變成了真正的帝國主義,既表現出當今時代的許多新特征,也依然具有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本質屬性,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必然結果,兩個必然過程的交匯意味著世界范圍的戰爭。因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僅沒有過時,而是正當其時,今天才真正表現出最深刻、最強大的現實指導作用。
中國所處的當今世界體系是由美國主導、已經發展到金融霸權階段的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中心國家壟斷了貨幣和高技術,主導著世界的生產分工和分配,主導著世界的文化和安全態勢,對外圍國家構成超強剝削和掠奪。
中國要轉變“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發展方式,同時考慮中國的國家安全,將直接影響中國對外商品貿易和物流的結構性調整,大大縮減對海上物流的壓力,減少對發達國家集團的產品出口;對陸上物流的要求適當增加,加強與歐亞陸上鄰國的貿易和技術合作,使歐亞大陸成為經濟、政治、文化、安全的整體。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