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旅游合作徐州備忘錄
2012-05-25 16:30:08
Landbridge平臺
2005年12月7日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絲綢之路區域合作項目辦公室,(城市按字母排序)阜陽市政府,Baljuvon District,開封市政府,Khujand City,淮安市政府,淮北市政府,蘭州市政府,連云港市政府,日照市政府,商丘市政府,宿遷市政府,宿州市政府,泰安市政府,天水市政府,烏魯木齊市政府,Varzob District,渭南市政府,西安市政府,徐州市政府,鄭州市政府(以下稱各方)
為了增強沿線各國旅游業的國際競爭力和改善沿線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各方將在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循序漸進的基礎上,開展新絲綢之路旅游的密切合作。各方參加了2005年12月7日在徐州市舉行的“新絲綢之路市長論壇”。經過討論,各方認為把新絲綢之路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精品旅游走廊,重現古絲綢之路的輝煌是各方的共同任務,并商定如下:
一、各方需要在未來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旅游合作,共同打造新絲綢之路旅游品牌,為重振古絲綢之路的輝煌做出更大貢獻;
二、各方計劃以后每年舉辦一次“新絲綢之路旅游市長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作為促進新絲綢之路旅游發展的公共平臺。論壇由新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輪流主辦,并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絲綢之路區域合作項目辦公室(SRRP)通過協商,確定每年的主辦城市,并允許主辦城市同時舉辦一些關于新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的交易會和展覽會等國際活動,向世界宣傳新絲綢之路旅游品牌。
三、各方計劃在本次論壇結束之后,立即開始對成立“新絲綢之路城市旅游合作委員會”的相關研究工作并提出具體建議,并委托SRRP根據各方的具體建議形成《關于成立新絲綢之路城市有合作委員會的計劃書》,并于2006年召開的“新絲綢之路旅游市長論壇”上正式討論通過;
四、各方計劃在以后的工作中,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旅游業的從業者、投資人和企業提供更加友好、透明和高效的合作和服務,為他們來我們的城市旅游、工作或投資創造更加完善的條件。
五、各方為了明確工作,將《新絲綢之路旅游合作行動方案》作為本備忘錄的附件,并視該附件為本備忘錄的有效部分。
本備忘錄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本備忘錄二OO五年十二月七日在徐州簽訂,共一份,用中文、俄文和英文寫成,三種文本同等作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絲綢之路區域合作項目辦公室作為本備忘錄的保存方,向備忘錄參與方發送有效副本。
新絲綢之路旅游合作行動方案
目標:整合新絲綢之路旅游資源,創新旅游產品,保證沿線各城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新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旅游資源富集、互補性強,有關城市計劃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實現聯合編制區域旅游開發整體規劃,應該包括對本區域內歷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計劃,以保持沿線各旅游產品鏈條的完整性和沿線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突出“絲綢之路——東西文明的聯系融合之路”的整體形象。
二、各城市要積極利用行政資源,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進一步開放各自的旅游市場。
三、各城市共同研究建立人力資源共享機制,建立可以共享的旅游人才庫,允許人才在區域內的自由流動,舉辦人才交流活動,合作培養高素質的旅游人才等。
四、各城市共同采取措施,引導和鼓勵各自優勢旅游企業建立友好合作關系。
五、各城市共同推動,聯合企業按照區域和資源形態策劃山海風光、歷史勝跡、古都探幽、民族風情、修學考古、探險朝圣等特色旅游產品,大力發展休閑度假、自駕車游、商務會展、都市購物等現代旅游產品。
六、各城市可以聯合開展宣傳促銷活動,在國際及本國市場樹立區域旅游品牌,利用媒體宣傳、展銷等多種形式,提升區域旅游整體知名度,打響區域旅游品牌。計劃采取以下共同行動:
1、各城市聯合制作既能反映區域整體旅游形象,又涵蓋沿線各城市吃、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的旅游宣傳資料,采用統一標志。
2、各城市聯合邀請國際知名媒體,以城市為單元,拍攝一部全面反映新絲綢之路各城市風貌和旅游特色的系列電視片,在各國電視臺播放。
3、沿線中國城市邀請沿線其他國家城市聯合參加中國國際旅游產品交易會,在展區認購、展位布置、形象標識等方面突出區域旅游整體形象。
4、沿線各城市政府要為旅游企業的網絡營銷合作、共享旅游信息創造條件,從各城市公共旅游網站的鏈接開始,逐步形成統一的旅游信息平臺。
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協調機制第六次工作會議紀要
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協調機制第六次工作會議于2005年12月5日在徐州市舉行。會議由商務部魏建國副部長主持。江蘇省張衛國副省長出席了會議。共有來自15個國務院部委、20個沿橋城市的代表和有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參會代表先聽取了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商務部研究院分別關于“大陸橋沿線貿易投資障礙及對策研究”、“大陸橋經濟帶跨境經濟合作模式研究”、“大陸橋沿線現代物流業的合作與發展”、“加強大陸橋沿線城市的開發區建設,改善沿線投資環境”等4個課題研究報告。之后,代表們介紹了各部門一年來的工作,對課題報告進行了點評,并對協調機制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現將會議內容紀要如下:
一、大陸橋協調機制除了與開發署等聯合國下屬機構合作外,還需要加強與亞行、世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區域合作多種機制各有優勢,其運行并行不悖,與上合組織、亞歐會議、亞行中亞合作機制等機制合作,不但可以促進各自工作,還能避免行政資源的浪費;
二、行政壁壘是目前大陸橋經濟帶貿易投資障礙的主要誘因,協調機制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消除區域內行政壁壘的方法,供國務院和各級政府部門參考;
三、貨代行業是物流業的支柱之一,有關部門將采取進一步行動促進大型貨代物流企業到大陸橋沿線地區發展,共同建設大陸橋經濟帶的現代物流業。
四、協調機制在推動沿橋地區經濟發展的工作中,需要充分考慮十一五規劃的戰略部署,沿橋省區、城市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劃分不同的功能區,有重點地促進發展。
五、大陸橋協調機制需要與有關部門和沿橋城市共同努力,在遵循國內“一線兩段多中心”的規劃指導原則基礎上,積極參與聯合國絲綢之路旅游城市冠名活動,與外國沿橋城市多交流,聯合開發新絲綢之路旅游品牌,以旅游促投資、促貿易,推動大陸橋經濟帶的發展;
六、大陸橋區域發展離不開技術依托,應該加強沿線17個國家級高新區的平臺,尋求新的創新空間,開創新的市場,并要充分考慮中小城市的發展,制定多種多樣的創新計劃促進發展;
七、大陸橋沿橋地區應該設立工業園區,多出拳頭產品,作為我國向中亞和沿橋其他國家的出口基地,這需要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有關專家學者抓緊進行研究,盡快拿出計劃;
八、協調機制組織的活動需要加強對企業的邀請,讓企業更多地了解和參與大陸橋的建設工作;
九、協調機制的工作安排需要進一步細化,而且需要更加重視會后的落實工作,除了全體會議之外,需要不定期多舉行一些小型的專題會議,使各項推動工作更富實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