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絲綢之路”金字品牌
2012-07-16 11:15:47
Landbridge平臺
2009年5月28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大會和世界旅游組織等在韓國平澤市共同召開了 “聯合國第四次新絲綢之路市長論壇”,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滋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土爾其、阿富漢、印度、日本、瑞典、美國、蒙古等國的城市政府市長、組織代表和聯合國官員等300多人匯聚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之一:韓國的平澤市,共商區域復興藍圖,重點討論將新絲綢之路區域作為一個整體品牌對外推介。
“聯合國新絲綢之路市長論壇”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大會和世界旅游組織等于2005“新亞歐大陸橋區域合作國際研討會”上提出的。2006年第一屆“聯合國新絲綢之路市長論壇”在烏滋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辦,2007年第二屆在中國蘭州市舉辦,2008年第三屆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市舉辦,第四屆在韓國的平澤市舉辦。歷屆論壇的目的和意圖,就是要通過市長論壇這一有效平臺,整合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城市之間的共同資源,加強整體性積極交流合作機制,形成新絲綢之路的整體形象,打造“新絲綢之路”這一世界品牌
古絲綢之路曾經是溝通中西經濟、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偉大通道,是連接、融匯人類四大文明的文化紐帶。十九世紀普魯士著名的輿地學家、地質學家、近代地貌學的創始人、東方學家和旅行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首次將從中國出發,經西域至希臘-羅馬社會的交通路線命名為“絲綢之路(Silk Road)”。現在,絲綢之路已成為一個國際通用的學術名詞,其含義早已遠遠超越了“路”的地理學范疇,成為人類文明東西匯通南北交融的象征。伴隨著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潮流,象征人類勇于探索、友好交往、文化融合的絲綢之路精神正在復興。
長期以來,經過中國政府與中亞鄰邦的共同努力,于1990年貫通了東起中國連云港,經隴海蘭新鐵路從新疆出境,過中亞、至大西洋東岸的荷蘭鹿特丹等港口,連通中國、俄羅斯等40余國,區域面積397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域面積26%以上,占世界人口36%。這意味著與發端于中國的古代絲綢之路并行、以現代化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為代表、經由中亞連通歐洲的“新絲綢之路”從此誕生。
新絲綢之路的涵義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還在不斷擴展,目前已逐漸形成一種泛絲綢之路的態勢和認知,對這一態勢的稱謂多種多樣: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政府官方稱謂)、亞歐大陸橋、新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泛絲綢之路、亞歐橋、大陸橋、陸橋等等,其內涵實際所指并無實質的不同。
在亞歐經貿合作中,新亞歐大陸橋擁有巨大的優勢。與西伯利亞大陸橋相比,它使亞歐之間的貨物運輸距離大為縮短,從日本、韓國至歐洲,經新亞歐大陸橋,全程僅為12000公里,比經蘇伊士運河縮短8000公里,比經巴拿馬運河縮短11000公里,比繞道好望角少縮短15000公里;其次它使東亞與中亞、西亞的貨運距離也大幅縮短20%;由于運距的縮短,運輸效率和運費成本都具備與海運開展競爭的能力。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貿易量急劇下降,世界航運業遭受重創,運營歐美航線的航運公司紛紛實行零運價、跳樓價或干脆撤掉航線。在這種情況下,新亞歐大陸橋國際貿易過境運輸量卻不降反升,2007-2008年,新亞歐大陸橋已經連續兩年超過西北利亞大陸橋的運量。
有專家指出,新亞歐大陸橋的最現實意義,就是為歐亞經濟乃至國際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東亞一些發達國家,像日本和韓國等如何加快與歐洲的交流,利用歐亞大陸橋是最便捷的通道。現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大陸橋就不僅僅是中亞和歐洲的問題了,它把東亞地區和東歐地區也連接起來了。
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著手研究復興絲綢之路的積極帶動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始并不斷對絲綢之路建立支援體制,提出并具體實施了振興“陸橋”區域經濟合作行動計劃。1986年在國家有關部委支持下,沿線省區市發起成立了隴海蘭新經濟促進會,參加單位已由發起時的30多家增加至目前的80多家;1992年日本、韓國開始對中國的“新亞歐大陸橋”貫通和研究給予關注與重視,并提出了參與“新絲路開發計劃”,其中日本對“新亞歐大陸橋” 的開發表現出最濃厚的興趣。199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成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絲綢之路區域合作項目辦公室”,專門撥款支持項目的前期研究;國家提出西部開發戰略后,2000年正式批準成立由16個部委組成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協調機制”;從2001年始,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協調機制發揮了她的作用:聯合國家相關部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發起召開“新亞歐大陸橋區域合作國際研討會,” 、“新亞歐大陸橋協調機制工作會議”、“陸橋物流論壇”等一系列新亞歐大陸橋品牌活動,已經連續召開了七屆,產生了巨大的品牌效應。目前,新亞歐大陸橋協調機制批準在京設立新亞歐大陸橋發展研究中心。就“新亞歐大陸橋”這一品牌在規格更高、層次更深的領域,醞釀開發和研究工作。
2009年6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指出,沿隴海蘭新線與沿海、沿江和是我國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后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對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我國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提出“加快建設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緊接著6月11日,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亞太經社會)在曼谷舉行儀式,慶祝《泛亞鐵路網政府間協定》生效,覆蓋亞太28個國家和地區的“鋼鐵絲綢之路”將正式形成。
所有這些重大的利好消息,都是沖著這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的“絲綢之路”而來的。
新亞歐大陸橋是一塊金字招牌,陸橋經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應該說,經過20多年的努力,隨著沿線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以亞歐大陸橋為依托的“絲綢之路”輪廓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世界區域經濟格局中。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陸橋運輸為陸橋經濟贏得了口碑,為港口上量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和發展空間,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建設成龍頭創造了條件。目前,正是推動陸橋經濟發展最好時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