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復興計劃項目
2012-11-17 09:48:19
Landbridge平臺
絲綢之路復興計劃
項目投資額:430億美元
項目期限:2008年——2014年
2008年2月19日,來自包括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中國在內的19國交通部長和高級官員在瑞士日內瓦簽署一個意向書,決定在今后數年投入430億美元,激活古絲綢之路和其他一些古老的歐亞大陸通道。據透露,此計劃由230個項目組成,預計2014年前大體完成,這對促進沿線地區的交流和經濟發展將起到很大作用。改善古絲綢之路等歐亞大陸通道的公路、鐵路、港口、入關等軟硬件條件,使2000年前的絲綢之路重現輝煌。
即將打造的這條“現代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是一個龐大的區域概念,192億美元的投資主要建造公路和鐵路,建設路線也并不是完全按照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線來修建,而是由一系列的大小道路組成。這些國家希望開發6條走廊,其中包括有中國至歐洲、俄羅斯至南亞,以及中東鐵路和公路的建設體系等,在歐洲方面,這些走廊將南至土耳其,北達俄羅斯,有關方面已邀請俄羅斯參與建設規劃。
“絲綢之路”沿線雖然大部分地處內陸,交通落后。但地區幅員廣袤,石油、天然氣、礦產、農產品等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人口眾多,僅上海合作組織六個成員國就占歐亞大陸面積的3/5,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區域,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的一個必爭之地。在全球自然資源,尤其能源越來越缺乏的今天,亞歐國家要復興這條“經濟脈絡”,聯手建設這條路,這不僅僅能增進歐亞國家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世界各國的安定團結。
“絲綢之路”是我國走向中亞、西亞、東歐、西歐的最佳捷徑。從西北至歐洲,走“絲綢之路”比走海路要節約一半時間和一半費用從連云港到鹿特丹,走“絲綢之路”則比走海路縮短9000多公里,時間節約一個多月,運費節省約1/4。同時,現代絲綢之路的建設,除了睦鄰及經貿互利因素外,也有助于取代馬六甲海峽,中國進口石油路線可以直接由中亞通往中國,以減輕過分依賴馬六甲海峽的現狀。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巴里•凱布爾說,“絲綢之路系統的復活與再生”將為中亞、東歐等國提供機會,同時也能讓沒有出海口的歐亞大陸腹地和貧瘠地區分享全球化帶來的好處。目前,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陸路交通與經濟發展并不適應,一些地區甚至仍然通過駱駝等傳統的工具運送物資,交通瓶頸有待打破。
土耳其受益最大
報道說,430億美元資金已有一半到位,主要來自各國政府資金和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土耳其是這項計劃的主要受益者,將拿到份額最大的近115億美元投資,伊朗和保加利亞也各有84億和55億美元投資入賬。中國方面,將投資上百億美元來改善鐵路等交通設施。
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歐洲經濟委員會(ECE)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埃娃•莫爾納說,230個項目是長期規劃,有些目前未必可行,但隨著這些線路上的貿易日益發展,所有項目均有良好的潛在可行性。
經濟互補
中國與中亞地區在經貿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中國方面,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結構升級,一些大型企業向外投資的欲望加強,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國有企業紛紛開始在籌建一些大型的合作項目。而中亞豐富的資源,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與俄羅斯合作開發油田的項目被其自然資源部否決后,中亞國家的重要性更為凸現。
中亞國家大多自然資源富集,尚待開發,因此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占據了特殊的位置。例如蘊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里海地區,將是21世紀全球最具能源開發前景的地方。據預測,2010年后,哈薩克斯坦每年有能力出口1億噸原油和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成為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每年的天然氣出口也有望分別達到1000億和200億立方米。
只有進入國際市場,中亞地區的資源才有可能變成真正的財富。因此,土庫曼斯坦最早提出要成為中亞的“科威特”,其他國家隨后也紛紛打出“資源”牌,向主要經濟合作伙伴推銷資源產品,并很快引起世界的關注和資本的涌入。中亞各國還積極促進貿易渠道和出口線路的“多元化”,變被動為主動,努力增加同承運商、進口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自1996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中亞四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與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教育、交通、能源、環保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眾所周知,經濟因素是當今國際關系的主要紐帶之一,互惠互利的經貿往來對促進各國發展友好關系、維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濟結構具有較強的依存性、互補性與互利性,尤其是能源產業符合雙方的利益,蘊藏著巨大的合作潛力。
而對于中亞國家來說,中國是理想的合作伙伴。首先從地理環境而言,中亞地處內陸,與海洋的最近距離也在1700多公里以上,這就使得這些中亞國家在發展國際貿易上存在天然的缺陷。中亞國家最近的出海通道是途經阿富汗、巴基斯坦,然后進入印度洋,但由于這兩個國家政治上的動蕩,使得這條出海通道基本上不具有任何經濟意義。
而經由中國新疆、甘肅,然后取道連云港,是中亞國家主要的出海通道,比如烏茲別克斯坦與韓國大宇公司的合作項目就是在連云港裝卸貨物的。此外,中國的資金和技術,以及一些生活日用品對于中亞國家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建立中亞自由貿易區是上海合作組織的在地區經貿合作領域的終極目標,正在籌劃中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中哈自由貿易區,也并非意義上的自貿區,從本質上說也只是邊境貿易的一種提升形式。
--------------------------------------------------------
絲綢之路區域合作計劃介紹
2005年聯合國啟動了“絲綢之路區域合作計劃”,試圖重建絲綢之路這條文明的商路。
該項目旨在復興絲綢之路沿線區域在貿易、投資和旅游三個重點領域的經濟合作傳統優勢。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文化合作關系,區域合作對于幫助實現降低貧困,促進增長與平等等千年發展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啟動會還首次開啟了與上海合作組織的對話。
絲綢之路區域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和中亞四國政府--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聯合發起。此次歷時三天的會議,開啟了絲綢之路區域項目實施階段的戰略對話機制。
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國政府的代表,中亞國家駐華使館和項目捐助國駐華使館的代表,聯合國貿易發展大會代表,世界旅游組織的代表,上海合作組織代表,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的官員。
馬和勵指出,政府支持、目標明確、私營部門積極參與、絲綢之路沿線各城市市長通過論壇展開協作,所有這些方面都需要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精誠合作。
馬和勵先生認為,該項目將讓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城市發揮各自所長,增強地區內及地區間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據聯合國系統駐烏茲別克斯坦機構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烏代表Fikret Akcura先生介紹,各方代表通過此次會議進行了豐富而頗具建設性的對話。毗鄰中國幫助中亞國家日漸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地區內、地區間的經濟合作能力不斷提升。
Fikret Akcura先生說,古老的絲綢之路通過不同民族人民之間的商品交換和思想觀念的交流,從而保障和提升絲綢之路沿途地區人民的生計條件。因此,今天的絲綢之路沿途各國應該在交通運輸網絡、信息服務、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規方面相互學習,團結合作。
Fikret Akcura先生表示,通過開放旅游和實現游客、貨物和服務的自由流動,我們可以重現絲綢之路的奇跡。
“在中亞包括中國西部的廣袤區域,豐富的旅游資源蘊藏豐富、尚待開發,”馬和勵說。他認為該區域項目通過推出絲綢之路多次出入境簽證等有創意的策略,將加強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在全球旅游市場的競爭力。
絲綢之路區域項目歷時兩年,總資金投入一百萬美元,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絲綢之路地區發展-第一階段”項目的后續。通過與上海合作組織等高級別政府對話機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在聯合國貿易發展大會代表和世界旅游組織的支持下,該項目將幫助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拓創新,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如絲綢之路市長論壇、絲綢之路多次出入境簽證、頒發“聯合國絲綢之路城市”榮譽等,更好地參與地區內和地區間貿易和經濟合作,發展可持續旅游。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