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關歐亞間陸橋運輸的需求
2013-01-09 17:35:15
Landbridge平臺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來到美麗的維爾紐斯參加東西方交通走廊協會的成立大會,榮幸地在這里介紹中國新亞歐大陸橋的發展情況,并就中國有關歐亞間陸橋運輸的需求的發展談一點想法,與大家進行交流。
新歐亞大陸橋指跨中國大陸橋通道(TCR),是為了區別西伯利亞大陸橋。它把太平洋與大西洋溝通起來,實現海——陸(鐵路)——海的連貫運輸。這條大陸橋東起中國的連云港、天津、青島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行穿越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地區,經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德國等歐洲國家,抵達大西洋東岸荷蘭的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立陶宛的波羅的海地區等歐洲口岸,全程長達11000公里左右。
1992年12月1日,新亞歐大陸橋過境集裝箱運輸開通,標志著新亞歐大陸橋運輸進入全新階段。
新亞歐大陸橋(TCR)的優勢
¡ 1.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優越 整個陸橋避開了高寒地區,港口無封凍期,自然條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業。
¡ 2.運輸距離短 新亞歐大陸橋(TCR)比西伯利亞大陸橋(TSR)縮短陸上運距2000~5000公里,到中亞、西亞各國,優勢更為突出。從遠東到西歐的貨物,經新亞歐大陸橋比繞過好望角的海上運輸線縮短運距15000公里,比經蘇伊士運河的海上運輸線縮短運距8000公里,比經巴拿馬運河的海上運輸線縮短運距11000公里,比經北美大陸橋縮短運距9100公里。
¡ 3.輻射面廣 新亞歐大陸橋輻射亞歐大陸3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面積達5071萬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75%左右。
¡ 4.對亞太地區的吸引力 新亞歐大陸橋(TCR)吸引范圍除中國(大陸)外,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一些大洋洲國家和中國的臺灣、港澳地區,均可利用此線開展集裝箱運輸。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烏克蘭、荷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國家直接受益,始終持積極的合作態度。
充滿商機的“亞歐大陸橋 中國—歐洲(波羅的海地區)”通道
¡ 歐洲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2000年中歐貿易額為844億美元,到2008年中歐貿易額為已經提升到5115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了5.06倍,在外貿總額中的比例提高到20%。
¡ 高速增長的貿易造就了快速增長的中歐間巨大的物流運輸市場。2008年中歐間海運集裝箱量為1020萬箱,陸運完成的為50萬箱,基本由海運壟斷。從地區結構上看,貨源主要分布在西歐、北歐、中東歐、地中海沿岸和中亞五大地區,西歐占的份額最大。但是中東歐、中亞地區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后來居上的勢頭。從貨種結構上看,以集裝箱貨物為主,在中亞等資源輸出地區,以散貨(主要是金屬礦石、石油)運輸比重很高。
¡ 根據專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果把連云港作為大陸橋的龍頭,那么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港口(里加港)無論從距離和運行時間上考慮,或是從費用上考慮,作為大陸橋的龍尾都是最合適的。由多斯特克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到鹿特丹港,計6842公里,運行時間12.6天。而由多斯特克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港口,計5195公里,運行時間9.4天,可節省3.2天。
¡ 從托斯特克到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港口全是寬軌,不用再次換裝可直接到達,節約時間。而到鹿特丹的鐵路需要在白俄羅斯和波蘭的邊境特雷斯波爾再次換裝。
¡ 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港口已經開通里加港到阿拉木圖的國際箱班列,原來是每周2列。中國也有連云港、天津港到阿拉木圖的國際集裝箱班列,每周7列。所以,只要把這兩個班列進行接軌,即可實現新歐亞大陸橋的貨流的真正連同
在大陸橋的利用方面,丹麥的馬士基物流公司(Mearsk Logistics)、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中海集運、中國外運長航等跨國運輸集團都已經參與經營大陸橋過境運輸業務。
中國國內四個最大陸路口岸站滿洲里、二連、阿拉山口、綏芬河,都已經接運來自天津、大連、廣州、上海、青島、連云港等港口的國際集裝箱業務。
滿洲里口岸一直保持中國最大陸路口岸稱號,2008年進出口貨運量達到2411萬噸,進出境人員達到203萬人次。
2007年,阿拉山口口岸過貨量達1700多萬噸,占新疆過貨總量的九成,完成對外貿易進出口額達70多億美元,占新疆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海關入庫稅收50多億元,占新疆17個國家一類口岸的一半。
近年來,中國鐵路已開行到歐洲的整列集裝箱列車已達上百列,分別開行了連云港-阿拉木圖,青島-阿拉木圖,天津港-阿拉木圖的國際集裝箱示范班列。示范國際集裝箱班列的開行,大大提高了出口和過境中亞以及歐洲貨物的運量速度,顯現出新亞歐大陸橋的優勢和較大的發展前景。
特別是2007年5月29日與馬士基合作開行深圳到捷克的集裝箱試驗專列,整個專列的運輸,經中國、蒙古、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后到達捷克的帕杜比柴爾。總運距12134公里,中國段3182公里,蒙古1121公里,俄羅斯6401公里,白俄羅斯580公里,波蘭750公里,捷克195公里,全程運輸16天。
新歐亞大陸橋的貨種、運量情況
新亞歐大陸橋自1992年開通運營以來,在沿橋各國的共同努力下、特別是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陸橋運輸得以快速發展。到目前,已經有日韓、中亞、俄德等14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運輸,運輸的貨物有機械、化工、機電、輕工、農副產品等30多個品種。運向也從剛開通時的單向西行,到東西雙向運行。
從國家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看,中國與中亞、歐洲國家的經貿合作力度會加大,范圍更廣泛。從運輸的產品結構上已反映出來,比如2005年從連云港發往芬蘭赫爾辛基的集裝箱主要承運的是韓國的電子產品,現在已經開始變化,從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地區的多品類貨大量增加,客戶增加較快。運量增加的總趨勢非常明顯。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貿易量急劇下降,世界航運業遭受重創,運營歐美航線的航運公司紛紛實行零運價、跳樓價或干脆撤掉航線。在這種情況下,新亞歐大陸橋國際貿易過境運輸量卻不降反升,阿拉山口口岸集裝箱全年發運量完成23.17萬TEU,同比增長28%。
2008年天津港經二連至蒙古的運量為 4萬TEU、從阿拉山口出境的陸橋集裝箱運量為 3萬TEU ;從滿洲里出境的陸橋集裝箱運量為3萬TEU。
連云港從阿拉山口出境的陸橋集裝箱運量為 6.4萬T EU。
青島港從阿拉山口出境的陸橋集裝箱運量為 4萬TEU。
歐亞大陸橋運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 過境通關能力不足成為瓶頸 :
阿拉山口、多斯特克、后貝加爾及扎蒙烏德口岸站接運能力不足限制了運量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中國及周邊國家俄羅斯、哈薩克、蒙古等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三大口岸曾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比如2007年下半年,多斯特克、后貝加爾接運能力不足,造成阿拉山口、滿洲里口岸擁堵;2008年由于蒙古鐵路車輛和換裝能力不足,造成二連口岸擁堵,不得已,中國鐵路采取限裝措施,使許多發站大量貨物積壓。
目前,我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滯流在阿拉山口的貨物已經積壓了40多天了。
建議蒙古、哈薩克鐵路盡快從口岸車站換裝能力和車輛運能兩方面提高口岸接運能力,暢通大陸橋通道,進一步提高陸橋運量。
2、建立由沿橋國家共同參與的、高層次的、政府間的新亞歐大陸橋協調委員會,定期磋商解決新亞歐大陸橋發展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此基礎上,共同探討簽署包括運輸價格、運輸時間、信息服務、快速通關和運輸安全等內容在內的新亞歐大陸橋多邊過境運輸協定。
3、多通道、寬領域開行集裝箱班列,提高陸橋競爭力。
建議開行中國到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港口的集裝箱班列,可以大幅度縮短全程的運行時間,提高大陸橋通道的競爭力。
中國中鐵集裝箱公司曾和德國DB公司合作,開行從青島試運一個40英尺集裝箱到拉脫維亞的里加港,全程運輸用了39天。如果開行班列,運行時間可以壓縮到16天以內。
我們建議大家攜手合作,能夠盡快中國到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港口的集裝箱班列。
歐亞陸橋作為連接東亞、中亞、中東、歐洲的橋梁,輻射亞洲及歐洲內陸地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與海運相比,歐亞陸橋運輸對有關各國來說是一個較新的課題,運輸、通關、檢驗等方面都需要各國政府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為陸橋運輸業務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歐亞陸橋運輸的長遠發展需要相關國家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從現代物流的角度審視目前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按照市場原則加以解決。
謝謝大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