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持西安統籌水資源管理 建設秦嶺水源保護區的建議
2013-05-23 14:21:44
Landbridge平臺
秦嶺水資源基本情況秦嶺是我國 25 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水資源量 222 億 m3,約占陜西省水資源總量的 50%,是陜西的主要水源涵養區。其中,秦嶺南坡水資源量182 億 m3,約占陜南水資源量的 58%,是嘉陵江、漢江和丹江的源頭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區; 秦嶺北坡水資源量約 40 億 m3,約占關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的 51%,是渭河的主要補給水源地,是關中城市群用水的重要來源,是西安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其水文生態環境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供水水源的水質與水量,影響西安市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和每個關中居民的生存質量。西安市水資源利用情況目前西安市常住人口為 851.34 萬人,其中市區 653.72 萬人。全市水資源總量為 30.74 億 m3,天然地表水資源總量為 25.84 億 m3,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8.76 億 m3,用水人口為 394.1 萬人,自來水廠 15 個,供水綜合生產能力 197.4萬 m3/ 日,全年供水總量為 42364 m3,平均日供水量 116 萬 m3,其中黑河引水系統 31966 萬 m3,占全市供水總量的75.5% ;污水處理廠 12 座,日處理能力為 111 萬噸,年處理污水 28746.2 萬噸,污水在利用 761 萬噸。秦嶺水資源面臨問題1.水資源環境破壞。
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正不斷遭受人為破壞和污染:采石采礦破壞植被,旅游景區擠占河道,旅游開發亂占林地,生活垃圾隨意傾倒,盜伐濫伐林木屢禁不止,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西安由于歷史原因造成森林植被大面積破壞,直接導致了水源涵養功能下降,由此引發河水暴漲暴落,水體總量減少,季節性河流增多。自 70 年代以后,秦嶺北坡的河流有 80% 成為間歇河,昔日豐沛的水勢已成涓涓細流,地表徑流量占到西安市水資源總量 82%的秦嶺北麓水源地遭受到嚴重破壞。2.過度開發水資源造成生態破壞。西安市秦嶺北麓主要河流 48 條,由于農田灌溉、城市供水和水力發電的需要,全市已建水庫 96 座,其中秦嶺北麓水庫 61 座,大小水電站 41 座。梯級水利工程的興建,對區域生態環境將會造成較嚴重影響,有利的一面主要表現在水利水電工程能夠滿足農田灌溉、城市供水和社會用電的需求,減少火電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還兼有防洪、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不利的一面就是水利工程截斷河流,導致下游地表水資源普遍減少,河流斷流現象加重,下游地區地下水位下降,湖水干涸,生態環境急劇退化。3.資源型缺水嚴重,用水工藝落后。西安是關中城市群發展的核心,也是關天經濟區發展的關鍵,西安人口密集,資源型缺水嚴重,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 314 m3,分別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 13%、全球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 4%,人均擁有水量遠低于國際公認的絕對缺水線 500 m3,是一個資源型缺水的城市。另外,一方面西安市的企業大多是老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水的重復利用率較低,除火電行業水的重復利用率在 90%以上外,其他工業均在 40%左右,鄉鎮企業更低;
另一方面,關中灌溉歷史悠久,灌區工程年久失修,輸水損失大。近些年來,加強了節水措施,灌溉用水定額有較大幅度降低,但在全國仍屬較高水平。4.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對水的迫切需求。國家賦予西安的定位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前,西安城市發展九大板塊中的五大板塊經濟開發區、浐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渭北工業基地產業帶全靠抽取地下水運行,閻良航空基地近半水源來自地下水。水資源緊缺已經影響到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的發展。按照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至 2020 年西安市的總人口規模為1070.78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規模為850.67 萬人,生產總值超過萬億元,按照萬元 GDP 用水量為 20 立方米計算,未來西安市消耗水資源總量將達 20 億m3以上,日需供水達 547 萬噸,目前西安市的日供水量僅為 116 萬噸,遠遠無法滿足西安城市發展的要求。統籌水資源管理,保護和利用秦嶺水資源的措施(一)實施城市供水水源建設,提高城市供水能力。為了滿足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需要,西安須建設完成五大引水系統:即黑河引水系統、李家河引水系統、大峪引水系統、灃峪引水系統、灞河上游引水系統。涉及主要水源流域面積 470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 20.98 億 m3,總庫容 6.29 億 m3。五大引水系統建成,西安市年地表水供水量可達 10.28 億 m3,至2020 年“引漢濟渭 ”工程可引入西安 5億 m3,屆時,西安城市供水總量可達15.28 億 m3,可大大緩解我市 2020 年供水需求。(二)節約用水,統籌水資源管理供水系統的建設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關中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必須考慮水資源本身的開發利用極限。一是西安市地下水已嚴重超采;二是水資源補償費不斷攀升,引漢濟渭、引乾濟石等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成本提高;三是引調南水造成秦嶺南麓調區的生態失衡將對調區下游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帶來不可預見的惡果;四是如果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希望僅僅寄予開發新的水源,那么人們仍不會珍惜水資源,開發再多也無法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因此,面對水資源匱乏,水資源浪費的現實,應該把節流作為關中地區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基本戰略。1.廢水利用。加大投資力度,建設城市水道系統,將飲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開。市政工程清污分流,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以便區別處理,提高廢水重復利用率。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提升改造,提高污水處理率。2.節約用水。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節水型產業發展。努力實現農業節水目標,改大水漫灌為節水灌溉;在家庭生活用水中,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利用水價政策調節工業生產,鼓勵企業污水處理,污水再生,使之重新資源化,提高水的利用率;針對城市的賓館、住宅開發應用節水型衛生設施。
3.雨水回收。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暴雨成災突顯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系統落后,雨水資源沒有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反而形成災害,造成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建議:一是制定雨水回收利用政策、法規,要求公共設施的屋面、道路、地下等必須安裝雨水回收存儲等裝置,限制鋪設不透水路面,綠地、景觀園區必須設有雨水回收通道等;二是加大雨水收集系統建設投資,提高雨水、洪水資源利用率;三是加強雨水收集利用科技攻關,解決雨水回收利用的技術難題。
4.限制取水。水資源開發利用不能超過區域水資源承載力,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嚴格限制和禁止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設項目;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程序,對于新增取水無水資源論證的不予審批;實施階梯水價制度,充分發揮水價調節作用,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三)涵養水源,建立水源地保護區秦嶺北麓是關中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涵養地。注重水源保護區全流域生態系統保護,確保將流域內取水口上游區劃定為保護區,對水源保護區進行確界立碑,嚴格限制交通車輛、旅游愛好者出入,禁止采礦、采伐林木和其他開發建設活動;所有一級保護區建立隔離工程保護措施,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全面實施封山育林、天然林保護和生態移民工程,劃出洪積扇保護范圍,加寬河道,修建攔水低壩,實施截洪引滲,發揮地下水庫調蓄功能;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完善水源保護區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保護區內生態保護的相關措施。(四)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一是在完善引水系統的同時,對所有水庫、水壩進行改造,確保生態流量,干流水生生態系統功能和結構基本穩定,河流健康得到整體維護,最大限度地減輕對下游水資源利用及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二是嚴禁在依法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禁止開發的區域,國家和地方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等確定的禁止開發區域以及瀕危、珍稀、特有保護動植物的重要生境等生態敏感區布局水電梯級;三是根據不同珍稀生物的生活習性以及人文自然景觀特征,保留充足和必要的天然河段;四是加強流域生態的基礎調查和研究工作,建立河流生態監測體系,推動開展流域生態保護規劃。
(五)保護儲備地下水根據 《西安市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應明確劃定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強化深層地下水禁采和限采措施,建立地下水應急戰略儲備制度。增加和改善地下水位自動控測點,完善全市地下水位動態監控體系。(六)建立水資源補償機制秦嶺北麓水資源對整個關中地區的貢獻巨大,在大力投資開展水源工程建設的同時,應建立水資源補償制度。根據生態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秦嶺北麓保護資金和生態效益補償、水資源補償等專項資金制度及相關條例,在秦嶺地表水主要供水地區征收水資源補償費,用于源頭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建設。建議秦嶺地跨甘肅、陜西、湖北、河南等省,是我國南北氣候、地理、生物、水系等的天然分界線,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的重要水源涵養區,保護秦嶺是涉及多省市、多部門、多學科的一項系統工程,建議把秦嶺保護納入國家戰略,設立國家級秦嶺水源地保護區及西安城市節水利用項目示范區,支持西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統籌水資源管理,保護秦嶺水資源。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建設城市節水、雨水收集系統,完善保護區機制體制,開展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大中央財政扶持力度,全面實施秦嶺水源地生態移民工程,支持生態破壞嚴重的水源地生態修復工程;三是支持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投資建設并完善西安市城市供水水源工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