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物流產業投資促進報告
2013-01-24 14:02:10
Landbridge平臺
目 錄
前言 2
1 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背景與條件分析 5
1.1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背景分析 5
1.2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條件分析 6
1.2.1交通運輸條件 6
1.2.2口岸的基礎設施條件 6
1.2.3產業園區概況 7
1.2.4物流園區概況 7
2 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及機會、威脅分析 7
2.1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優勢分析 7
2.1.1區位優勢 7
2.1.2資源優勢 8
2.1.3“陸橋”優勢 9
2.1.4“口岸”優勢 9
2.2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劣勢分析 10
2.2.1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10
2.2.2運輸距離相對較遠,交通運輸“瓶頸”亟待打破。 10
2.2.3物流客體多為初級產品,大通關帶來的效益難以測量。 10
2.2.4物流現代化水平較低,物流專業化程度不高。 11
2.2.5新亞歐大陸橋通而不暢,國際大通道作用未能有效發揮。 11
2.3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機會分析 12
2.3.1西部開發與向西開放的歷史機遇 12
2.3.2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 12
2.3.3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12
2.3.4金融危機沖擊下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通道運輸優勢凸顯 13
2.4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威脅分析 13
2.4.1面對國內、外物流業的競爭 13
2.4.2市場要求的提高 13
3 新疆物流產業發展政策與投資機會 14
3.1新疆物流產業發展政策 14
3.1.1新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政策 14
3.1.2給予相關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 14
3.1.3 促進物流發展的相關服務措施 15
3.1.4 外商投資物流企業設立的一般程序 15
3.2 新疆物流產業投資機會 16
3.2.1物流信息化、物流裝備和設備投資機會 16
3.2.2新疆物流園區的總體規劃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16
3.2.3四國聯運所帶來的國際物流投資機會 17
4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一般分析 18
4.1新疆物流企業分類分析 18
4.2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需求分析------新疆物流需求預測 19
4.2.1新疆物流需求現狀 19
4.2.2新疆物流需求預測 19
4.3新疆物流產業市場運行分析 21
4.4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發展階段分析 22
5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物流流量分析 22
6 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22
7 新疆物流產業投資風險分析 22
附表1 新疆運輸線路長度 單位:公里 24
附表2 新疆國道公路基本情況 24
附表3 新疆省道公路基本情況 24
附表4 新疆機場基本情況 26
附表5 新疆航空支線及里程 26
附表6 新疆口岸基本情況 27
附表7新疆的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名錄 28
附表8 新疆規劃建設的物流園區和中心 29
附件1 30
4.3新疆物流產業市場運行分析 30
附件2 32
4.4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發展階段分析 32
附件3 33
5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物流流量分析 33
5.1新疆大宗農產品物流分析 33
5.2新疆工業品物流流量分析 34
5.3新疆商業物流流量分析 37
5.4新疆外貿物流流量分析 39
附件4 40
6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40
6.1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40
6.2制約新疆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 41
案例: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新疆區域公司眼中的新疆物流發展機遇 42
前 言
物流產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之一,涉及領域廣,在整個社會機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疆物流產業總體發展水平滯后,同時發展空間也十分巨大。在當前金融危機對國際貿易和制造業造成較大沖擊的背景下,中國將進一步推進向西開放,進一步開拓中亞、西亞、南亞及及歐洲市場,將盡快把新疆建成國家向西出口的加工基地、中轉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作為新興的新疆物流業,差距就是潛力,機會大于挑戰。
1 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背景與條件分析
1.1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背景分析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物流業帶來嚴峻挑戰,同時也為提升中國物流業發展水平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F代物流發展與經濟全球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全球經濟中的物流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大而不斷復雜。
從國內看,近年來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2009年2月25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研究部署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此,國家確定的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物流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全部出齊,為物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新疆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地帶,是中國西向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新亞歐大陸橋西橋頭堡,新疆物流業的發展,將促進其他產業發展,更好地發揮陸橋經濟帶的集聚功能和擴散功能,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進而極大地促進中國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繁榮,解決東部經濟高地與西部資源高地的物流瓶頸問題,對于縮小東、中、西部地區差距,實現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新疆物流的發展,將全面提高西橋頭堡的綜合服務能力和經濟輻射功能,有效推進與中、西、南亞和歐洲國家的經貿往來,并促使新疆盡快成為中國西部重要集裝箱口岸、區域性國際樞紐口岸港和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義。新疆物流業的發展,將更好地發揮新疆“東聯西出”的戰略地位;有力地配合國家西部開發和向西開放戰略;響應國家“兩邊開發”的戰略思想。
1.2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條件分析
1.2.1交通運輸條件
新疆交通運輸形成了以公路,鐵路,民航及陸路口岸為節點,連接中國內地,輻射中亞,南亞,歐洲大陸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詳見附表1-5)公路方面,以“三縱三橫”國道干線為主骨架,連接省級干線,省道公路和縣級道路及客貨運輸站點樞紐,組成了快速,便捷,高效的公路運輸網,溝通東部沿海地區至烏魯木齊經喀什,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延伸至海灣地區。鐵路方面,以蘭新鐵路為主骨干,構成了南到喀什,西到阿拉山口(即將到霍爾果斯),東到哈密的鐵路運輸網。管道方面,新疆是全國管道運輸里程最長的省區,包括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的“西氣東輸”管道、設計年輸油量2000萬噸中哈石油管道、在建的天然氣管道,油氣管道總長度超過6700多公里,主要用于原油和天然氣的長途輸送。民航方面,擁有12個機場,開辟國內外96條航線,形成了“區內成網,東西成扇”全方位輻射的空中運輸網。此外,中國,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四國聯運已正式啟動,霍爾果斯和喀什可直接成為貨物集散地。
1.2.2口岸的基礎設施條件
新疆目前已開通了包括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在內的一類口岸17個,二類口岸12個(見附表6)。阿拉山口是最大的鐵路口岸,其裝卸能力和倉儲能力都比較強,擁有大型的裝卸作業機械?;魻柟菇涍^幾年的建設,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已經有比較大的改善,新建的物流中心具備了一定的冷藏保鮮能力。烏魯木齊部分二類口岸的物流設施比較差,倉儲設施不足,物流配送有待進一步發展。
1.2.3產業園區概況
新疆共有產業園區32個(見附表7)。其中4個國家級開發區,主要分布在新疆天上北坡經濟帶的烏魯木齊和石河子市。24個自治區級開發區,4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分別設立在新疆三個重要的口岸巴克圖、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所依托的城市(塔城市、博樂市和伊寧市),是新疆對外開放的窗口。24家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分布在北疆經濟帶的重要城市烏魯木齊、石河子、昌吉、奎屯及南疆重要的石油產地庫爾勒市和庫車縣等地。這些園區在規劃建設時,沒有充分考慮園區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對物流的強勁需求,缺少相應配套的物流基礎設施,難以滿足園區經濟發展對物流的需求。
1.2.4物流園區概況
目前,新疆掛名物流園區或物流中心大多是各行業的零售業或批發業進行商業交易的中心。如新疆廣匯美居物流園、新疆華凌商貿中心等,通過為入駐的商戶提供經營場所和物業服務,收取租金和服務費用。個別的有自己的運輸車隊,或是提供運輸中介服務,進行市區或短距離的貨物配送,物流服務功能比較有限。已經規劃建設的物流園區和中心見(附表8)。
2 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及機會、威脅分析
2.1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優勢分析
2.1.1區位優勢
新疆地處亞歐腹部,是中國連接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的重要通道。新疆利用地緣優勢,與中亞、西亞、南亞國家建立高層次的經貿合作平臺,是新疆經濟走向21世紀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綜觀中、西、南亞各國的現狀,其市場潛力巨大,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能源資源儲量極大。但是,其它經濟產業基礎比較薄弱,雙方在經濟的各個方面具有極大的互利性、互補性,為擴大物流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西部開發與向西開放戰略的實施,將把新疆建設成為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轉集散地,進口能源和緊缺礦產資源的國際大通道,走出去開發能源資源和開拓國際市場的“新歐亞大陸橋”。新疆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具有其他西部省區無法替代的地緣優勢。新疆有成為中國在西部地區重要的出口基地和中亞區域貿易中心的現實可能性。近年來新疆外貿快速發展為中國與中、西、南亞地區的地域經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而且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國際鐵路,公路和航空相結合,配套完善,優勢互補的國際大通道網絡。新疆作為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經濟對接的承接地,已成為連接中國內陸與中亞、西亞、南亞、俄羅斯乃至歐洲各國的橋梁,為新疆的物流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以戰略視角看待新疆的地緣優勢,以市場化視角看待中、西、南亞各國的市場潛力,以國際化視角看待中國新疆與中、西、南亞各國的合作發展潛力,立足新疆,放眼長遠,以經營物流的理念開發新疆物流市場,以戰略理念經營中、西、南亞,是新疆物流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契機。
2.1.2資源優勢
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氣預測儲量分別占全國的40%、30%和34%;鐵、銅、鎳、鉛、鋅等礦產資源儲量在全國也位居前列。已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38種,占中國已發現礦產種類的81.6%。有望成為中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鉀鹽等化工礦產資源的重要接替基地,相關的物流需求不容忽視。新疆的各類農牧產品豐富,農業物流蘊藏著諸多機會。新疆的光熱資源、旅游資源、文化資源也非常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2.1.3“陸橋”優勢
新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西至鹿特丹,將中國的經濟腹地與資源豐富的中亞以及經濟發達的歐洲市場聯為一體。新亞歐大陸橋在運程、運期以及運費方面都要比第一亞歐大陸橋和海運更具競爭力。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至中亞各國及歐洲地區,其運距比經西伯利亞陸橋通道可縮短2000多公里路程,比海運距離縮短了上萬公里,運行速度也比海運快。
新亞歐大陸橋是連接中國經濟腹地與中亞乃至歐洲市場的樞紐。新疆可作為陸橋的中間媒介、集散地促進中國內地附加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彌補中亞市場空缺,使新亞歐大陸橋具備了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新亞歐大陸橋使得新疆具有發展區域物流,國際物流的便利條件和先天優勢。
2.1.4“口岸”優勢
沿新疆的邊境線有18個各類口岸,其中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和巴克圖是全疆性的門戶,與其對應的城市即:霍城—伊寧一霍爾果斯、博樂-精河-阿拉山口、塔城一巴克圖形成邊境經濟中心,與烏一昌一米區域遙相呼應,形成口岸--邊境城市與烏一昌一米區域雙核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沿邊經濟軸與沿橋經濟發展軸對接,從而形成以沿邊經濟帶為弓,以沿橋經濟帶為矢,以阿拉山口區域為箭頭,以烏魯木齊為發力點的向西開放的“T”型空間經濟地理軸,向西發展空間巨大。向南則有紅其拉甫口岸毗鄰巴基斯坦,加之阿富汗和印度等幾個國家人口總量超過13億,市場潛力巨大。有效利用地緣與口岸優勢開發南亞市場,是新疆物流大發展的現實優勢。
2.2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劣勢分析
2.2.1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雖然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新疆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表現在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城鄉收入差距大,工業化水平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第三產業總體規模偏小,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
表2-1 新疆與全國三產產值構成 單位:%
年份 全國 新疆
2005 12.6:47.5:39.9 19.0:44.7:36.3
2006 11.7:48.9:39.4 17.3:48.0:34.7
2007 11.7:49.2:39.1 18.0:46.4:35.6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新疆統計年鑒》2008
2.2.2運輸距離相對較遠,交通運輸“瓶頸”亟待打破。
新疆與內地各省會城市平均距離為2500公里以上,進出新疆和疆內城市間的貨物運距很長,加深了新疆對公路、民航特別是鐵路大宗物流運輸的倚重程度。鐵路運力有限,近年來,公路運輸也開始分擔遠距離運輸。由于貨源分布廣泛、運輸超限超載嚴重、運輸安全性差、運輸組織水平低等原因,運輸過程中問題較多。
2.2.3物流客體多為初級產品,大通關帶來的效益難以測量。
新疆的物流客體初級產品居多,流向多為“中亞—新疆—內地”,“深加工產品的流向則為內地—新疆—中亞”。實施大通關以后,口岸各方建立快捷有效的協調機制,口岸通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內地貨物出口中亞乃至歐洲,僅僅從新疆本地的鐵路或公路路過,為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難以有效測量。
2.2.4物流現代化水平較低,物流專業化程度不高。
近年來新疆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從總體上看物流現代化水平還比較低,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多數企業對物流業的認識還僅僅局限在運輸、倉儲、搬運等范疇,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著設備老化、技術落后的問題。
目前新疆第三方物流占全區物流市場比重只有6%左右,疆內58.8%以上的制造企業和66%的商貿企業倉儲配送主要以自營為主,對倉儲條件要求低。這種簡單、規模小,以自我服務為主、自成體系的物流模式,是制約新疆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又一“瓶頸”。
2.2.5新亞歐大陸橋通而不暢,國際大通道作用未能有效發揮。
新亞歐大陸橋通而不暢,主要表現為:一是沿橋各國之間過境通關時間長而且不確定;二是沿橋各國之間過境通關、辦理手續所依照的法規和程序不同,加大了沿橋通行難度;三是沿橋各國之間過境通關所需的海關稅費、邊境查驗費、衛生檢疫費、商品檢驗費和運雜費等項目繁多不明而且偏高。
造成新亞歐大陸橋通而不暢的深層次原因,一是沿橋沒有國際陸港;二是沒有統一并且共同遵守的國際運輸法規和慣例;二是沒有統一的海關、邊檢、檢疫、商檢等部門的申報程序、稅率和費用。這些問題一旦解決,其國際大通道作用將凸顯出來。
2.3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機會分析
2.3.1西部開發與向西開放的歷史機遇
西部大開發與向西開放戰略,為提升新疆經濟實力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及任務,即“把新疆建成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東歐國家出口商品的重要基地和商貿中心,盡快形成比周邊國家明顯的發展優勢”。將會給新疆發展重點產業以財力支持,并會有更多的配套優惠政策。使新疆能夠承擔起向中亞各國、俄羅斯市場提供優質日用品和其他商品的重任,為新疆挺進中亞市場、俄羅斯乃至歐洲市場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2.3.2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
新疆近年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十五”期間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35億元,超過前50多年的總和;200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50億元,增長18.1%。一大批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和石油化工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建成投產。一大批頗具影響力的物流中心建成使用,社會化的物流配送網絡基本形成。
2.3.3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新疆已有75個縣(市)對外開放。烏魯木齊國際商貿中心、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全面啟動。與148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合作、科技文化交流日益擴大,與中亞、南亞、俄羅斯等為重點的貿易合作關系日益緊密,與周邊國家以能源戰略性資源為主的經濟技術合作日益深入。境外工程承包和邊境貿易迅速發展。新疆200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增長66.7%。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2.3.4金融危機沖擊下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通道運輸優勢凸顯
在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貿易量急劇下降,世界航運業遭受重創,運營歐美航線的航運公司紛紛實行零運價、跳樓價或干脆撤掉航線的情況下,新亞歐大陸橋國際貿易過境運量逆勢而行,穩中有升。精伊霍鐵路全線貫通后,將向哈國薩雷奧杰克繼續延伸,據哈國交通部官員透露,這條新過境鐵路將來極有可能與第三條亞歐大陸橋連通。根據預測,到2010年,亞歐間將有30%的貨物選擇新亞歐大陸橋運輸。
據我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初步預測,如開通霍爾果斯鐵路口岸,2010年口岸運量可達600萬噸,2015年可達 1000萬噸,2020年 可達1500萬噸。大大緩解阿拉山口口岸的運輸緊張局面,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通道將更加暢通,路橋明天將更加美好。
2.4新疆物流產業發展的威脅分析
2.4.1面對國內、外物流業的競爭
國內民營物流企業,多元化股權結構的新興物流企業發展迅速,成為中國物流產業發展進程中最為活躍的部分。跨國公司在其原有業務領域的基礎上,通過向物流服務領域延伸,進入內地和新疆,成為物流產業中強有力的競爭者。
2.4.2市場要求的提高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需求方對物流服務的深度、廣度提出了更高、更專業化的要求。如口岸傳統的倉儲、裝卸、包裝和整理、分組、拼箱等服務已難以為繼,需求方越來越多地要求口岸能夠提供增值服務,包括重新包裝(分包)、改裝、組裝、質量控制、檢測和維修、標簽、退貨處理等。目前新疆多個口岸仍以傳統的裝卸業務為主,能夠提供增值服務的不多,口岸作為物流重要節點所應具有的信息、貨代、倉儲、運輸等綜合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3 新疆物流產業發展政策與投資機會
3.1新疆物流產業發展政策
新疆“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包括: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建全交通運輸網絡;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3.1.1新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政策
新疆支持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配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并將繼續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方面加強了公路建設,另一方面,加大對客貨運輸站場建設的投資力度,進一步改善天山南北交通狀況。同時加快新疆民航業的發展。進一步壯大新疆支線航空市場,凡經營疆內支線航空的航空公司,均可享受支線機場起降費優惠。加大對物流園區的投資建設力度,建立一批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比較完整的全區性物流網絡。
3.1.2給予相關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
新疆作為區域民族自治區除了遵守國家制定的產業發展政策,如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等,在區域招商政策制定還具有很大的優惠,對一般的投資經營企業,自經營之日起,3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期滿后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3年,另外,對興建基礎設施,8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期滿后,在一定期限內,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建設期內免征土地使用稅。這些政策自然也涉及投資新疆的國內外物流企業,尤其是投資于物流基礎設施的企業。根據《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新辦物流企業符合條件享受稅收優惠。
3.1.3 促進物流發展的相關服務措施
對引進國外現代的物流企業,新疆不僅對企業有招商政策的稅收優惠,對投資人也有扶植政策,對留學歸來的人員在戶籍、配偶安排、子女教育等實際生活問題給予便利。
新疆檢驗檢疫局與烏魯木齊鐵路局制定“新疆鐵路運輸出口貨物裝車地檢驗檢疫”的政策,將檢驗檢疫半成品前移,加快了流通速度。不僅加快了通關速度,而且降低了出口企業的運輸和倉儲成本,同時也緩解了口岸局檢驗檢疫任務重的壓力。
烏魯木齊市商務局,推出了集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于一體的“中亞國際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自治區經貿委結合新疆物流業現狀和規范發展要求,2007年7月成立了由80多家企事業單位組成的新疆物流行業協會。
3.1.4 外商投資物流企業設立的一般程序
(1)提交所需材料包括: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申請書;合營各方共同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合營各方的企業注冊證明、資格證明及資信證明;合營各方簽署的合同、章程;董事會成員名單或聯合管理機構成員及合營各方委派書;擬設立合營企業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及簡歷;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擬設立合營企業營業場所證明
(2)審批程序
①申請人提供有關材料,報投資所在地主管部門,②相關部門受理后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審批,并在規定期限內作出批復或答復,③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頒發《批準證書》,④初審后轉報上級主管部門,⑤投資者憑《批準證書》到所在地工商局辦理企業設立登記手續。
3.2 新疆物流產業投資機會
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近年來,新疆的宏觀經濟形勢良好,經濟持續增長,農業物流需求基本穩定,工業品增加迅速,對物流的需求強勁,商貿物流需求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國際物流需求持續增長。新疆的貨運量與貨物周轉量穩步增長,為新疆物流業投資帶來諸多機會。
3.2.1物流信息化、物流裝備和設備投資機會
物流信息化、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新疆物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相關的投資和發展機會也就更大。如相關的信息化設備、軟件、管理和培訓等,市場開發前景廣闊。
西部大開發戰略極大改善了西部基礎設施,為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高效快速的平臺。有專家認為,在未來十年內,在物流振興規劃的帶動下,絲綢之路沿線將迎來新的繁榮,對物流裝備、設備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
3.2.2新疆物流園區的總體規劃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新疆將圍繞石油天然氣、重化工、綠色食品加工、輕工紡織和高新技術五大產業基地建設,規劃構建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一批現代物流園區體系。以烏魯木齊為中心,規劃建設一級樞紐區的物流園區;以北疆、南疆、東疆三條物流通道為主干,各地、州、市中心城市為重心,規劃建設二級樞紐區(物流中心);以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為依托,規劃建設六大專業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新疆以國際物流為重點、區域物流為基礎、城市配送物流為支撐的多層次綜合性物流體系。
3.2.3四國聯運所帶來的國際物流投資機會
東聯西出,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使新疆具備了發展跨區域物流的條件,特別是面向中亞、西亞、南亞的國際物流的先天優勢。
2007年5月15日正式開通過境運輸,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四國實施貨物過境聯運。四國商定免征過境費和養路費,對收費公路(橋梁、隧道)的通行費按照各國的法規執行,并保證給予過境車輛國民待遇。同時確定過境車輛的統一標準。開通四國聯運后,從南疆到哈薩克斯坦的貨物,可直接從吐爾尕特口岸,經古爾吉斯斯坦到哈薩克斯坦,大大地減少了運距。從北疆到吉爾吉斯斯坦的過境貨物,也可從霍爾果斯口岸,經哈薩克斯坦到吉爾吉斯斯坦。四國聯運,為新疆物流的國際化戰略打開通道。中巴吉哈四國聯運業務協議的正式生效,不僅增加了喀什運輸企業的業務量,也拓展了新疆外貿發展空間。四國聯運業務的實施,更加鞏固了新疆作為第二座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地位,尤其對新疆南疆的喀什等三地州開放格局的影響更加重大。
此前新疆的貨物只能運到巴基斯坦邊境僅80公里的蘇斯特口岸。四國聯運開通后,中方貨物可以經過公路直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再到達卡拉奇港。對新疆這樣一個內陸省份來說,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新疆伊犁等北疆地區的貨物今后可以從霍爾果斯口岸經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到巴基斯坦里程要比現在的運輸線路減少1000公里的路程。四國聯運的開通,實質上就是改變歷來形成的這種不公平運輸現狀,為新疆物流的國際化戰略打開一條通道。
4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一般分析
4.1新疆物流企業分類分析
2007年新疆的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2274家;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批發業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法人單位838家。其中批發企業517家,零售企業321家。
圖4-1 2007年新疆物流企業的構成
物流企業在新疆的地州分布如下:
圖4-2 新疆物流企業在各地州的分布分析
由以上圖表可以看出:烏魯木齊地區作為新疆經濟中心,物流企業也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從其他地州分布看,北疆的物流企業主要集中在伊犁州,而南疆主要集中在巴州、阿克蘇、喀什地區。
4.2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需求分析------新疆物流需求預測
4.2.1新疆物流需求現狀
新疆的物流包括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兩部分。而國內物流又包括新疆區域內部的物流和與內地的物流。國際物流和與內地的物流可以作為區外物流對待。從物流的流向看,區外物流有東西兩個方向。物流品種主要有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在新疆,需要運輸的大宗貨物主要有石油、煤炭、化工產品、礦產品、農副產品等。由于目前中國尚未建立起以物流為對象的統計體系,由此造成現有統計數據無法有效的反映物流的需求量,因而給物流需求分析帶來一定難度。現有的統計數據中的貨物運輸量是物流總量的構成主體。因此,貨物運輸量反應物流量。
4.2.2新疆物流需求預測
通過未來新疆對區內外貨物交流量及貨種結構的預測以及新疆區內貨物交流量及貨種的預測,新疆向東的物流主要以資源性產品外運為主,包括石油、石油化工產品、棉花、番茄醬等。向西的物流以其他貨物類如:輕紡、鞋帽、日用存貨、家電等為主,具有進入物流中心操作特點。新疆的物流操作在對區外物流中的化肥、農藥、糧食、棉花及其他貨類的貨物將最有可能成為物流操作對象。
表4-1 新疆對外貨物交流中的物流需求預測 單位:萬噸
年份 2005 2010 2015 2020
適用貨類物流需求量 3086 4802 6068 7217
物流操作% 5% 7% 9% 11%
物流操作量 154 336 546 793
表4-2 新疆區內貨物交流中的適用貨類物流需求量預測 單位:萬噸
種類 年份 2005 2010 2015 2020
適用貨類物流需求量 20268 26893 34365 42532
化肥農藥 4186 5471 6983 8702
糧食 1578 2014 2509 3053
棉花 2485 3172 3953 4583
其它 12019 16236 20920 26195
物流操作比例 3% 5% 8% 10%
物流操作量 608 1345 2749 4253
根據新疆區域內不同地區的貨物交流量,將區域內的適用貨類物流需求量分配到各地區,再按照上述物流操作比例,可以得到各地區的物流操作量,到2020年,烏魯木齊、巴州、昌吉、阿克蘇的物流操作量最大,分別達到817、557、404、397萬噸。石河子、吐魯番、哈密、塔城、喀什等地地區的物流操作量較大,建設物流園區(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表4-3 2010-2020年份地區區內貨物交流中適用貨類物流需求量預測 單位:萬噸
地區 年份 2005 2010 2015 2020
烏魯木齊 4094 5325 6701 8166
克拉瑪依 663 903 1100 1276
石河子 1157 1520 1787 2127
吐魯番 1370 1750 2234 2765
哈密 985 1231 1649 2127
昌吉 1919 2528 3368 4040
奎屯 304 484 688 936
伊犁 1065 1479 1890 2424
塔城 1616 2017 2406 2850
阿勒泰 476 699 1031 1446
博州 323 484 688 978
巴州 2962 3792 4639 5571
阿克蘇 1621 2286 3024 3785
克州 365 538 790 1021
喀什 905 1237 1546 1956
和田 446 619 825 1063
總計 20268 26893 34365 42532
4.3新疆物流產業市場運行分析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運行特點可概括如下:物流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各地州物流發展相對不均。物流市場化格局基本確立,物流市場主體多元化運行。消費領域物流發展較快,生產領域物流相對滯后。運輸環節所占比重非小,不同環節市場發育程度有異。物流業務滲透各個領域,物流亮點多彩分呈。(具體分析見附件1)
4.4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發展階段分析
新疆目前的物流發展正在從實體分配階段向綜合物流階段、供應鏈物流階段、全球物流階段過渡。政府正積極推進物流產業的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國際化與法制化進程,新疆物流業將逐步走出初級的實體分配階段。將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化,從自營物流向外包物流階段過渡,并迅速與國內國際市場接軌。(具體分析見附件2)
5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物流流量分析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物流品種多樣,主要集中在農業、能源和各類工業品、以及商貿領域。比較大的包括:棉花、果蔬等大宗農產品物流量;石油、煤炭等能源物流量,鋼材、水泥等工業品物流量,各類社會消費品的批發零售物流量;以及通過阿拉山口、霍爾公司等口岸進行貿易過程中的物流量。(具體分析見附件3)
6 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見下表。
表6-1 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制約新疆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
物流社會化程度較低,物流運行成本偏高。物流主體競爭力不強,信息化、標準化水平較低。鐵路運輸難以滿足需求,倉儲資源缺乏有效整合。口岸物流環境有待優化,交通運輸問題不容忽視。 觀念因素管理體制因素基礎設施因素人才因素
注:具體分析見附件4
7 新疆物流產業投資風險分析
毋庸置疑,新疆物流業發展的前景廣闊,充滿各種投資機會,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相應的投資風險。具體包括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見下表。
表7-1 新疆物流產業投資風險分析
風險類別 風險具體內容
自然風險 物流業投資的固有風險:籌資風險回報周期長引起的風險投資利潤下降所帶來的風險 新疆特殊的環境條件產生的風險 “綠色”物流風險
市場風險 需求意愿相對不足導致的風險 來自疆內外相關企業競爭帶來的風險 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的風險
政策風險 地區物流業政策導向或變動帶來的風險 物流法律法規的滯后風險 城市規劃所帶來的風險 物流標準的缺乏所導致的風險
管理風險 決策的風險 管理機制的風險 跨文化管理的風險 公共關系的協調風險
技術風險 布局規劃風險 功能設計的風險 設計、施工的風險 采用技術的風險
附表1 新疆運輸線路長度 單位:公里
年 份 鐵路營業里程 公 路 民用航空 管道輸油(氣)里程
2003 3009 83633 141456 3008
2004 2999 86824 111768 3003
2005 2925 89531 119481 3003
2006 2925 143736 138564 4631
2007 2925 145219 160354 6793
附表2 新疆國道公路基本情況
道路類別 道路名稱 全長 (公里) 線路基本情況
國道 312線 1431 哈密星星峽—哈密—鄯善—吐魯番—烏魯木齊—石河子—奎屯—博樂三臺海子(賽里木湖)—霍城清水河鎮—霍爾果斯口岸
314線 1879 烏魯木齊—托克遜縣—庫爾勒市—庫車縣—阿克蘇—喀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紅其拉甫口岸
315線 1735 若羌縣依吞布拉克鎮—且末—民豐縣—和田市—葉城縣—喀什市
216線 865 阿勒泰市—北屯市—阜康(大黃山路口)—烏魯木齊—-烏魯木齊縣天山一號冰川—和靜縣巴侖臺鎮
附表3 新疆省道公路基本情況
道路類別 道路名稱 全長(公里) 線路基本情況
省道 101線 311 烏魯木齊西山農場—昌吉市硫磺溝—呼圖壁縣石梯子—石河子150團—烏蘇市巴音溝
110線 22 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烏魯木齊縣干溝鄉
111線 101 烏魯木齊—米泉—阜康—阜康天山天池
201線 260 昌吉市榆樹溝—呼圖壁縣—克拉瑪依市
203線 133 哈密—哈密市門口子—巴里坤縣
205線 109 博樂市五臺(道班)—博樂市—阿拉山口口岸
210線 60 庫車縣—庫車縣齊滿鄉—沙雅縣
212線 149 阿圖什市—烏恰縣托云—烏恰縣吐爾尕特口岸
215線 228 巴楚縣三岔口鎮—巴楚縣—莎車縣
220線 180 伊寧市—特克斯縣—昭蘇縣
221線 296 克拉瑪依市塔岔口(國道217線)—托里縣—額敏縣—塔城市—塔城市巴克圖口岸
227線 58 布爾津縣—哈巴河縣
228線 356 木壘縣土園倉—奇臺縣將軍戈壁—青河縣
301線 235 吐魯番市大河沿鎮—托克遜縣—托克遜縣阿拉溝礦區—和靜縣烏拉斯臺牧場
302線 97 哈密縣門口子—伊吾縣
303線 228 阜康市大黃山—吉木薩爾縣—奇臺縣—木壘縣—木壘縣大石頭鄉
304線 87 博樂市—溫泉縣
307線 178 溫宿縣玉爾袞—拜城縣大橋鎮—拜城縣
309線 221 阿圖什市—烏恰縣—伊爾克什坦口岸
310線 150 麥蓋提縣—岳普湖縣—疏勒縣塔孜洪縣
315線 245 尼勒克縣喬爾瑪—尼勒克縣—伊寧縣墩麻扎鎮—伊寧縣巴依托海鄉
316線 163 尼勒克縣養蜂場—新源縣—鞏留縣阿克吐別克鎮
318線 410 北屯市—福??h—和布克賽爾縣—額敏縣
319線 196 北屯市—布爾津縣—吉木乃
320線 139 清河縣塔克什肯口岸—清河縣阿熱勒托別鄉—富蘊縣喀拉通克礦
217線及其延長線 1090+324+414 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克拉瑪依市—奎屯市—尼勒克縣喬爾瑪—和靜縣巴音布魯克鎮—庫車縣—和田
218線 1125 霍城清水河鎮—伊寧市—新源縣那拉提鎮—和靜縣巴侖臺鎮—庫爾勒市—尉犁縣—34團—若羌縣
219線 755 葉城縣新藏公路0公里處—皮山縣康西瓦—界山達坂
附表4 新疆機場基本情況
機場名稱 基本情況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 位于烏魯木齊市郊西北地窩堡,距市區16公里。是國家民用一級機場,為中國重要的樞紐機場之一。承擔著新疆境內十個機場的中轉任務,機場設施較先進。但規模已經不能滿足運輸要求,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
喀什機場 是新疆第二大航空港,位于喀什市城北10公里處。機場硬件設施完備。
那拉提機場 位于伊犁河谷谷底,新源縣城東9公里。
阿克蘇機場 位于阿克蘇市北,距市中心10公里。
阿勒泰機場 位于阿勒泰市西南方,距市中心10公里。
哈密民航機場 2007年哈密機場復航改擴建工程動工。
和田機場 和田機場為大型國際機場,位于和田市區南部,距和田市中心12公里。
且末機場 位于且末縣城北方,距城中心1.2公里。
庫爾勒機場 位于庫爾勒市以北17公里處。
附表5 新疆航空支線及里程
疆內航線 公路距離(公里) 行車時間(小時) 飛行距離(公里) 飛行時間(分鐘)
烏魯木齊—阿勒泰 670 8 446 45
烏魯木齊—伊寧 700 8.5 509 50
烏魯木齊—庫爾勒—且末 1270 15.3 682 100
烏魯木齊—阿克蘇 982 11.8 682 100
烏魯木齊—喀什 1441 17.5 1082 85
烏魯木齊—和田 1730 20.1 1031 80
烏魯木齊—塔城 600 7.2 504 55
烏魯木齊—庫爾勒 451 5.6 292 50
烏魯木齊—伊寧—阿勒泰—烏魯木齊 2201 26.5 1639 145
烏魯木齊—庫車 736 9 548 75
烏魯木齊—克拉瑪依 360 4.4 289 50
烏魯木齊—那拉提 986 11.9 359 70
烏魯木齊—喀納斯 1030 12 542 55
附表6 新疆口岸基本情況
口岸名稱 對應國 口岸類別 對應口岸 對外口岸基本情況
阿拉山口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鐵路、公路 德魯日巴口岸 位于博樂市東北73公里,常年開放鐵路、公路口岸
霍爾果斯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公路、(鐵路) 霍爾果斯口岸 位于霍城縣,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390公里。雙邊常年開放公路口岸,鐵路口岸在建
巴克圖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公路 巴克特口岸 位于塔城市,1992年8月開放,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
吉木乃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公路 邁哈布奇蓋口岸 位于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1992年8月開放,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
阿黑土別克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公路 阿連謝夫卡口岸 位于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1992年8月開放,為雙邊季節性開放口岸
都拉塔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公路 納林果勒 位于伊犁地區查布察爾縣,1992年8月開放,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
木軋爾特口岸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公路 納林果勒口岸 位于伊犁地區昭蘇縣,1992年8月開放,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
伊爾克什坦口岸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 公路 伊爾克什坦口岸 位于克孜勒蘇州烏恰縣,分別于1997年9月和1983年12月開放,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
吐爾尕特口岸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 公路 圖嚕葛爾特口岸 位于新疆克孜勒蘇克爾孜自治州烏恰縣境內,1983年回復對外開放
別迭里口岸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 公路 黑巴斯口岸 位于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開放時間未定
紅其拉甫口岸 巴基斯坦 公路 蘇特斯口岸 位于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是中國唯一對該國開放的口岸,為季節性開放口岸
塔克什肯口岸 蒙古國 公路 布爾干口岸 位于阿勒泰地區青河縣,1989年7月開放,為雙邊季節性開放口岸
老爺廟口岸 蒙古國 公路 布爾嘎斯臺口岸 位于哈密地區巴里坤縣,1992年2月開放,為雙邊季節性開放口岸
烏拉斯臺口岸 蒙古國 公路 北塔格口岸 位于昌吉州奇臺縣,1992年2月開放,為雙邊季節性開放口岸
紅山嘴口岸 蒙古國 公路 大洋口岸 位于阿勒泰地區福??h,1992年7月開放,為雙邊季節性開放口岸
卡拉蘇口岸 塔吉克斯坦 公路 闊勒買口岸 位于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開放時間未定
喀納斯口岸 俄羅斯聯邦 公路 位于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開放時間未定,為規劃開放口岸
塔克滿蘇口岸 阿富汗 公路 位于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開放時間未定,為規劃開放口岸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 航空 1973年開放
喀什機場 航空 1993年4月開放
附表7新疆的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名錄
國家級開發區名錄 國家級邊境合作區 自治區級開發區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烏魯木齊進出口加工區 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市邊境經濟合作區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 塔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 博樂市邊境經濟合作區 米東新區化工工業園烏魯木齊頭屯河工業園區烏魯木齊水磨溝工業園區新疆浙江經濟合作區米東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昌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阜康重化工業園區米泉工業園區石河子北工業園區石河子工業園區奎屯經濟開發區霍城經濟開發區奎屯—獨山子石化工業園烏蘇化工園克拉瑪依石油化工工業園區哈密工業園區鄯善化工產業園區鄯善石材工業園吐魯番經濟開發區托克遜能源重化工工業園區庫爾勒經濟開發區和碩經濟開發區阿拉山口工業園區庫車化工園區
附表8 新疆規劃建設的物流園區和中心
規劃建設的物流園區和中心 主要內容
克拉瑪依石油物資物流中心 該物流園將替代新疆石油管理局設在烏魯木齊屯河區的王家溝物流區。將對克拉瑪依-塔城-阿勒泰區域的物流產生重要的影響,將成為該區域鐵路與公路轉運重要結點,而且會降低本地石油企業的物流成本。
鄯善公路物流中心 鄯善可以成為輻射阿勒泰地區、昌吉州東三縣、哈密地區和巴州部分縣市的貨物集散地。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建成后,年貨運周轉量可達80-120萬噸。
阿克蘇市鐵路物流園區 阿克蘇計劃園區物流中心及鐵路專用線,建設工程項目占地面積160萬平方米(約2400畝)。園區主要企業通貨量340.5萬噸/年。阿克蘇火車站“十一五”規劃考慮了專用線的增設。主要是為南疆林果業和棉花的運輸服務?;A型的投資由政府負擔。園區的建設進行招商引資。
烏魯木齊鐵路國際物流園區 由新疆鐵路部門作為主體,以整合烏魯木齊鐵路西站和北站地區的物流資源為主,主要是滿足外貿對鐵路物流的需求。規劃區域控制面積約60平方公里,核心區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園區功能區為專業運輸區、倉儲區、保稅物流區、出口加工區等。計劃投資7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輻射區域可達中亞地區和全疆。
伊犁火車站物流園區 以伊寧邊境經濟合作區為投資和管理主體,主要依靠精伊霍鐵路運輸的貨物產生的物流需求。規劃已經完成,進入招商階段。預計未來伊犁火車站貨運量將會達到190萬噸左右。園區可輻射中亞和北疆經濟帶的主要城市。
哈密市物流園 包括修理服務區、倉庫區、物流派送區、大型貨車機械停車場及辦公區、商店、飯館等設施。一期工程在2008年年底已經竣工。
附件1
4.3新疆物流產業市場運行分析
4.3.1物流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各地州物流發展相對不均。
新疆當前的物流市場就像改革開放之初的商品市場,正處于起步和建設階段,是一個容量龐大、極具潛力、充滿活力的新興市場。
新疆各地州縣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各地區物流需求也表現出不均衡的特點,在經濟發展較快、商品市場發達、交通運輸便利的天山北坡經濟帶城市群,物流市場活躍,需求旺盛,南疆地區發展相對較慢。
4.3.2物流市場化格局基本確立,物流市場主體多元化運行。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新疆物流市場化特征也逐步顯現,在資源配置、管理方式和調節手段等多方面基本實現了市場化運作。
從物流主體構成看,市場主體實現多元化運行。其所有制構成已呈現出國有、集體、個體、私營、股份、外資等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新局面。
4.3.3消費領域物流發展較快,生產領域物流相對滯后。
從經濟運行環節來看,新疆物流市場化首先是從消費領域的物流開始的,流通領域物流市場化的進程相對較快。商業和物資等行業的儲運企業正在向物流市場進軍。與消費和流通領域的物流相比,疆內生產領域的物流市場化程度仍然很低。
表4-4 新疆各經濟領域物流市場現狀
經濟領域 市場化程度 市場機制調節 物流進入市場的比重
消費領域 髙 最充分 100%
流通領域 較高 較充分 30%---70%
生產領域 低 不充分 20%以下
4.3.4運輸環節所占比重非小,不同環節市場發育程度有異。
新疆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原材料、能源的生產供應基地,運輸是新疆物流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構成要素,其公路、鐵路的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在新疆的貨運量、貨物周轉量中占有較大的比重。
由于倉儲和運輸業計劃強和部門壟斷等原因,這兩個行業的國有企業差不多是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流通領域最后被推向市場的,鐵路迄今為止仍未全面走向市場。新疆物流市場總體上呈現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手段、多種經營方式的競爭,主要物流環節市場化程度如下表:
表4-5 新疆主要物流環節市場發育程度
物流環節 市場化程度 市場機制調節
倉儲 低 不充分
運 輸 鐵路 低 不充分
公路 髙 充分
航空 較高 較充分
管道 低 不充分
包裝 較高 較充分
搬運與裝卸 較高 較充分
流通加工 較低 不充分
物流信息服務 較低 不充分
4.3.5物流業務滲透各個領域,物流亮點多彩分呈。
物流是社會分工細化和專業化的結果。物流業務包括:運輸、儲存、包裝、裝卸、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等內容。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生產、交通運輸、信息化技術的普及應用,物流業務更加深入地滲透到新疆宏觀和微觀各經濟領域中。
物流范圍非常廣泛,第一、二、三產業運行過程中均涉及到物流活動,其業務必然滲透到的各行各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新疆物流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物流亮點包括:以新疆亞歐大陸橋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國際鐵路運輸物流。以天順物流為代表的大宗貨物運輸。以北園春為代表的農副產品物流。以零擔物流配送為核心業務的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阿凡提物流有限公司等等。
附件2
4.4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的發展階段分析
國際上物流發展經過了實體分配階段、綜合物流階段、供應鏈物流階段、全球物流階段。新疆物流發展階段可以從新疆的物流市場結構,新疆的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及物流的市場化、信息化與國際化程度加以衡量。如下表:
表4-6 新疆物流市場結構及其特征
主要物流服務方式 市場主體家數 市場結構類型
鐵路貨運 一家為主 行政壟斷
公路貨運 多家 競爭
航空貨運 幾家 壟斷競爭
管道貨運 獨家 壟斷
商業運輸 多家 競爭
商業倉儲 多家 競爭
第三方物流 多家 競爭
第四方物流 少數 未知
整體物流市場 眾多 競爭
表4-7 新疆物流產業指標判斷
物流產業指標 高 較高 一般 較低 很低
市場化 √
工業化 √
城市化 √
專業化 √
信息化 √
國際化 √
標準化 √
總之,新疆目前的物流發展正在從實體分配階段向綜合物流階段、供應鏈物流階段、全球物流階段過渡。政府正積極推進物流產業的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國際化與法制化進程,新疆物流業將逐步走出初級的實體分配階段。將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化,從自營物流向外包物流階段過渡。并迅速與國內國際市場接軌。
附件3
5 新疆物流產業市場物流流量分析
5.1新疆大宗農產品物流分析
5.1.1新疆棉花物流流量分析
新疆棉花在中國乃至世界棉花生產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疆棉花產量已全國總產量的39%左右,占全世界產量11%左右。新疆棉花近五年的產量與流量如下表:
表5-1 新疆棉花近5年棉花物流產量與流量 單位: 萬噸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產量 160 175.25 195.7 267 290
疆內留用 35-45 35-45 35-45 35-45 35-45
出口國外 0.118 0.239
調往內地 120 135 145 220 250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5.1.2新疆果蔬物流分析
新疆的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是著名的瓜果之鄉。特色林果業在新疆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目前,新疆優質果率只占水果總產量的40%左右,其中約5%屬高檔優質果,這部分水果價格高、銷路暢;另外約有45%的大路貨,隨著產量的增加,價格波動幅度大,銷售困難,風險也大;還有15%的劣質果甚至沒有市場,出現積壓滯銷。就種植面積看,無公害“綠色”水果蔬菜的比重仍然很低。在種植過程中,化肥的過量使用、農藥的不慎使用,造成水果蔬菜農藥殘留、重金屬和硝酸鹽超標,營養、衛生和品質的下降,既危害消費者的健康,也影響新疆果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表5-2 新疆近5年果蔬產品產量 單位: 萬噸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瓜果 189.32 186.06 220.65 237.28 338.67
蔬菜 761 919.13 862.23 958.04 1173.99
總量 950.32 1105.19 1082.88 1195.32 1512.66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5.2新疆工業品物流流量分析
5.2.1新疆能源物流流量分析
新疆能源物流流量主要從生產量、外省調入量、出口量、本區調出量、消費量等機構方面進行分析。見下表:
表5-3 新疆煤炭產量及物流流量 單位:萬噸
項 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可供量 1816.32 2444.21 2702.81 3702.32 4314.06
生產量 2100.20 2720.74 2798.90 3942.29 4518.52
外省調入量 1.40 10.70 30.40 41.44
出口量(-) 0.01 0.14 0.22 0.01 0.01
本區調出量(-) 232.76 221.00 203.12 323.47 245.63
消費量 1716.11 2327.52 2702.40 3859.91 4436.21
圖5-1 新疆煤炭產量及物流流量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新疆煤炭的出口和外省調入都很少,調往內地的量也比較小,約占總產量的10%以內,煤炭物流主要在疆內進行,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
表5-4 新疆石油產量及物流流量 單位:萬噸
項 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可供量 333.19 496.35 616.14 1021.31 1042.95
生產量 701.26 1299.83 1848.43 2408.32 2474.74
進口量 75.16 91.54 237.61
外省調入量 1.44 3.31 10.85 14.85 14.35
出口量(-) 3.29 0.63 11.17 5.18 2.26
本區調出量(-) 353.59 849.63 1285.38 1525.72 1677.86
消費量 300.16 451.26 527.71 1014.84 1038.63
圖5-2 新疆石油產量及物流流量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新疆石油的出口和外省調入量都很少,近幾年調往內地的量約占總產量的60%以上,疆內石油消費量約占總產量的40%。近年來國內石油需求大幅增長,新疆作為中國主要的原油生產區和國家重要的能源通道,石油進口增長較快,通過中哈石油管道進口大幅增加。
5.2.2新疆主要工業品物流分析
由于近幾年加大了投資力度,新疆的工業發展迅速,因此對工業物流的需求將增長迅速,2007年的工業增加值1378.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4.18億元,增長15.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11.21億元,增長15.5%;重工業增加值1212.97億元,增長15.2%。
表5-5新疆近5年主要工業品產量
年份 水 泥(萬噸) 鋼 材(萬噸) 生 鐵(萬噸) 粗鋼(萬噸) 農用氮磷、鉀化肥(萬噸) 塑料制品(萬噸)
2003 1128.98 203.10 144.86 204.12 85.45 31.49
2004 1212.99 238.52 193.89 249.13 86.98 38.83
2005 1241.74 326.96 258.66 306.54 128.53 34.92
2006 1334.50 411.45 324.08 394.19 129.08 41.20
2007 1536.77 470.94 394.97 447.24 138.53 51.71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新疆工業品主要包括生鐵、粗鋼、鋼材、水泥、農用氮磷、鉀化肥、塑料制品等,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出,主要工業品產量逐年增加,滿足疆內和國內和中亞國家需求,中亞國家對水泥、建材、塑料制品及輕工產品需求量很大。
表5-6 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原煤 萬噸 3986.78 16.4
原油 萬噸 2604.31 5.2
原油加工量 萬噸 1692.15 5.4
天然氣 億立方米 210.20 27.9
發電量 億千瓦時 404.33 15.9
粗鋼 萬噸 445.83 13.2
鋼材 萬噸 469.20 14.8
生鐵 萬噸 387.10 19.8
水泥 萬噸 1455.60 12.4
紗 萬噸 38.75 15.2
數據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5.3新疆商業物流流量分析
2007年末,新疆共有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838家,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批發企業215家,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零售企業358個,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2228.6億元,占全區貿易企業銷售總額的75%。新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構成和分布如下圖:
表5-7 新疆各地州市縣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單位:億元
地 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市 縣 縣以下
總 計 847.7 599.8 122.2 125.7
烏魯木齊市 321.8 319.2 2.5
克拉瑪依市 23.1 18.5 4.4 0.2
吐魯番地區 17.8 7.2 5.6 5
哈密地區 25 22. 3 1.4 1.3
昌吉回族自治州 66.6 25.8 21.4 19.4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109.8 42.0 41.5 26.3
伊犁州直屬縣(市) 60.6 28 18.9 13.7
塔城地區 26.9 8.2 10.0 8.7
阿勒泰地區 22.3 5.5 12.9 3.9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12.6 7.4 1.9 3.3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35.1 24.4 6.9 3.8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5.1 3.1 1.5 0.5
喀什地區 46.5 21.2 15.9 9.4
和田地區 14.2 6.9 3 4.3
生產建設兵團 130.2 78 3.3 48.9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圖5-3 新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構成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
圖5-4 新疆各地州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從市場的區域分布看,億元市場主要集中在烏魯木齊、庫爾勒和昌吉等市場化進程較快、市場輻射功能相對強大和密集的城市,上述三個中心城市的億元商品交易市場數量和成交金額分別占全疆的92.5%和93.3%。其中,烏魯木齊分別占63.7%和79.4%;昌吉分別占17.8%和8.1%;庫爾勒分別占11.1%和5.9%。
5.4新疆外貿物流流量分析
新疆對外出口產品的70%來自內地,進口產品的70%以上是內地所需的資源能源性產品。新疆2008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22.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增幅居全國第二,進出口貿易額列全國第12位,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位。
2007年,阿拉山口的進出口貨物量達到1700萬噸,進口量幾乎為出口量的十倍。貿易額突破三十億美元。阿拉山口口岸貿易量占全疆的50%,邊境小額貿易占全疆的90%,關稅和貿易值已超過滿洲里。
霍爾果斯口岸是新疆第二大口岸,2007年進出口量超過64萬噸,貿易額超過6.35 億美元,但該口岸只能進行公路運輸。到2008 年精-伊-霍鐵路建成后,可縮短烏魯木齊到阿拉木圖的運輸里程(減少200 公里)。
表5-8 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2000—2007貨運量 (單位:萬噸)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霍爾果斯 29.05 28.56 34.23 48.27 42.00 45.13 43.20 64
阿拉山口 437 500 580 755 942 1102 1311 1700
數據來源:霍爾果斯口岸管委會,阿拉山口口岸管委會
圖5-5 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2000—2007貨運量
新疆資源性產品進口在全國的重要性已日益顯現出來,如新疆原油進口已居國內陸路口岸第二(第一為滿洲里口岸)。2007年新疆自中亞及俄羅斯組織的資源性產品進口占進口總值的60.4%。特別是原油進口逐年擴大,2007年進口原油172.6萬噸、8.72億美元,2008年原油進口12.3億美元,占進出口總值的42.2%。中哈輸油管道投入正常運轉后,進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新疆的資源進口陸上大通道的作用將日益顯現。
附件4
6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6.1新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6.1.1物流社會化程度較低,物流運行成本偏高。
新疆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是比較低,物流作業的分散性及物流服務的各個環節的相互脫離,導致物流運行過程成本增加。與國際社會相比,新疆必須要降低物流成本,產品才能更具有競爭力。
表6-1 新疆與國內外的物流成本比較
美國 日本 中國 新疆
物流成本 8.6% 8.3% 18.3% 20-25%
運輸成本 9% - 18% 24%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6.1.2物流主體競爭力不強,信息化、標準化水平較低。
本地的物流企業大多呈現“散,多,弱,小”的特點,缺乏大型的能夠承擔國內乃至國際聯運業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新疆物流產業的信息化水平總體偏低。新疆正在轉型期的倉儲業和交通運輸業等主體物流企業,科技含量都比較低,主要表現在 IT技術使用有限,無法有效地運用網絡信息和電子商務技術進行綜合物流業務運作。
6.1.3鐵路運輸難以滿足需求,倉儲資源缺乏有效整合。
目前新疆的物流客體即物流對象主要是工業原料和農產品,一般具有體積大、較笨重等特點。新疆通往內地鐵路運輸,因路用空車嚴重不足,申請車皮非常困難,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新疆的倉儲設施主要是由企業自建,倉儲設施相對比較少,且比較陳舊,主要集中在工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和鐵路樞紐站的周邊。整合現有倉儲資源應是新疆發展現代物流倉儲業需加強的基礎性工作。
6.1.4 口岸物流環境有待優化,交通運輸問題不容忽視。
口岸管理體制不完善。海關報關清關系統和口岸檢驗、檢疫系統與相應其他環節信息系統的聯網不很通暢,而且雙方海關報關憑證的格式和內容不統一,容易出現差錯,影響了海關的工作效率。這些都影響了口岸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口岸受對方國家政治、經濟形勢影響較大。對方國家政治、經濟形式的頻繁變動,對新疆口岸的物流發展有很大影響。
新疆鐵路、公路存在不少問題:鐵路路網規模小,密度低,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公路運力結構不合理,貨運車輛大多為普通貨車、集裝箱、廂式、罐式等特種和專用貨車較少。
6.2制約新疆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
6.2.1觀念因素
新疆的各級政府部門對物流的認識比較模糊,認為物流是運輸部門的事,缺乏系統的物流理念,大多數企業對物流業的認識仍局限于傳統的實體分配范疇,對新疆物流產業發展持觀望態度,缺乏對通過物流外包提高利潤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作用的充分認識,大多數生產企業仍然是選擇自營物流方式。
6.2.2 管理體制因素
國內對物流行業管理沒有專門的政府部門,而是分散在鐵路、民航、交通、外貿等許多部門,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縱向隸屬和橫向交叉的管理格局,使得全社會的物流過程被部門和行業分割開來,不利于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6.2.3 基礎設施因素
目前新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缺乏銜接配套,整體效能有待開發。新疆的邊境口岸全部位于自然條件惡劣的邊境地區,加大了口岸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
6.2.4 人才因素
新疆物流業的發展急需物流管理和經營的專門人才,特別缺少涉外運輸管理和綜合物流規劃等高級專門人才。
案例: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新疆區域公司眼中的新疆物流發展機遇
戰略觀察:立足新疆,用物流視角放眼中西南亞各國市場。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新疆區域公司認為:在中西南亞經濟圈的藍圖上,新疆是重心的重心;在中國向西開放的戰略地圖上,新疆是最前沿的“橋頭堡”。在中國的版圖上,新疆位于西部邊陲;在亞歐大陸的地圖上,新疆位于亞歐大陸的地理中心;在亞歐大陸橋的格局上,新疆同樣是重要的支點。在中國西部,在中西南亞經濟圈,在亞歐大陸橋城市群的不同坐標系上,新疆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新疆在全球經濟大循環中的活動空間也越來越廣闊。亞歐大陸橋把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東歐、南歐和西歐等地許多國家聯系在一起,對促進亞歐大陸經貿、人員往來及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許多人關注中亞和亞歐大陸橋之時,他們把目光同時投向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南亞次大陸。
四國聯運,把握機會,拓展新疆物流的國際化發展平臺。
2007年5月15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四國實施貨物過境聯運,正式開通過境運輸。四國商定免征過境費和養路費,對收費公路(橋梁、隧道)的通行費按照各國的法規執行,并保證給予過境車輛國民待遇。同時確定過境車輛的統一標準。中、哈、吉都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運輸先行,四國過境運輸的合作,新疆直接與其他三國接壤,將有利地促進中國新疆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新疆區域公司清晰地認識到四國聯運是拓展新疆物流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平臺和不可多得的機會。
更新觀念,規范流程,市場化引導經營“物流”產品。
“物流”作為綜合型服務產業是需要經營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新疆區域公司老總袁建民如是說。作為央企——物流行業的主力軍,長期以來,中國外運長航集團與各地海關、商檢、口岸辦、鐵路、交通運管等相關職能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確保了項目在通關、裝卸、轉運、大件公路運輸等各個環節的運作高效有序地完成。憑借中外運的品牌和信息網絡優勢、資深業務操作團隊、嚴格規范的操作流程,為客戶提供全面、專業、個性化的工程項目物流操作方案,對各類工程項目實施全和物流策劃和現場操作服務。公司針對項目的具體運作情況,量身定制個性化的項目操作方案,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項目管理與質量監控貫穿工程項目運輸的全過程。嚴格按照項目物流組織規范、安全操作,嚴格按照質量與安全手冊監控項目的執行進程。對大型工程項目,將指派專業的現場服務隊伍全程跟蹤監控項目的執行情況,并將有關信息及時向客戶進行反饋。協助客戶以及業主分析解決可能遇到的法律及清關問題。同時公司提出對“物流’產品進行業參透,產業運作,不斷延伸物流產業鏈
東聯西出,整合資源,拓展國內外物流大市場。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新疆區域公司通過對國內外運輸線路實地勘察,對運輸限制情況如自然條件、環境氣候、路面寬度、 隧道高度、河道水深、橋梁強度等因素進行分析,預見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制定事前、事中、事后的緊急預案,確保項目操作的安全、通暢。密切聯系中國內陸的大市場,緊盯中西南亞各國的市場需求和產業轉移機會,運用強大的運力資源整合能力,通過外運系統內部調配、市場采購等渠道,為每一個項目(如特大、重型貨物及超尺寸設備的操作及運輸)提供足夠的運力資源,保證項目的順利執行。公司不斷鞏固加強與國家特大型企業的業務合作,為電力、石油、化工、鋼鐵、水泥、建筑等行業經由新疆向巴基斯坦、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運輸大型石油開采、鉆井設備、電力設備、特種設備的進山口業務中,首創了陸運運費低于海運的奇跡,提供了專業的境外物流服務,并逐漸形成了疆內領先的專業服務優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