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
2013-04-19 14:13:01
Landbridge平臺
一、物流成本核算及統計現狀
物流成本核算是最近幾年提出來的一種成本核算項目,對我們公司來說,也是在今年年初才開始設置物流成本核算科目以及編制物流費用表,前幾年僅在年末對物流費用進行統計,只統計了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中的運輸費、短倒費、裝卸費、倉儲費等幾個科目的費用,而進入存貨成本中的包到價運費及相關物流費用并沒有統計到物流費用中,這就造成存貨成本虛增,而物流費用統計的不完整的狀況,一直就沒有得到改觀,從而造成物流費用不真實。同時,運輸貨物的重量也沒有統計完整,不能按照貨物的品種進行分類,這樣就無法統計并計算出某種商品的單位物流費用,最終造成只能掌握整個公司的物流費用總水平,不能細化到各費用項目,也就不能進一步分析、研究各項目的物流費用水平。
二、建立核算體系的必要性
如今,物流成本已經滲透到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之中,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性資源。為了更好的監控公司物流費用發生情況,從而采取多種措施不斷降低物流費用,為合理的控制物流成本建立基礎數據。
為了加強對物流成本的綜合管理與控制,就是要將物流成本管理系統與日常控制系統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不斷優化的物流系統的循環。通過一次次循環、計算、評價,使整個物流系統在不斷地優化,最終找出其成本最低的最佳方案。
目前,公司財務人員雖然進行一些物流成本的分解,但還停留在財務會計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與反映的層次,沒有充分利用管理會計中的有關方法對物流成本進行歸集分配,并運用到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績效考核、經營決策等領域中,這使得公司物流成本的核算不能與之有效地利用結合起來。
同時,目前國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教育中沒有相關物流及物流成本的知識,使得公司在職的會計人員沒有物流成本核算與控制的概念,這是當前我國物流成本的核算與運用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也是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必須建立攀鋼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因此,公司財務部結合自身情況,通過建立物流成本核算體系,把原來在存貨成本中反映的物流費用通過增加輔助核算項還原出來,統計到物流成本中,從而真實反映公司目前的物流費用消耗水平,并充分利用管理會計中的有關方法對物流成本進行歸集分配,運用到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等領域中,使得會計核算能與之有效地利用結合起來。設置物流成本核算體系也便于統一核算口徑,加強管理。因此建立攀鋼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刻不容緩。
三、物流成本核算的建立
(一)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
物流成本核算貫穿于企業整個物流活動的全過程,具體的核算內容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發生的成本支出以及進行物流管理而引起的成本。
公司物流成本核算主要是利用存貨類、成本費用類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和歸集,具體核算時通過在存貨類科目下設置“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以及在成本費用類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實現。物流費用按照采購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環節三個環節進行核算。詳細設置如下:
1、采購環節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
采購環節物流費用是指采購物資從供應商始發地至入庫前發生的物流支出,通過在原材料等存貨類科目設置“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進行歸集,并在該輔助核算項下設置采購價格、物流費用、出庫價格3個明細項目。
1.1采購價格,指單位通過某種方式與供應商之間確定的所需采購的物品和服務價格(泛指出廠價),不包括由需方承擔的包到價運費等與采購活動相關的物流費用。單位與供應商以包到價為結算價時,專業部門應向財務部門提供分配單,財務部門根據分配單分別進行采購價格和物流費用的核算。
1.2物流費用,核算單位在采購環節發生的與物流相關的成本費用。按以下內容設置物流費用明細項目。
(1)運輸費,歸集單位采購環節運輸過程中的費用支出,不包括物資到廠后的倒運費和進口環節相關費用。下設7個明細項目:
①運費,核算單位采購的物資從始發地到合同約定目的地區間發生的運輸費用。
②站臺費,核算單位采購環節發生的火車站站臺費,包括站臺保管費、站臺使用費等。
③合同變更費,核算單位變更物資運輸合同發生的費用支出。
④超載費用,核算單位采購環節發生在公路運輸途中的超載罰款費用。
⑤養路費,核算單位物資采購用車繳納的公路養護、修理、技術改造、改善等專項費用。
⑥油料費,核算單位物資采購用車發生的油料費用支出。
⑦其他相關雜費,核算單位在采購環節發生的不包含在以上項目內的運輸相關費用。
(2)倒運費:核算各單位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倒運費用。
①短倒費:核算各單位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短程倒運費。
②場地租用及中轉費:核算各單位在采購倒運過程租用場地的費用以及中轉的費用。
③廠內運輸費:核算產品出廠前發生在廠內的倒運費用。
(3)車皮落空費:核算運送物資租用的火車皮返空發生的費用。
(4)中鐵物流費,核算單位在物資采購環節發生的鐵路運輸服務費。
(5)裝卸費,核算單位在采購環節發生的與裝卸物資相關的費用。
(6)代理費,核算單位進行國內物資采購活動而支付給受托代理人的傭金、手續費等支出。
(7)計量費,核算單位在物資采購活動中發生的計量、測量費用支出。
(8)檢測費,核算單位發生的對采購物資進行性能與質量方面的檢測而發生的費用。
(9)途損費,核算單位在物資采購活動中發生的經審批認定的合理損耗,不包括應由責任人或保險公司賠償的損失。
(10)進口費用,核算單位以FOB條件從國外裝運為基礎進口物資發生的物流費用,下設6個明細項目:
①港雜費,核算單位在物資進口過程中發生的報關、換單、碼頭操作、提重、回空、掏箱等費用。
②海運費,核算從物資出口國港口到目的地港口發生的海上運輸費用。
③代理費,核算單位委托具有進口代理權的公司進口物資而發生的傭金、手續費等支出。
④商檢費,核算單位按照申報商檢的進口物資價值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商檢機構的商品檢驗費用。
⑤途損,核算單位在物資進口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耗。
⑥其他費用,核算單位在物資進口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費用項目以外的其他物流費用。
(11)物流信息系統維護費用,核算單位在物流信息系統維護方面的費用支出。
(12)其他費用,核算單位在物資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費用項目以外的其他物流費用。
1.3出庫價格,核算單位生產經營用物資的出庫成本,包括采購價格和物流費用。
2、生產環節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
生產環節的物流費用是指原料(含備件)、半成品出庫后至投入使用前發生的物流支出以及與生產組織相關的物流費用。通過制造費用科目下運輸費及倉儲費明細科目進行歸集。
2.1運輸費,核算單位在生產組織過程中發生的運輸類支出,下設明細項目:
(1)運輸費,核算單位在生產組織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用支出。該科目下分別設置生產用、非生產用外租車及其他3個明細項目進行核算。
(2)裝卸費,核算單位在生產環節發生的與裝卸物資有關的費用。
(3)養路費,核算單位生產組織用車繳納的公路養護、修理、技術改造、改善等專項費用。
(4)油料,核算單位生產組織用車發生的油料費用支出。
(5)其他,核算單位在生產環節發生的除上述項目以外的物流費用支出。
2.2倉儲費,核算單位在生產組織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場地租用費等。各單位自有庫房的相關支出皆通過本科目歸集。
3、銷售環節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
銷售環節的物流費用是指產成品出庫后至風險轉移至客戶前發生的物流支出。通過銷售費用科目下6個明細科目進行歸集。
3.1運輸費,歸集單位在銷售環節的運輸性支出,不包括出口環節相關費用。下設7個明細項目:
(1)包到價運費,核算以包到價與客戶進行產品銷售結算模式下,單位實際承擔的銷售運輸費用。包到價模式下,單位開據的增值稅票額包括了運費金額。
(2)兩票制運費,核算以兩票制與客戶進行產品銷售結算模式下,單位實際承擔的銷售運輸費用。兩票制模式下,單位向客戶開據的增值稅票額為出廠價,運費另行開具發票。
(3)短倒費,核算單位在銷售環節發生的短程倒運費。
(4)車皮落空費,核算單位在銷售環節發生的因火車車皮返空支出的費用。
(5)裝卸費,核算單位在銷售環節發生的與裝卸商品有關的費用。
(6)養路費,核算單位銷售用車繳納的公路養護、修理、技術改造、改善等專項費用。
(7)油料,核算單位銷售用車發生的油料費用支出。
(8)其他,核算單位在銷售環節發生的除上述項目以外的運輸費用支出。
3.2出口費用,歸集單位在商品出口環節發生的物流費用支出,包括出廠至港口的國內物流,下設6個明細項:
(1)出口運輸費,核算單位在商品出口環節發生的內陸運輸相關費用支出。
(2)出口海運費,核算單位在商品出口環節發生的海運費支出。
(3)出口代理費,核算單位委托具有出口代理權的公司出口商品而發生的傭金、手續費等支出。
(4)港雜費,核算單位在商品出口過程中發生的換單、碼頭操作、提重、回空、掏箱等費用。
(5)商檢費,核算單位按照申報商檢的出口商品價值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商檢機構的商品檢驗費用。
(6)其他,核算單位在商品出口環節發生的除上述費用項目以外的其他物流費用。
3.3銷售代理費,核算單位進行國內商品銷售活動而支付給受托代理人的傭金、手續費等支出。
3.4保險費,核算產品銷售環節為產品購買的保險費。
3.5包裝費,核算單位在銷售環節發生的與商品包裝有關的費用,包括包裝物和包裝勞務支出。
3.6退貨賠償物流費,核算發生銷售退貨時,單位承擔的退貨賠償物流費用。
3.7倉儲費,核算單位在銷售環節因倉儲而發生的倉儲費、場地租用費等。
(二)物流成本核算賬務處理
1、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1.1單位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時,根據發票賬單支付物資價款和運雜費時:
借記:“材料采購—[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采購價格]”、“材料采購—[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物流費用(運輸費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款項,貸記:“銀行存款”、“內部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單位與供應商按包到價進行結算時,專業部門應分別向財務部門提供物資的采購價格和包到價運費,財務部門根據物資采購部門提供的資料進行物流成本的核算。
1.2材料入庫核算時,單位根據倉庫轉來的材料入庫憑證:
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采購價格]”、“原材料—[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物流費用(運輸費等)]”;
貸記:“材料采購—[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采購價格]”、“材料采購—[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物流費用(運輸費等)]”;同時,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實際成本取采購價格與物流成本的合計數)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1.3單位生產經營領用原材料時,按計劃成本,
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
貸記:“原材料—出庫價格”,出庫價格取原材料的計劃成本,同時計算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
2、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時
2.1單位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
根據發票賬單支付物資價款和運雜費時,借記:“在途物資—[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采購價格]”、“在途物資—[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物流費用(運輸費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款項,貸記“銀行存款”、“內部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2.2所購材料入庫時,
按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采購價格]”、“原材料—[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物流費用(運輸費等)]”;
貸記:“在途物資—[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采購價格]”、“在途物資—[物流費用輔助核算項:物流費用(運輸費等)]”。
2.3單位生產經營領用原材料時
按實際成本,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
貸記:“原材料—出庫價格”,出庫價格取采購價格與物流成本的合計數。
2.4單位生產過程中發生廠內運輸、倉儲等物流費用時,
按照實際發生的金額,借記:“制造費用—變動費用—運輸費(倉儲費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內部存款”等科目。
月末,制造費用科目下的物流費用明細項目隨其他明細項目一并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
2.5 單位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出口、代理、包裝、倉儲等物流費用,
借記:“銷售費用—變動費用—運輸費(出口費、代理費、包裝費、保險費、倉儲費等)”科目,
貸記:“銀行存款”、“內部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月末,銷售費用科目下的物流費用明細項目隨其他明細項目一并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四、存在問題
目前公司的物流費用表已經從年初開始使用,各單位每月都在按時完成上報,但其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核算物流費用時,缺少歷年物流費用詳細的統計資料, 無法引入相關指標對物流費用進行對比分析,只能就今年的費用進行相關分析。由于今年剛開始設置物流費用科目進行核算,而以前年度關于物流費用的詳細分類資料沒有搜集,不能進行同期比較、不利于管理和控制。
(二)對物流費用的分攤還沒有詳細的方法及規定,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建議
(一)提高認識,互相配合,加強管理。
加強對物流費用的管理,首先要提高對物流費用管理的認識,各單位應積極推進物流費用的核算,各部門認真配合,為各單位及時跟蹤并加強對物流費用的管理至關重要,為控制并降低整個公司物流費用打基礎。
(二)嚴格按照物流費用管理要求進行統計,提高統計質量,是正確分析物流費用的基礎。
做好各種統計臺賬,詳細統計各項物流費用。要將物流費用按照進貨來源,進貨批次,以及周轉次數等作詳細的記錄,特別是對于原料實行包到價方式定價的,要將包到價運費數據從包到價里分出來單獨統計,這樣就避免了物流費用統計的不真實。
(三)引入相關的考核分析指標,將物流費用的相關指標納入考核機制進行考核,是控制物流費用的必要手段。
為方便分析和考核,確定物流成本對比分析指標。引入單位物流成本、單位銷售收入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利潤率等指標來作為比較參數,探討物流成本與效益配比情況,尋求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途徑和方法。在全面、準確核算物流成本的基礎上,可通過物流成本表和其他會計報表計算上述指標,采用比較分析法,將計算結果與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進行比較,進而評價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分析影響物流成本的各個因素,加強企業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四)提高運輸決策的科學性,合理確定運輸模式是降低物流費用不可缺少的途徑。
企業物流成本中運輸成本占比重較大,實施合理化運輸無疑是減少浪費、提高效能的根本,這就需要提高運輸計劃的科學性,在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路線的優化、運輸計劃的編制及運輸能力的配備等問題上要做出妥善的考慮和安排。如在路線的選擇中,運用最短路線算法,大多根據距離來進行,但運輸路線最短并不是最優的選擇,要考慮兩地交通便利條件、路面狀況、兩地距離和運送成本。因此,選擇期望的運輸方式時,至關重要的問題是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則選擇合適的路線和運輸方式。在能夠滿足企業運輸需求的前提下進行,是降低物流費用不可缺少的途徑。
作者單位:攀鋼集團財務部
責任編輯:張 彬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