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大陸橋發展的幾個思考
2013-05-10 14:12:37
Landbridge平臺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朱曉寧
新亞歐大陸橋現實運輸狀況的思考
首先,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方式中,鐵水集裝箱聯運是陸橋運輸的主要組織形式:同時,陸橋運輸受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的影響以及海運、港口、鐵路、口岸等單位協同工作的影響。
其次,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量和運輸組織呈現波動性的變化,表現為:客戶需求的滿足程度有待提高,具體表現在國際政治、經濟、貿易大環境下的國家運輸政策、運輸組織政策,運輸價格政策,口岸通關政策等方面。
再次,新亞歐大陸橋運輸單證的電子化及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促進新亞歐大陸橋運輸單證的電子化,建立與運輸相關的所有部門之間信息的有效交換,加強對運輸信息的實時追蹤管理。
促進鐵水多式聯運協調發展的思考
鐵水多式聯運協調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組織協調:涉及部門之間業務的有效配合;能力協調:設施設備的空間配置和利用的優化;
信息協調:業務信息溝通與處理的便利、快速、有效的手段;
愿景協調:參與企業共同的利益訴求,合則共贏的愿望表現。
鐵水多式聯運協調所具備的條件:
空間資源:鐵路與港口、船公司在設施設備上的有效配合;
時間資源:鐵路與港口、船公司在運輸組織上的有效配合;
合作基礎:合作的愿望和促進合作的動力。協調發展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理論層面———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在組織、能力、信息、愿景四個方面協調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技術層面———運輸資源時空間配置和利用的方法?;趥鞲芯W、物聯網的多式聯運業務信息處理技術。集裝箱運輸組織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
操作層面———政策、標準、規范、制度體系的建立和有效實施。陸橋是沿線國家、區域的共有資源,從關注陸橋運輸拓展到關注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國家導向下的區域經濟合作。中國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和運營釋放了限制的運輸能力,多港口貨物匯集在陸橋上,貨源更為充足,貨物運輸需求的滿足刺激運量的增加,大規模運量帶來高效運輸組織,促進經濟發展。
未來亞歐陸橋發展空間拓展的思考構筑“連云港—徐州”城市圈,資源共享、城市共建、交通共聯、機制共通,以港口為紐帶,促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修建連云港—徐州高速鐵路,聚人氣、暢物流。文化是創造出來的,文化是傳承的,文化是有巨大社會價值的,大陸橋可以成為文化之橋。創立大陸橋論壇,由連云港市牽頭,陸橋沿線區域參加,共商以陸橋為紐帶的區域經濟發展與合作藍圖。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