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外貿加速跑
2024-07-30 08:26:31
Landbridge平臺
7月12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2024年上半年外貿數據。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下同)增長6.1%。其中,出口12.13萬億元,增長6.9%;貿易順差3.09萬億元,擴大12%。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
從貿易伙伴來看,我國與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的貿易總值在基數并不低的前提下,同比依然增長超10%,漲速領跑前四大貿易伙伴。東盟與我國貿易的進一步升溫,也使擁有地理優勢的西部地區外貿愈發活躍。
南亞、東南亞買家來中國集中采購
7月9日,商務部副部長李飛在第八屆中國—南亞博覽會(以下簡稱“南博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中國和南亞國家貿易額接近2000億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中國作為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持續鞏固。
7月15日,俊發·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以下簡稱“新螺螄灣”)運營方俊發商業事業部總經理王其俊正在準備南博會前最后的準備工作。對他來說,南博會將為新螺螄灣帶來更多“走出去”的機會。新螺螄灣位于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是中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市場之一,大量地區總代理在這里集散,這里也成為東南亞與南亞商人采購的首選地之一。
“因為東南亞與南亞距離云南較近,不少鄰邦的外貿公司會根據自己國家的需求來云南集中采購。我們就遇到過不少類似情況,比如來自老撾、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國、尼泊爾等這些國家對中國生產的小家電、日用品、鞋帽等產品需求量非常大,最多的時候有數百個外國采購商住在新螺螄灣附近,只為采購相應物資。”王其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這些外國采購商的需求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他們了解自己國家的需求,集中采購量大,這也是為什么王其俊非常重視今年的南博會。“新螺螄灣將是今年南博會其中一個集中采購點,在這之前我們還專門前往南亞國家考察,希望可以通過建境外商城、海外倉等形式,進一步拓展市場。”王其俊說。
“我們計劃一年內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場合作伙伴,建立更加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三年內成為昆明城市新商業中心和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商業重要承載區。未來我們要實現從渠道分銷商市場向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南亞東南亞數字貿易創新中心、國際小商品供應鏈的轉變。”王其俊認為,這樣的目標并非遙不可及,因為他已經看到來自東南亞與南亞的進口需求。
另一個讓王其俊充滿信心的原因是“邊境貿易”的規模逐漸增大。據王其俊估計,最多的時候,新螺螄灣每年有至少200億元的商品是邊境地區人民采購后,再通過邊境貿易出口到接壤國家的。他判斷,這部分貿易有可能會隨著物流運輸越來越便利而持續增長。
物流大通道助力西部地區外貿發展
物流通道的便利是西部外貿崛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實施已有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云南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世界各地。廣西的北部灣港也因此成為西部地區和東盟國家便捷的海陸連接節點。
據南寧海關統計,2024年上半年,廣西進出口總值3452.8億元,同比增長12%。上半年,廣西對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進出口占比明顯提升,增長達26.7%。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透露,北部灣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港口、共建“一帶一路”海陸銜接的重要門戶,將迎來新機遇。
“北部港灣可以通過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與通道沿線省市加大合作力度,深挖通道貨源,推動北部灣港的知名度和業績效益進一步提升。”上述負責人表示,西南地區是北部灣港的重要腹地,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各類項目投產落地,新增產能增量明顯,將為北部灣港吞吐量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據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公布數據顯示,作為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通過“一箱制”“一單制”直接聯通西南內陸地區通達123個國家和地區的514個港口,優化了西南內陸地區的物流運輸結構,對比原有散貨汽運等方式從成本上節約了30%以上,為西南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質優價低的運輸結構。
目前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在通道沿線設立無水港達17個,隨著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北港物流自貢物流園保稅倉等系列項目陸續投入運營,東盟國家的水果、礦石等進口產品,重慶的汽摩配件、自貢的恐龍模型等產品也能通過無水港快速集結,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加便捷的物流運輸。
推動西部地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對于目前西部地區外貿規模的穩步擴大,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秘書長李志民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其原因是西部地區正在將“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作為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任務。
他認為,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暢通東盟地區與東歐、中亞甚至遠東地區之間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西部地區物流行業將加速形成以國際陸運為主導,聚合東盟、中亞、東歐與遠東地區產業及其貨源的對外開放新高地,建立并強化我國在亞歐大陸的陸運物流調配能力。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達到10.03萬億元,增長7.2%。
云南省國際貿易學會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張一凡則認為,產業轉移同樣是西部外貿加速增長的原因之一。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近幾年的產業轉移,并非是將產業直接轉移出去,而是東部利用西部與東南亞的勞動力資源優勢開展創新業務,這使得西部地區成為內外資源交互的主要陣地。此外,中老鐵路的開通、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立、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的建設等,也為貿易提供了更多便利。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