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橋基礎設施和區域經濟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2013-04-14 12:05:38
Landbridge平臺
自1992年12月1日由連云港發出的首列國際過境集裝箱專列以來,新大陸橋運營已經進入第十四個年頭,對于推進陸橋沿區(中國段)區域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促進沿橋地區與東亞,西亞乃至中東、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顯示了陸橋運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沿橋區域經濟的發展又推動了陸橋運輸立體大通道中的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增強了陸橋運營功能,提高了陸橋運營水平,形成了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勢態進一步加強陸橋基礎設施建設和陸橋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很強地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一、 陸橋運輸帶動了沿橋區域經濟發展
新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連云港阿拉山口出境西至荷蘭鹿特丹,其南線經中亞、西亞至阿拉伯地區,構成溝通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和亞、歐、非三大洲最便捷的陸上通道。其中國內起于我國海岸中部,經過我國南北氣候過度地帶,穿越中國地理中心蘭州和亞洲地理中心烏魯木齊,是我國國土開發東、中、西部三個地區輻射最廣闊的主軸線。其東橋頭堡連云港瀕臨太平洋,東鄰東亞、東南亞地區與日本、韓國、朝鮮等國的主要港口都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內。西橋頭堡阿拉山口及共所在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羅斯、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等8個國家接壤,其中,哈、吉、塔、巴、俄、阿等國的不少城市都在阿拉山口較近距離的內,形成東能“下東洋”,西能“走西口”,是我國橫向唯一的“一線兩口”交通大通道。加之連云港為不凍港,沿橋東部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4度左右,西部天山地年平均氣溫為6度左右,全線可一年四季不間斷的操作運營區位優勢,極其有利于陸橋運輸功能的發揮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2004年沿橋10個省區國內生產總值達54908億元,占全國同期國內生產總值159878億元的34.34,數陸橋運營前1991年的1.31增加了3.03個百分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色資源豐富,陸橋運營帶動了新疆特色產業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使特色優勢開發漸進佳境。棉花、林果、石油、天然氣、旅游等特色資源開發呈現出強勁的勢頭,使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國內產生了總值由陸橋開始運營的1992年336億提升到2210億元,為1992年的6.58倍。其中原油產量由陸橋運營前1991年的962.1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2393萬噸,為1991年的3.14倍。山西素有“地下聚寶盆”、“華夏文明搖籃”之稱,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十位的有34種,其中煤炭的儲量、產量、出省外運量均居全國第一位。陸橋運營為山西礦產資源開發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推動經濟的全面發展,國內生產總值由陸橋開始運營的1992年862.3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4100億,為1992年的4.67倍。江蘇雖是沿海經濟大省,陸橋運輸對其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亦有相當的推動作用,使“十一五”期間江蘇開放型經濟強勁發展,2005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279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賑131.8億美元,分別為陸橋運營的1992年64.7億美元和17.22美元的35.2倍和7.65倍。
二、沿橋區域經濟發展推動了陸橋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陸橋區域經濟發展,陸橋基礎設施建設在上個世紀就進行大投入建設一批增二線和電氣化技術改造工程,但仍跟不上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一是路網覆蓋面小,特別是陸橋(中國段)西部蘭新鐵路縱向連接的干線路過小,只有包蘭、蘭青鐵路在蘭州與陸橋交會,以及南疆鐵路知吐魯番與陸橋銜接;二是距離實現全線雙線運行差距較大,仍有千公里以上未實現雙線運行;三是實施電氣化技術改造的路段少,陸橋主干線未進行電氣化技術改造的路段超過50%;四是有些鐵路樞紐規模偏小,還不能適應運行需要;五是相當多的路段運行能力已經飽和,有些路段已經長期超負荷運行,嚴重制約了區域經濟的更情發展。為此,進入新世紀又投入巨資,建設一批重要基礎設施工程。
1、新增二線工程。進入新世紀陸橋鐵路入干道尚有了個路段單線運行,而寶雞至蘭州段478公里,蘭州至武威段298公里,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段464公里。其中寶雞至蘭州段新增二線工程2000年1月10日在天水市開工,總投資98.8億元;蘭州至武威段新增二線工程于2003年3月30日開工,總投資78億元;繼寶蘭段新增二線工程完成后,蘭武段新增二線工程,在打通中國最長的鐵路隧道,長達20.05公里,最大深埋達1100米的烏鞘嶺隧道,于2006年8月23日10時25分隋69001次列車穿過烏鞘嶺隧道,宣告烏鞘嶺暨蘭新鐵路蘭州武威段新增二線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新絲綢之路”上的瓶頸制約被打破,標志著新亞歐大陸橋連云港至烏魯木齊3651公里的大通道更加順暢。
2、是電氣化技術改造工程。蘭州武威新增鐵路主干線尚有連云港至徐州段223公里,徐州至鄭州段349公里,武威至嘉峪關段433公里,嘉峪關至烏魯木齊段1139公里,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段464公里未實施電氣化技術改造。其中武威至嘉峪關段433公里電氣化技術改造工程于2004年9月開工,2006年9月10日全面開通運營。徐州至鄭州段電氣化技術改造工程于2006年8月上旬竣工,8月18日投入運營。連云港至徐州段電氣化技術改造工程總投資13.4億元于2006年11月中旬開工,預計2007年建成。
3、是西安鐵路樞紐北環線工程。西安鐵路樞紐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極為突出,被視為隴海鐵路的“卡脖子”地段,開往西部有旅客列車,常因西安鐵路樞紐運能所限難以暢行。據此,投資18.2億元,西安鐵路樞紐60多公里長的北環線于2005年6月開工,2006年9月1日全線通車,從此,隴海線上的“卡脖子”路段變成“坦途”。
4、鐵路客運專用線工程。為緩解隴海鐵路客貨運輸飽和乃至超飽和狀態,縮短西北、川渝地區與中南、華東地區的時空距離,鄭州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于2005年9月25日開工建設,自鄭州站引出,經河南省鄭州、洛陽、三門峽市和陜西渭南、西安、咸陽市,在咸陽西站與隴海鐵路接機,全長484.5公里,建設工程4年。
5、增加鐵路路網密度。為增加鐵路路網特別蘭新段的密度,近年來多項新建鐵路工程開工建設。其中敦煌鐵路于2004年9月上旬開工,于2006年3月上旬全線貫通,2006年8月5日,由蘭州至敦煌首次旅客列車開行。臨河至策克鐵路于2005年10月28日開工,投資估算總額40億元,全長755公里。預計2007年可以投入使用。太原中已(銀川)鐵路竽2006年2月24日開工,全長944公里,投資303.2億元,預2010年建成。新疆目前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精河伊寧霍(爾果斯)鐵路于2004年11月22日在伊寧市開工,全長286公里,總投資60億元,預計2008年建成。
三、陸橋基礎設施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都有明顯差距,仍需繼續努力。
陸橋區域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雖然不斷增加,但和我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乃至沿長長經濟帶相比經濟發展,仍有明顯差距。加之沿橋東、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區域經濟與東部相比,仍處于欠發達狀態,即使在東部地區蘇魯兩省,蘇北和魯西南亦屬于欠發達地區。無論是自身發展需要還是支撐陸橋運輸來看,沿橋區域經濟部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大又好又快的發展經濟步伐。一是要進步對外開放,建設沿橋開放走廊,抓住“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日韓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大對外外貿易和吸引外資的力度,通過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快自身的發展。二是強化自主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開發區為骨干,建設高新技術走廊。通過吸納消化發達國家乃至我國東部地區以及高校,科研單位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機制,進行沿橋區域產業的改造,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三是加快城市化建設,沿橋中心城市都具有相當規模,都是本地區的經濟,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在區域經濟中具有有條件率先發展的優勢,擬加速建設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辟,再以城市辟輻射城鎮及廣大農村地區,加快建設和諧社會奔小康的速度。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豐富,是沿橋區域的顯著特點。擬大力推進優勢資源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融合,促進資源開發由量的擴張向質的飛躍轉變,發展和提升具有本地區特色又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面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本來就滯后的陸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需要加快建設進程。擬實施多文化投入,使陸橋運能建設能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一是加快建設新增二線工程。實現全線復線運行是作為國際大通道——新亞歐大陸橋的基本要求。目前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段仍單線運行,根據鐵道部提出的2010年中哈阿拉山口口岸過貨量達到2000萬噸的目標,加上精伊霍鐵路2008年建成,這段鐵路無法適應貨運增長的需要,建設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新增二線工程在眉睫,擬于“十一五”期間建設投入運營。二是加速陸橋干線電氣化技術改造。電氣化鐵路具有行車速度快、運輸噸位高、安全系數高、能源消耗少、不污染環境等儲多優點,為陸橋充分發揮運能所必須,擬快速推全線電氣化運輸工程建設。目前,除連云港至徐州段電氣化技術改造還在施工外,嘉峪關以西直至阿拉山口的鐵路主干線都尚未實施電氣化技術改造。需在“十一五”期間按輕重緩急分段進行,完成大部分路段電氣化技術改造,于“十二五”中期實現陸橋(中國段)全線電氣化運行。三是沿橋鐵路路網密度尤需增加。路網密度對于祟橋主干線人流、貨物集疏關系非常密切,路網密度大,集疏人流,貨物就多。迫切需要加強陸橋沿線,特別是蘭新段的路網建設,除在建的精伊霍、太原中部(銀川)、臨河策克等鐵路力求提前竣工運營外,擬建設臨河至哈密鐵路答長1295.35公里,為新疆至北京提供一條便捷的通道,使內蒙古乃至北京、天津的人流、物流流向哈密上橋。同時建設新疆內的奎屯至北屯鐵路,全長469公里,推進北疆地區的經濟發展,讓更多的北疆人流、物流上橋。還要建設格爾木至勒爾勒(青新)鐵路,為新疆人流、物流增加一個出入省區鐵路通道。也有利于青藏鐵路沿線的物資就近上橋。在甘肅境內,需要快速建設敦煌至格爾木鐵路,使青藏鐵路人流物資通過敦煌鐵路直接上橋。同時建設蘭(州)、渝(重慶)鐵路,全長788.8公里,使成渝鐵路、成昆鐵路沿線人流、物流就近上橋。國外段要加快中吉烏鐵路的準備工作,爭取盡早建設,為陸橋出境增加一個通道,有利于推動我國與中亞、中東地區各國的經貿往來,也有利于新疆乃至整個陸橋區域經濟的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