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果斯:圍繞四個中心,打造向西開放橋頭堡
2013-07-18 13:00:14
Landbridge平臺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開局之年如何開局?新疆霍爾果斯為大陸橋沿橋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霍爾果斯:圍繞四個中心,打造向西開放橋頭堡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決定設立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有關人士認為,霍爾果斯的“特區”定位成為發展的核心要義,霍爾果斯從口岸向“特區”的升級,不僅僅是名稱上變得氣派、政策上得到優惠,更加重要的是實現“從點到面”、“從通道到網絡”、“從城鎮向城市圈”的進化升級。
目前,有關部門初步確定了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的區域范圍及基本情況?;魻柟固厥饨洕_發區的區域范圍及基本目標:區域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范圍包括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綜合保稅區、鐵路及高速公路綜合物流區、兵團霍爾果斯工業園區、進出口資源加工區、邊民互市中心城區和金邊鎮七大區域。為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霍爾果斯口岸積極啟動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籌建工作,及時成立了特殊經濟開發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打造向西開放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并開展前期規劃工作。
2010年12月,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正式成立,特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陸民一履職便對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在2011年初黨工委第一次擴大會議上,陸民指出:“十二五”開局之年霍爾果斯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口岸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廣大干部要始終保持奮發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干大事、創大業的氣勢,努力打造開放的霍爾果斯、奮進的霍爾果斯、綠色的霍爾果斯、和諧的霍爾果斯。他要求,把轉變作風作為完成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迅速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開放的霍爾果斯:外向經濟、外貿發展、國際通道、陸路口岸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將堅持外向型經濟戰略,加快對外貿易發展。堅持外向型經濟與新型城市化建設同步推進,著力打造發展平臺,努力實現外向型經濟發展新突破。圍繞中哈鐵路、公路對接,科學規劃一批果蔬、建材、機電、汽配為主體的專業物流交易中心。積極發展與中亞市場及歐州市場對接的現代物流業。引進國際化、專業化大型物流集團公司,在合作中心配套區內加快發展國際采購、中轉、配送等現代物流業務,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分揀、包裝、搬運、保險等物流衍生業。積極推進農產品出口平臺建設,加快實施重點項目,建立服務于全州乃至全疆的農副產品出口基地。積極培育輕紡、建材、鞋帽、電子、玩具等邊民互市平臺,力爭在政策領域實現新的突破,提高邊民互市個人貨值上限,創新邊民互市貨物出入境方式,使邊民互市物流、人流、資金流大幅增長。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將加快國際大通道建設,全力打造全國功能設施一流的陸路口岸。要緊抓鐵路、高速公路、能源管道建設的機遇,努力提升口岸通關環境。全力推動鐵路口岸建設,力爭年內啟動鐵路口岸及配套區鐵路專用線及部分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南部聯檢廳建設。按照年通關過貨300萬噸,出入境400~500萬人(次)的標準,建設電子化、信息化為一體的高智能聯檢區域。圍繞中亞天然氣項目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確保天然氣進口貿易順利開展。啟動建設海關報關報檢中心、檢驗檢疫實驗大樓,推動報關報檢電子通關一體化建設。完善通關量化考核獎懲機制,強化各查驗單位的溝通協作,健全通關服務協調機制,開辟綠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的通關服務,提升口岸貨物吞吐能力和通關效率,形成良好有序的通關環境,努力將霍爾果斯打造成全國一流的陸路口岸,使之成為我國面向中西亞乃至歐洲的國際交通大樞紐。
奮進的霍爾果斯:目標增長、快速發展、國際平臺、園區工業
陸民指出,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霍爾果斯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關重要。要緊緊圍繞特殊經濟開發區、合作中心、大通道建設,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推進重點工作,實現區域跨越式發展的強勢開局。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確定了2011年特殊經濟開發區的工作目標。實現生產總值30億元,增長32%。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5.5億元,增長136.5%;第三產業增加值24.5億元,增長20.1%。完成區域內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增長1倍。實現通關貨物量900萬噸,增長156.4%;通關貿易額56億美元,增長85.4%。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39億元,增長8.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250萬元,增長25%。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全面啟動特殊經濟開發區建設,全力打造區域快速發展的主動力和核心競爭力。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是實現區域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是實現政策、體制、機制變革的突破口。對于霍爾果斯來講,特殊經濟開發區建設是一個全新的歷史使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立足于今后特殊經濟開發區建設,在體制、機制、班子和干部隊伍方面已經做出重大調整和支持,為今后各項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基礎。但也必須充分認識到,在霍爾果斯建立特殊經濟開發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是一項在創新與變革中殺出一條血路的艱巨使命。在思想認識方面,霍爾果斯要凝聚一心,做好打長期攻堅戰的能力儲備。堅持以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解決新課題、新難題;在體制創新方面,要迅速建立與特殊經濟開發區戰略目標相適應的管理體制,要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特殊經濟開發區黨政機構設置工作;在前期規劃方面,要充分依靠江蘇援助力量,以最新的理念,科學定位發展功能和產業布局,高水準一步到位完成區域各項規劃;在政策爭取方面,要積極爭取特殊經濟開發區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更為優惠的政策,發揮綜合效應;在前期建設方面,要統籌整體、同步鋪開、核心驅動,重點圍繞霍爾果斯區域規劃,大手筆開展招商引資和建設工作。要充分借助蘇州工業園、連云港對口支援的力量,在其輻射區域全方位開展宣傳和招商引資工作,力爭依托政策優勢,在先行啟動區項目入駐數量上有大的突破。口岸各族干部群眾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特殊經濟開發區建設要求上來,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積極推動合作中心建設,全力打造國際化交流合作戰略平臺。合作中心通過近3年的努力,中心區已具備封關和商業運作的條件,霍爾果斯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加速推進合作中心各項建設工作。一是確保項目落地。充分利用中央賦予合作中心的特殊政策和投資支持,著力打造投資平臺,通過合作、引進等多種方式,實現中心商業開發項目落地,發揮中心功能,形成區域發展的主動力。爭取已洽談的3個商業項目和4個在談項目于年初同時動工,2011年6月底前部分項目投入商業運營。二是確保政策優勢。加大對現有政策的研究分析,推動自治區完成合作中心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的制定,加快合作中心管理機構的組建。積極向自治區申請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在稅收、產業經營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使合作中心成為優惠政策集聚區。三是確保按期封關。積極發揮中哈合作中心聯合管理協調機構作用,加強中哈雙方溝通協調,形成合理銜接的共同管理基礎和數據交換平臺。2011年3月中旬開工建設中哈雙方的連接通道,同時要克服困難逐步解決“一關兩檢”、邊防等部門管理和生活辦公問題,確保2011年7月1日合作中心實現封關運營。
圍繞園區建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勢推進工業經濟發展。重點立足國內外兩種資源,大力發展能源資源產業開發、高新科技產業、進出口加工、農產品加工業。依托合作中心、 中心配套區、鐵路口岸、兵團工業園區,高標準布局區域產業發展規劃。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入駐口岸,迅速形成多個進出口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產業化的跨越式發展。圍繞專業園區建設,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推行中小企業抱團經營,組成行業集團推進專業化園區建設。
綠色的霍爾果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旅游特區、城市品位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堅持以人為本,嚴格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城市綠化要求,加快綠化建設。目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霍爾果斯口岸以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花園式邊境小城鎮為目標,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城市綠化要求,始終堅持“建一房,綠一片;建一路,綠一線,讓綠色跟著建設走”的綠化方針,加快公共綠地建設。
目前,合作中心中方區域投資5600多萬元著力打造綠色園區,其中投資道路綠化工程2000萬元、投資聯檢廳中心廣場綠化工程1686萬元、投資喀拉蘇河綠化整治工程1893萬元及國防林保護工程48萬元。各項綠化工程均在建設中。這些項目的建設將有力促進中心內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圍繞建設旅游特區,爭創新疆旅游新的增長極。加快旅游特區建設,創新旅游發展模式,努力將霍爾果斯打造成為新疆旅游新的增長極。加快啟動“上合園”旅游項目建設。立足觀光、商務、游樂三大產業目標,規劃建設以綜合接待服務區、商務會議度假區、活力休閑娛樂區、娛樂風情體驗區、中亞美食區為主體的旅游景區,打造中亞區域理念最為先進、設施最為齊全、功能最為完備的多元旅游精品區。圍繞特區發展,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景區景觀、停車場等項目建設,新增一批星級酒店,不斷提高對中外游客的服務水平,打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大力拓展出入境旅游。積極向自治區及國家有關部門申請,開通中國公民赴哈薩克斯坦進行一日或多日免簽旅游購物,積極爭取恢復霍爾果斯口岸簽證處及落地簽證業務。將霍爾果斯打造成為中國面向中亞區域旅游的特色目的地。加大旅游品牌建設力度。舉辦霍爾果斯國際旅游節,將其打造成為霍爾果斯精品旅游文化。積極開展旅游品牌的推介和對外宣傳,加大霍爾果斯門戶網站、電視媒體建設力度,推出一批精品節目,塑造良好形象。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積極推進城市化建設,實現城市品位和檔次的跨越式提升。城市綜合功能是區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要千方百計爭取國家資金支持,著力推進霍爾果斯的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進程,全面增強城市對經濟發展的承載力。堅持城市經營理念,繼續加大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啟動特殊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對現有城區供熱體系進行改造提升。加大城區主要街道的綠化亮化工程建設,加快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集中供熱、自來水廠等生活設施建設步伐,實現城區基礎設施功能全面提升。同時要加強城市管理,健全完善城市管理各職能機構,強化服務功能,加快推進城市服務和管理工作市場化運作。大力支持和引導房地產業發展,保證來口岸的經營性人員住有所居。
和諧的霍爾果斯:財稅增收、經濟增長、保障民生、繁榮社會
積極推進民生項目建設,實現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認真落實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確保困難群眾及農民工子女入學,鞏固“兩基”成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霍爾果斯中學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今年投入使用。加快口岸人民醫院內部科室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積極推進市場化經營。啟動計生服務指導站項目建設,提升轄區居民生殖保健水平。啟動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社區文化陣地建設,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轄區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就業培訓力度,不斷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社會救濟力度,完成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和救助管理站等基礎性項目建設。
積極推進民生項目建設,實現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霍爾果斯中學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今年投入使用。加快口岸人民醫院內部科室建設,啟動計生服務指導站項目建設。啟動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社區文化陣地建設。積極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成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和救助管理站等基礎性項目建設。
全面做好財政金融工作,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迅速理順財政體制,為區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大力培植財源。支持重點財源項目建設,扶持稅收主體和骨干稅源。強化稅源監控,建立財稅庫網絡監控平臺,促進稅源依法轉為稅收。加強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征管,特別是加大土地增值稅和契稅征收力度;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征繳,確保各項稅收應收盡收。優化支出結構。優先安排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的重點支出,保障重大事項、重點領域和重點建設資金需求。規范部門預算管理,嚴格控制預算追加。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推行公務卡管理。做好向上爭取工作。完善部門信息通報制度,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新型產業發展和專項補助等方面爭取支持,力爭有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自治區扶持計劃。支持金融機構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地方發展支持力度,建立政銀企共贏發展平臺。落實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獎勵辦法,提高金融機構積極性,推動金融業與口岸發展相融合。(根據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陸民的講話材料整理)
相關鏈接:
2010年和“十一五”期間霍爾果斯工作情況回顧
2010年和“十一五”期間,霍爾果斯在不斷突破與創新中贏得發展,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自治州工作部署,勇于開拓、排難而上,圍繞合作中心建設,積極培育外貿、進出口加工、物流、旅游等優勢產業,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項任務,開創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新局面。
霍爾果斯區域經濟總體水平明顯提升。2010年,霍爾果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28億元,比2009年增長15.7%,是2005年的7.4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是2005年的5.8倍,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8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2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0億元。
霍爾果斯合作中心建設有序推進。一是基礎設施全面完成。累計投資8.8億元,完成中心區及配套區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和部分圍網工程建設,已具備封關和商業開發條件。二是封關驗收前期準備基本就緒,聯檢中心車輛、旅客及一關兩檢查驗和監控系統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三是高位推動招商工作。與加拿大高登仕、新疆華邦旅游和浙江神武石化、德商等企業達成投資協議,初步確定首批投資100億元三個商業項目入駐合作中心。四是與哈方協調溝通成果顯著。雙方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簽訂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協調會議章程,成立中哈合作中心管理協調委員會,明確合作中心于2011年7月1日實現封關運營。
霍爾果斯工業經濟整體實力穩步增強。霍爾果斯圍繞合作中心產業定位,加快推進園區建設,通過財政啟動、企業墊資等方式投入資金1.2億元,完成基礎設施配套面積6平方公里。積極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投資2400萬元完成輕紡工業園一期工程。五年來,園區累計投資9.1億元,入駐企業達29家,以海鑫襪業、曼莎針織、德祥工貿、欣宇襪業和三合工貿為主體的紡織業已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霍爾果斯對外貿易持續穩定增長?;魻柟辜訌娡P硬件設施改造,完善通道功能,投資800萬元完成聯檢區域基礎設施改造,建立疆內首個電子通關查驗系統,制定通關量化考核獎勵辦法,并開辟綠色通道,確保了果蔬、重大項目設備車輛的出入便捷。2010年,實現通關貨物量308.5萬噸,通關貿易額29.69億美元,分別是2005年的6.8倍和3.6倍。實現進出口貿易額34億美元,同比增長24.5%。進出境人員55萬人(次),進出境車輛7.4萬輛(次)。
霍爾果斯物流平臺功能加快提升。圍繞中哈鐵路、高速公路建設,霍爾果斯積極推動物流產業規劃布局。全力扶持現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農產品保鮮庫等物流倉儲設施建設。恒信、競天、森橋已形成品牌優勢,金木國際、九鼎隆外貿、瑞威蘭等一批新興物流項目相繼開工。目前,口岸從事倉儲物流大中型企業5家,物流倉儲面積達到42.8萬平方米,已成為全疆最大的農副產品、小商品出口物流中轉基地。
霍爾果斯城市化進程步入新階段。按照國際化、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圍繞城市建設和管理,霍爾果斯大力實施城市經營戰略。5年累計投資2.7億元,完成亞歐路、友誼路、濱河路等27 條城區主干道改擴建工程及亮化美化工程。投資8691萬元實施重點路段、主要街道的綠化美化工程,城市面貌不斷改觀。投資1.9億元實施城市供熱、供水、污水、垃圾工程,投資9972萬元新建改建供熱管網和換熱站工程,城市承載力不斷提升。大力支持和發展房地產業,五年累計完成投資1.9億元,新增房地產開發面積24.89 萬平方米。
霍爾果斯旅游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依托獨特的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霍爾果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開發力度,投資900萬元對國門、國際商貿中心、互市貿易中心等主要旅游景點配套設施進行改造。新建星級酒店3家,各類旅游服務性企業達25家,日接待能力1500人。推進節慶旅游,成功舉辦霍爾果斯國際旅游商品節,引入旅游投資開發公司實施專業化運作,進一步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擴大霍爾果斯的影響力。2010年,實現旅游收入6.3億元,接待旅客54.47萬人(次)。
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和建市前期工作迅速啟動。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霍爾果斯積極啟動特殊經濟開發區籌備工作,按照“打造向西開放橋頭堡”的戰略定位,突出進出口加工基地、國際物流樞紐兩大功能,高起點、高標準啟動前期規劃工作。委托國內知名設計規劃單位對區域總體規劃、功能定位和產業定位及特殊經濟開發區政策進行深入研究,初步方案論證已完成,正在抓緊向民政部進行申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