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陸橋運輸情況透視
2012-10-03 11:58:50
Landbridge平臺
在全球經濟飽受金融危沖擊的形勢下,2009年,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國境運輸業最終未能幸免,重蹈了國際海運業的覆轍,2008年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運量不降反升”的奇跡未能在2009年重現。
一、2009年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運輸情況
有關專家認為,目前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的最終目的地多集中在中亞五國。2008年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量與海運業相比不降反升的原因在于國際金融為危機波及到中亞五國的滯后因素所致。而進入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正式殃及中亞地區,該地區的經濟遭受重創,需求下降,直接導致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的疲軟。2009年我國東部沿??诎督浶聛啔W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情況均不容樂觀。
單位名稱(口岸部門) 連云港港 青島港 天津港 上海港、寧波、廈門 廣州、深圳地區 日照港
過境箱量(西行) 3.79萬Teu 4.2萬Teu 0.7萬Teu 1.956萬Teu 1.0374萬Teu -
與去年同期比 降17.3% 增5% 降41% 增8% 降8% -
二、亞歐第一大陸橋運輸情況
在新亞歐大陸橋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過境運量急劇下降的形勢下,我國幾大港口經亞歐第一大陸橋即西伯利亞大陸橋的出口和國際過境運量除天津港外,大都呈下降趨勢,且過貨量較少,只有天津港的過貨量較大。其中,天津港經二連口岸上一橋的量最大,為31400TEU,經滿洲里口岸上一橋的量為5000TEU;青島港、連云港的量均很少;經廣州口岸上一橋的量分別為:二連口岸為446TEU,滿洲里口岸為1400TEU。
三、2009年經阿拉山口出口與進口情況
(1)出口疲軟:據統計,2009年經阿拉山口出口的量與2008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達23.5%(2009年上半年降幅為12.5%)。降幅較大的產品分別為:水泥下降83.1%,焦炭下降56.4%,工業機械下降44.8%,礦建產品下降37.5%,化工品下降23.2%。
?。?)進口堅挺: 2009年經阿拉山口進口的量較2008年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上升幅度為67.7%,其中上升幅度較大的產品有:棉花上升幅度為120.8%,金礦上升幅度為103.1%,化工品上升幅度為88.8%,鋼材(其他)上升幅度為44.6%,鋼材上升幅度為25%,木材上升幅度為38.5%。不難看出,上半年進口增幅較大的產品多為資源類產品,這與以往進口種類沒有變化,但是數量卻明顯增多。究其原因,據有關專家分析,這與我國目前采取的經濟刺激計劃有密切關系。2008年底以來,為應對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的的沖擊,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擴大內需、出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全國經濟形勢一定程度的回暖,這對進口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與2008年相比進出口變化情況
2008年經阿拉山口出境量較大的產品有采礦業建筑用器材、化工產品和鋼材以及工業機械為421787噸。而這些產品在2009年均呈大幅度下降。而2008年出口量相當少的鮮活類產品、農副產品及化肥等(其中鮮活類產品和化肥2008年全年出口量為零,農副產品全年也只有28噸)卻在2009年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上升幅度為528.6%,這在2009年出口形勢一片蕭條的情況下的最大亮點,值得業界關注和研究。
(4)返空箱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涉橋運輸企業反應最為強烈的問題便是新亞歐大陸橋運輸的返空箱問題,這已成為制約新亞歐大陸橋運輸快速發展的瓶頸。一直困擾陸橋運輸業界的大量返空箱問題在2009年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2009年經阿拉山口進口的重箱上升幅度較大,達165.4%,空箱進口下降幅度也較大,為43.8%。專家認為,這是因為2009年經阿拉山口進口量大幅上升所致,大陸橋運輸界有關人士應牢牢抓住這一有利形勢,大力開發東行貨物,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東行貨少而導致的大量返空箱現象。
四、青島港:一枝獨秀 獨占鰲頭
青島港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輸可謂后來居上,一枝獨秀,近年來運量扶搖直上。2009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貿易普遍下滑的形勢下,青島港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過境運量卻取得了42000TEU的驕人業績,不降反升,可以說是業界的奇跡。青島港由2007年的25788 TEU,猛增到2008年的40101 TEU,凈增14313 TEU,增長幅度達56%。2009年已成為東部沿海港口新亞歐大陸橋過境運量的龍頭。
五、2010:陸橋過境運輸上行趨勢漸成
專家認為,新亞歐大陸橋出口運量和國際過境運輸量顯著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國際金融危機開始影響到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的中亞國家,造成這些國家國際購買力下降和中亞國家金融政策的不穩定,加之一些歐洲國家將借給中亞國家的貨款抽回本國救市,因而中亞銀行銀根相當吃緊。
有關專家認為,從目前情況分析,2010年世界經濟有望出現緩慢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1%,其中發達國家將增長1.3%,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將增長5.1%。各國穩定金融市場的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金融市場風險降低,融資功能正在逐步恢復,反映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和風險程度的LIBOR/OIS利差和TED利差已經大幅降至金融危機前水平,增強了金融機構放貸的信心,困擾國際貿易的融資難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在這種利好的形勢下,一直困擾中亞國家的銀根吃緊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中亞國家的購買力將大幅度上升,新亞歐大陸橋的國際過境運輸的上行趨勢已漸漸形成。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