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搶抓發展機遇 推動轉型跨越
2012-02-27 09:21:21
Landbridge平臺
嘉峪關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處西隴海經濟帶上蘭州、烏魯木齊兩個省會城市的中心,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和新亞歐大陸橋上的交通要沖,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銹鋼生產基地,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基礎雄厚,風電、光電、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是甘肅向東承接產業轉移、向西加強區域協作的橋頭堡。
嘉峪關市因企設市、因關得名,隨著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而興起。嘉峪關市1965年建市,總面積2935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2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人。201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5.5億元,同比增長28.1%;地區性財政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24%;市級財政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4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同比增長13.1%;農民人均純收入9304元,同比增長18.3%。經過50多年開發建設,酒鋼(集團)公司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銹鋼生產基地,形成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多元發展格局,2011年位居中國最大工業企業500強第144位。全市現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新能源、裝備制造、電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釀造為骨干的現代工業體系。
嘉峪關市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交匯的城市,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群、西部八達嶺之稱的懸壁長城、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等著名文物古跡和景區景點,還有近年來新建的東湖生態旅游園區、紫軒葡萄酒莊園、迎賓湖生態旅游園區等4A、3A級旅游景區(點)和嘉峪關大劇院、長城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和大型公共文化設施。
嘉峪關市交通條件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六大能源網”跨境而過,嘉峪關火車站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鐵路樞紐編組站;嘉峪關機場是4E級國際備降機場,有直達北京、上海、天津、蘭州、西安、成都、烏魯木齊、敦煌等地的航線,已形成公路、鐵路、航空運輸立體交通網絡。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地勢開闊平坦,電網輸出路徑便利,具有發展光伏發電和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良好條件。工業基礎較好,產業配套能力較強,已與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上海航天機電公司等多家央企和上市公司開展新能源戰略合作,正在建設優質鋼鐵基地、不銹鋼基地、鋁產業基地、光伏產業基地、葡萄酒釀造基地,發展優勢日益凸顯。
嘉峪關市古今文明交相輝映,新老城區各具特色,城市化率92.3%,人均生產總值15800美元,人均住房面積36.6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2.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積16平方米,區域生態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品牌初步形成。人民群眾享有較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大病醫療救助體系,社會基本保險覆蓋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和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8.4%和95.6%。近年來,先后獲得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和“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等殊榮。
面對“十二五”實現轉型跨越的新形勢新任務,嘉峪關市搶抓國家各項優惠政策疊加的發展機遇,提出了率先實現轉型跨越,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確定了 “工業強市、旅游帶動、城鄉統籌、生態立市、文化繁榮、民生優先、區域協作”等七大戰略,一座新興的現代化西部明星城市正在冉冉升起。
——著力打造新材料及新能源產業集群。嘉峪關市力爭五年完成工業項目投資千億元。全力支持酒鋼(集團)公司建設千萬噸級優質鋼鐵和延伸產品基地。推進300萬噸電解鋁、300萬噸不銹鋼、300萬噸鐵合金和100萬噸鋁制品加工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千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基地建設。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帶動企業增加科技投入、引進急需人才、培育自主品牌,推進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化發展,園區產值達到500億元,年均增長50.4%,爭取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加快建設全國文化旅游創新示范區。嘉峪關市以建設全國文化旅游創新示范區為契機,加快實施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嘉峪關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規劃建設嘉峪關關城世界文化遺產公園,對周邊70平方公里統一規劃,分期實施文化產業園、古鎮、演藝中心、星級農家樂等建設項目。加大旅游資源和市場開發力度,加強對外宣傳和推介,努力建成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使旅游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積極推進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示范城市建設。嘉峪關市以被確定為全國9個社會管理創新示范城市之一為契機,著力探索城鄉一體化快速推進的城市社會管理創新模式,在統一城鄉戶籍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出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管理暫行辦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鄉一體化實施細則》等配套措施,不斷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啟動鎮村規劃編制工作,科學規劃城鄉發展布局,實現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以數字化手段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服務中心,整合各方面資源,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信息化、智能化。進一步優化社區布局,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社會管理服務。
——著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和特色文化城市。嘉峪關市以建設“兩型”社會為目標,強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做好城市總體規劃和空間發展規劃修編,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完善鐵路、公路、航空、城市公用設施。推進新市區開發建設,加大舊城區改造力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開展道路庭院綠化、生態公益林、防風林帶建設,增加公共綠地面積,提高綠化覆蓋率。突出城市地域性特征,著力提升城市品位,堅持把文化理念、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綜合運用教育、行政和法制手段,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培育包容開放、自強不息的城市精神,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質。
——加強區域協作,促進開發開放。嘉峪關市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充分利用產業、資源優勢,推進大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引進更多央企、中國500強和上市公司,實現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統籌重點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加強與新疆、青海、內蒙等周邊省區及中亞、西亞在資源、能源、旅游開發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資源利用和配置能力。
——共建共享和諧幸福城市。嘉峪關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強化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全力辦好省市惠民實事,解決就學、就醫、社保、保障性住房等突出問題。健全就業援助機制,強化創業培訓、就業指導、小額貸款等措施。改善和優化辦學條件,加快實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在全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做好兒童醫院前期工作,建設市精神衛生中心、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引導優質衛生資源向基層覆蓋,進一步提高大病救助標準,擴大醫療救助覆蓋面和受益面。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強價格監管,落實各項調控措施,確保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材料提供:嘉峪關市委宣傳部)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