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網購盛宴背后的快遞行業窘境
2012-02-22 09:50:01
Landbridge平臺
圣誕節、元旦、春節……隨著一個個節日的到來,快遞員們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即便如此,快遞延誤依然成了不少人頭疼的問題。隨著網購山呼海嘯般的迅猛發展,如何將網絡上那一個個虛擬的買家和賣家在現實中更好、更快地聯系在一起,成了快遞公司們迅速崛起的契機,也成了快遞公司們越來越近的夢魘……
2011年12月19日上午12點,烏魯木齊圓通快遞人民路分部快遞員廉瑞慶氣喘吁吁地跑到中泉廣場樓下,從車上取下、分出了這棟樓里的快件,廉瑞慶數了下,總共是35個。
廉瑞慶將快件送到樓下銀行的前臺李華手中,今天是25個快件。李華說,廉瑞慶所屬的快遞公司每天早上都要到單位來送快件,少則一個人,多則兩個人,而到單位送快遞的公司有三四家。
“我們喜歡送這些辦公室快遞,有些可以由門衛或者前臺代為簽收。”在快遞行業已干了兩年的廉瑞慶說,即使不能簽收,這些收快件的人一般都在辦公室,很快就能將快件送到客戶手中。而送到普通客戶家中,經常會遇到客戶不在家的情況,還需要跑第二趟。
正在取快件的陳晨表示,她喜歡網購,一般兩三天就去網上拍下一些小物品,平均一個月能拍八九件。購買的東西是一些衣服或者小玩意等,最多的一個月她購買了近20件商品。“辦公室的其他同事和我一樣,都習慣從網上購買一些價格相對公道、不太急用的生活用品。”
李華說,2011年平均一天要收到三四十個快件,比去年翻了一倍。這并不是一個偶然現象。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7年開始,快遞業務年均增長率達27.23%,日均快遞處理量從300萬件增長到1300萬件。
記者從新疆快遞行業協會了解到,2011年1月至10月份,全疆共收、派快遞達1449.3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0%。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新疆的經濟處于大發展的階段,商品經濟的活躍,帶來了快遞業務的井噴。”新疆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安長來表示,快件數量在春節還會有一個大的提升。快遞業正在改變著市民的生活,很多市民已離不開快遞業。
在快遞業迅猛發展的同時,對快遞延誤這一問題,也著實愁倒了不少人。
瘋狂的網購傷不起
2011年12月19日,打開電腦,輕點鼠標,網購達人劉蕓又拍下了一件化妝品,這是她近半年來拍下的第126件商品。
1984年出生的她從2007年起,在淘寶交易已經超過800單,包括了家里所有吃的和用的,四年下來,成了淘寶二鉆買家。
劉蕓以前是逛街狂,可現在劉蕓逛街只是為了去一些實體店試衣服,試完之后看好尺寸到網上去找一模一樣的商品。兩個星期前,她在歌莉婭看到一件黑色紗T和一條卡其色短褲,兩樣加起來要八百多塊。
想到自己一個月才2000多塊的工資,劉蕓忍住了,愛美的她回家后就在歌莉婭淘寶上的官方網站搜羅到這兩樣商品,打了五折,兩件400多塊。“我毫不猶豫地就拍下了。”劉蕓說,家里除了衛生紙和衛生巾不用快遞送來,其他吃穿用的,基本都是靠快遞大哥們一點點扛過來的。
劉蕓還曾經在網上購買過陜西搟面皮。去年夏天,劉蕓聽在陜西工作的朋友說,他們當地的搟面皮味道超贊。
“他說紅油辣子加上透徹心扉的涼,那味道沒法說,當時朋友說的我口水直流。”劉蕓說,回家之后她就開始一遍遍地在淘寶上查找關于陜西搟面皮的網店。
在一家名叫“易郵購”的寶雞地方特色和小吃專賣上,劉蕓找到了想吃的搟面皮,一份2.5元,10份包郵,店主說一天能到,而且搟面皮和調料是真空包裝不會變質。
“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當天就拍下了,第二天早上店主給我發的貨,晚上就到了。”劉蕓說。
拆開搟面皮的面皮和調料包裝,劉蕓將搟面皮在微波爐里加熱了兩分鐘,然后將調料拌勻,嘗了一口,味道確實與烏魯木齊本地賣的不一樣,油潑辣子的香味滿嘴飄香。
劉蕓將剩下的搟面皮放在冰箱里儲存著,整整吃了一個星期。劉蕓笑著說,如果沒有網購和快遞,她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購和快遞。”
在北園春干果市場附近開了一家“美滋滋新疆特產”網店的朱竹也說,沒有快遞,就沒有她的買賣。
朱竹主營新疆的大棗、巴旦木等干果,2008年大學畢業后,朱竹就經營了這家網店,現在網店已發展成四冠賣家,從最初的一個人全權打理網店,到目前總共雇了六人打理。現在,朱竹每天要給杭州、廣州、浙江等地客戶發三四百公斤的特產。“今年比去年的發貨量大了將近一倍。”朱竹說。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淘寶網“雙十二”(12月12日)活動中,專門經營新疆特產的“絲路寶典旗艦店”創下了一天542萬元的業績。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等新的消費方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每天的快遞業務量突破了1000萬件,一舉進入了世界上除美國、日本外日處理量第三的位置。
快遞量伴網購飛
采訪中發現,不單是市民和網店店主表示,2011年收發的快遞比2010年增多。在多家快遞公司我們還了解到,2011年的快遞業務量都比2010年增長了約40%到50%。
2011年12月15日下午,在北園春干果市場,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快遞員韓永尚穿梭在各個干果鋪中。
翻了翻早上帶出來的50張快遞單,看了看只剩下3張。韓永尚從口袋中摸出手機,“小李,快給我送一些快遞單來,我的用完了,是啊,50個都用完了,今天發快件的人特別多……”
韓永尚是北園春干果市場的申通快遞負責人之一,他在這里已工作四年了,他說,現在,他們有六個人負責北園春干果市場,平均每天收件200多票,派件400多票,去年這個時候一天只能收到100多票。
記者了解到,在北園春干果市場內,有申通、圓通、天天快遞、中通、宅急送等六七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每天在這里奔波著收件和派件。
新疆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光表示,每天能收到100多件往全國派發的干果快件,業務量比去年增長約50%。而整個公司,2011年每天進港快件量平均在5噸左右,像“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網商促銷日,一天的進港量在25噸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
新疆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姜波表示,2011年郵政EMS的業務量比去年增長了50%,新疆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已投資建設7000多平方米的處理場地,這個面積是現在處理面積的三倍左右。
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經理柴陽明說,2011年春節前申通快遞平均每天的派送量大概在7000多單,到了春節達到每天近1.5萬單。而現在每天的派送量都在2萬單左右,收取烏魯木齊發往外地的快件量為5000件,比去年增長約20%。
2011年1月,淘寶網發布了2010年網購數據,其中,中西部地區網購明顯崛起,增速超過沿海地區。根據淘寶的統計數據顯示,僅“雙十二”一天,新疆共有110萬網民逛淘寶,而這網購來的東西,都將通過快遞到達網購者手中。
在中國互聯網中心發布的互聯網網民數據里,新疆網民普及率排在全國32個省區市的第9位。2011年發布的新疆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新疆網民普及率達到近40%,其中烏魯木齊網民普及率達到60%以上。
根據新疆快遞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僅前十個月,全疆的快遞收入就達4.3億元。
多年來致力于物流快遞行業研究的新疆農業大學機械交通學院物流工程研究所主任葛炬坦言,鑒于網購市場尚在初級階段,快遞發展未來空間更大。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已名列全球第二位,預計到2015年我國網絡消費者數量將激增至3.29億人,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網購人數的暴增必然帶動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如此估算,到2015年,我國快遞業市場規模將再翻一番以上,達到年經營規模1430億元,年處理快件量超過61億件。
“快遞行業已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安長來分析,快遞業的出現與改革開放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是分不開的,商品經濟的活躍,是快遞業務出現的最主要原因。特別是從21世紀初開始,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快遞業務量急劇增加。大家都知道,只要社會有需求,必然有人會去做,很多民營快遞企業就這樣不斷出現了。
快遞延誤投訴量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吸引著眾多快遞公司搶灘這個新興的市場。根據新疆郵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全疆共有7家左右的快遞公司,而到2011年,全疆已發展到76家法人機構,接近300家分支機構。這些快遞公司在給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主管快遞行業的國家郵政局2011年10月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國家郵政局網站共受理消費者申訴7351件,答復咨詢262件。
這些申訴中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6746件,占總申訴量的91.8%。申訴中有效申訴(確定企業責任的)4799件,占總申訴量的65.3%。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4640件,占有效申訴量的96.7%。其中,反映快件延誤的2453件,占52.9%;反映收投服務問題的912件,占19.7%;反映快件丟失及內件短少的710件,占15.3%;反映快件損毀的378件,占8.1%;反映代收貨款問題的101件,占2.2%;反映違規收費的84件,占1.8%;反映其他問題的2件,占0.004%。
國家郵政局網上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10月,快遞行業內反映快件丟失、內件短少、快件損毀、快件速度慢的投訴量已經占到總投訴量的八成左右,其中涉及投訴量最大的就是快遞延誤現象。
對此,新疆多家快遞企業老總都表示,平常應對收發派件的能力是綽綽有余,但臨近年關和網購的促銷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快件延誤的現象,量太大,實在處理不完。
新疆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各大網購公司在年末和節前爭先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導致快件業務量劇增,因受飛機倉位限制,快件無法按時上機,許多快件在內地機場因等待倉位就要延誤好幾天。
如果市民遇到快遞員服務態度或者快遞實在太慢的不合理現象,可以向快遞企業投訴,投訴無果的可在7天后向新疆郵政管理局申訴,該局專門成立了執法大隊,對烏魯木齊地區快遞企業的管理、安全服務等進行不間斷檢查,并對烏魯木齊地區以外的地州市快遞企業進行巡查。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國家郵政局郵政管理部門共檢查企業4601家,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1199起,取締未經許可經營快遞業務企業73家。其中,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金之石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和烏魯木齊市優科蘭商貿有限公司被要求整改。
該快不快為哪般
葛炬認為,快遞業之所以投訴不斷,是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已經向電子商務傾斜,但在電子商務、電子支付和物流配送構成的電子商務鏈中,物流配送的發展已經落后于前兩者。在促銷日或節假日,電子商務的網購人數已成倍或者數十倍地增長,由此產生的末端配送壓力也成倍或者數十倍地增長,造成了快遞企業的配送能力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物流時效性的要求。
葛炬說,現在很多快遞企業使用的是人海戰術,大量的快遞員在所負責的片區開展投遞業務,但人員問題確實成為制約新疆快遞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本地人由于工資、待遇等原因不愿從事快遞業務,大部分快遞業務員均是外省務工人員。歲末節前,大部分外省務工人員要回家過春節,而此時又恰好是網絡購物的旺季。
“業務量激增和人手不夠的雙重壓力,導致了各家快遞公司投遞速度慢。”此外,快遞郵件基本上來自于區外,新疆冬季天氣對快遞業務產生很大影響。例如:大雪和大霧給烏魯木齊機場造成的航班延誤,致使飛機無法按時起飛和降落,影響快遞郵件的準時到達。
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因為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快遞企業目前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如果不解決這些瓶頸問題,在節假日快遞不快可能會演變成一種長期現象。“到時候市民想享受到高速快捷的快遞業務將變成一種奢望。”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